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罗海山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披露一所高校2020-2022年度累计投入科研经费1.31亿,产出结果为0.
这个消息乍一看,很惊人,1个多亿的资金就这么没了,给大众一个误导,是不是又涉及什么黑幕,违规操作,钱都被贪了等等。
其实这就是一个外行指导内行的典型,只会引起不明真相的群众对科研工作者的误解与谩骂。
先不知这是哪所高校,但1.31亿的科研经费,多吗?其实不多,这还是2020年到2022年三个年度的累计投入。小编找到了一份2017年的统计资料,排名第一的北大,科研经费40亿,转化成果也只有5个亿,后面无数经费2到3亿的,产出也只有几百上千万甚至0.
这还只是2017年,到2022年这几年科研成果转化率普遍有了提高,但科研投入最高者也相应的飙升到了过百亿,而且基本都是一流名校。
1.31亿的投入,而且是800多个项目,其中还不知道多少是应用研究,多少是基础研究,想拥有多大的转化成果?
你可以加强科研项目的审批把控,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管,但不能拿科研成果转化率来作为一个科研的标准。注定有结果的项目不叫科研,叫生产。
科研的要求除了资金,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人才,广西最应考虑的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
以广西高校的师资力量水平,以广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还要以科研结果转化率为指标,只会加剧人才的外流,更难有好的科研成果了。
最后,科研成果到社会实际运用的转化,还需要政府搭建一个高校和社会沟通的桥梁,不能老师们一边自己搞科研,一边还得自己到处找社会机构进行实验和验证,政府能否构建一个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也是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率的关键。
打铁还需自身硬,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搞好教师待遇福利,提高广西高校的竞争力,才能吸引各地人才,才能有好的科研产出。先要求结果,那不是本末倒置么。
其实,以三年这点经费的投入,可能更多的是给师生们发待遇福利了吧,不然,靠那规定的薪资水平,广西高校还如何去与上面的湖南高校争呢,更不用说旁边的广东了。哈哈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