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果所最新科研成果在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Chemosphere》上发表(郑果所官网)

成果揭示了吡虫啉及其代谢物在苹果上的消解行为及潜在风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瓜果质量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Chemosphere》上发表题为“Dissipation behavior and risk assessment of imidacloprid and its metabolites in apple from field to product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苹果中吡虫啉及五种代谢物田间、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迁移降解转化规律,并对其最终的残留进行风险评估。研究结果深入解析了苹果中吡虫啉及其代谢物的消散动力学和残留水平、准确评估其原料和加工过程中的风险。

郑果所最新科研成果在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Chemosphere》上发表(郑果所官网)

研究结果发现,吡虫啉在推荐剂量下的半衰期为10.5天, 在5倍推荐剂量下的半衰期为15.8天,吡虫啉在5倍推荐剂量下的半衰期是标准剂量的1.5倍,但吡虫啉在安全间隔期的最终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在贮藏过程中,在推荐剂量和5倍推荐剂量下的半衰期分别为40.8 天和 46.2天,这可能是由于苹果贮藏过程中的生物活性降低和农药的挥发等减少所致。在果汁脆片果酱、罐头、苹果醋和酒加工过程中,澄清和慢炖对吡虫啉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变化没有影响。吡虫啉及其代谢产物在其它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因子均小于1,所有的风险商(RQ)均<1,表明苹果中吡虫啉的饮食暴露风险是可接受的。同时,鉴于残渣中的残留量较高,吡虫啉及其代谢物在副产品中的潜在风险应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郑果所最新科研成果在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Chemosphere》上发表(郑果所官网)

郑果所田发军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谢汉忠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所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统筹项目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支持。

郑果所最新科研成果在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Chemosphere》上发表(郑果所官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5:31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5: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