颠覆认知:产前使用促肺针,BMJ最新研究有重磅发现!(产前促肺针打几针)

颠覆认知:产前使用促肺针,BMJ最新研究有重磅发现!(产前促肺针打几针)

(图源网络,未允侵删)

孕晚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客观原因,很多姐妹可能用到促肺针。

还有姐妹听说促肺针是对肺有好处的,主动要求医生在孕晚期给打促肺针,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肺长得好一些。

事实真是如此吗?促肺针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真的对肺有好处吗?BMJ的最新研究又是怎么回事,今天圈姐带大家一起揭秘。

01促肺针到底是个啥?

新生儿肺能否正常发挥功能,发出第一声啼哭,离不开肺表面的重要“润滑剂”——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它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和水肿,从而维持肺泡的稳定。

只有肺泡稳定了,新生儿才能顺畅的呼吸。

孕期注射促肺针可以在24小时到一周内,迅速地促进胎儿肺内各种细胞的成熟。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改善肺泡功能,减少肺水肿

所以,促肺针是打败早产儿最大威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武器,有了它,早产儿的存活率会大大提高。

促肺针的主要成分就是糖皮质激素,全球范围内主要有两种: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我国一般使用地塞米松。

02促肺针的发现小传

1972年新西兰Graham Liggins爵士从理论研究到羊体动物实验,再到临床使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向我们完美地展现了一个新疗法:

从基础到临床使用的过程,发现母体产前糖皮激素的使用(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ACS),可以降低早产儿肺水肿的发生率,挽救无数早产儿的生命,被英国女王授予嘉德勋章”。

Liggins等一项对照试验显示,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降低早产儿肺水肿发生率和死亡率。

1994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推荐妊娠24-34 7周内可能早产的孕妇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以促进胎肺成熟。

此时,距离临床第一次使用合成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早产风险的女性至今已经50年历史。

50年后的今天,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仍然是围产期医学最重要的进步之一,也是将基础科学发现转化为临床实践用于改善早产儿预后的最佳例证之一。

03什么情况下会使用促肺针

一般来说,促肺针是早产儿的救命药,由于孕周较小,早产儿的肺尚未发育好,不能完全保证出生后正常的呼吸功能,易出现早产并发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婴儿死亡。

在我国早产儿一般指的是孕37周前出生的孩子,地塞米松作为早产时促进胎儿肺发育成熟的药物,可以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从而明显减少早产儿的死亡率。

那么,妊娠37周以后还需要使用促肺针地塞米松吗?

有研究提示,妊娠37-39 周择期剖宫产的胎儿也可能存在肺发育不成熟的风险,此时使用地塞米松对胎儿呼吸系统有益,但也可能存在其他潜在伤害。

当然了,具体什么孕周需要用,还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患者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给出适当的医疗建议。

04BMJ:促肺针最新发现的重磅风险

我们前面都说的是促肺针的好处,但是药就有正反两面,尤其是地塞米松这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天使面,就会有魔鬼面。

去年8月份,BMJ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认为产前注射促肺针类糖皮质激素,与儿童出生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内严重感染之间存在关系。

颠覆认知:产前使用促肺针,BMJ最新研究有重磅发现!(产前促肺针打几针)

这是一项台湾出生队列,共计有1960545对孕妇及其单胎子代纳入研究,其中45232名儿童暴露于产前糖皮质激素,195313名儿童未暴露产前糖皮质激素。

针对产前暴露于糖皮质激素的儿童与未暴露于糖皮质激素的儿童,分别估计了出生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内总体感染情况。

包括重度感染、败血症、肺炎急性胃肠炎肾盂肾炎脑膜炎脑炎蜂窝组织炎软组织感染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以及心内膜炎的发病率。

结果发现,产前暴露于糖皮质激素的儿童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重度感染、败血症、肺炎和急性胃肠炎的校正风险比显著高于未暴露糖皮质激素的儿童。

其中感染风险最高的为脓毒症,暴露的儿童比没有暴露儿童风险高将近2倍。

这说明接受一个疗程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儿童在出生后的前12个月内患重度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鉴于此,在开始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应仔细权衡长期风险(与治疗相关的罕见性重度感染)和围产期获益。

这再次告诉我们促肺针虽好,但绝不能滥用,非必要不用药是我们任何人都应该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05促肺针的远期风险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促肺针这个名字很具有误导性,产前糖皮质激素暴露并不只是促进胎儿肺成熟那么简单,应该是促进胎儿整体成熟

因为,人体几乎每个组织的胞质内,都含有与糖皮质激素结合的受体因此产前糖皮质激素作用远远大于促胎肺成熟。

特别是在新生儿生存至关重要的组织;对胎儿全身多器官、多系统都有全面的促进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胎儿的整体成熟。

一字之差,含义和影响远远不同。

在肺脏,皮质醇激素可加速1型和2型肺泡细胞的发展、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增加肺的顺应性、降低血管渗透性,并能增强出生后表面活性药物的治疗效果。

在循环系统,可以改善早产儿的循环稳定性,从而降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和早产儿肠道坏死发病率。

糖皮质激素同样对其他器官如脑、肾、胃肠都有促进成熟的作用。

所以,除了近期风险,其实产前促肺针的远期风险我们也不得不考虑,目前可以肯定的一些潜在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如增加新生儿低血糖风险、多疗程使用可增加儿童神经发育的远期风险、多疗程使用也可能影响孩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发育,导致成年后代谢性疾病发病风险增加。

如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免疫失衡等,尤其是对子代中、远期的影响,目前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正在研究中,有些存在争议。

颠覆认知:产前使用促肺针,BMJ最新研究有重磅发现!(产前促肺针打几针)

产前糖皮质激素促肺针的使用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因此在应用时要重视时效性,正确把握使用时机,绝不推荐预防性使用。

我们应该正视目前糖皮质激素应用中存在不足,如何进行早产的更准确的预测?远期多系统的影响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所以,药不要乱用,不要预防性使用,不要过度使用,但当用也绝不能不用!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点赞量和在看量也是系统推荐重要的标准,所以如果您觉得圈姐写的还不错,希望动动您好看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同时您也收获一份功德,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1]Bernhard W. 2016. Lung surfactant: Function and composition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and respiratory physiology. Ann Anat, 208: 146-150.

[2]Gerber A N. 2015. Glucocorticoids and the Lung.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 Biology, 872: 279-298.

[3] Roberts D, Brown J, Medley N, et al. 2017.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 for accelerating fetal lung maturation for women at risk of preterm birth.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3(3): Cd004454.

[4]Liggins GC, Howie RN. A controlled trial of antepartum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for prevention of th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premature infants. Pediatrics. 1972 Oct;50(4):515-25.

[5]Hrabalkova L, Takahashi T, Kemp M W, et al. 2019.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 for Fetal Lung Maturity –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Curr Pharm Des, 25(5): 593-600.

[6]McKinzie A H, Yang Z, Teal E, et al. 2021. Are newborn outcomes different for term babies who were exposed to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25(5): 536.e531-536.e537.

[7]Moisiadis V G, Matthews S G. 2014. Glucocorticoids and fetal programming part 2: Mechanisms. Nat Rev Endocrinol, 10(7): 403-411.

[8] Walters A, McKinlay C, Middleton P, et al. 2022. Repeat doses of prenatal corticosteroids for women at risk of preterm birth for improving neonatal health outcomes.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4(4): Cd003935.

[9]Madamsetty V S, Mohammadinejad R, Uzieliene I, et al. 2022. Dexamethasone:Insights into Pharmacological Aspects, Therapeutic Mechanisms, and Delivery Systems. ACS Biomater Sci Eng, 8(5): 1763-1790.

[10] Association between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 and risk of serio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BMJ. 2023 Aug 2;382:e075835. doi: 10.1136/bmj-2023-075835. PMID: 37532264; PMCID: PMC10394679.

[11] Bonanno C, Wapner RJ.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what's happened since Drs Liggins and Howie? Am J Obstet Gynecol 2009; 200:448.

[12] Polk DH, Ikegami M, Jobe AH, et al. Preterm lung function after retreatment with antenatal betamethasone in preterm lambs. Am J Obstet Gynecol 1997; 176:30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5:25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5: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