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中日文学与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赵徐州 曾江)6月11—13日,“新常态下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中日两国20余所大学与研究机构的70余位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国内经济新常态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趋向。

此次研讨会由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文艺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科幻创意研究中心、中日文化书院、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长春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等单位协办,长春理工大学中日比较文化文学研究所承办。

会议旨在探讨国际、国内经济“新常态”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趋向,直面东亚社会文化发展的新问题,围绕古典与民俗、近现代文学、科幻、动漫影视、战争文学等具体议题进一步反思中日关系,强化中日文化文学的比较研究,在交流与对话中互补、交融,探求新思路、新方法。

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赫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她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应体现服务社会、服务现实的发展意识,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战略,实现一定程度的市场化和学术功用的最大化。学术研究中的想象不是不着边际的幻想,洞见不是穿凿附会之谬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洞见或发现,总要以充分的实证研究为基础,通过严密的逻辑求证加以表述,即要经历科学理性的检验,才能上升为令人信服的创新性观点和理论体系,这是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都要遵守的一项根本原则。

随后,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院长杨燕翎从学术研究成绩与学术影响、人才培养和学科队伍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产学研合作共赢机制等方面总结了中日比较文化文学研究所所取得的成绩,在充分肯定了研究所为学院的科研与学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对研究所今后的发展指出方向。

长春理工大学中日比较文化文学研究所由我国日本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孟庆枢教授领衔,聚集长春日本语言文学界精锐,充分利用东北地区日本学研究方面较为强大的学术力量和丰厚积淀,积极主动与国内学界合作,广泛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已在基础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刊出版、对外文化学术交流、教学改革等各方面获得显著成绩,并同传媒、出版、文化产业等方面积极合作,走上了多元、开放的发展轨道。

长春理工大学中日比较文化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日文化书院院长孟庆枢认为,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应该有责任、有担当,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已的聪明才智。在文化交流上日本与中国的历史之长、渊源之深,在近代以来所碰到的问题范围之广,是在文化交流中少见的。他期待两国学者,乃至于东亚学者的紧密合作,开拓新局面,攀登学术的新高峰,为构建和谐东亚、和谐世界而努力拼搏。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军,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文艺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科幻创意研究中心主任吴岩,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晓声长谈”栏目主持人钟晓,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段翠霞,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赵建平,长春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张闯,长春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盛海涛出席了开幕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7日 上午11:58
下一篇 2024年4月17日 下午12: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