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制度、办法、方案(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图)

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制度、流程、体系、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图书、文案、报告、技能、职场等内容,弗布克15年积累免费与您分享!

阅读导航→

01 生产进度控制流程

02 生产进度控制制度

03 进度信息收集办法

04 进度信息分析方案

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制度、办法、方案(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图)

一、生产进度控制流程

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制度、办法、方案(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图)

二、生产进度控制制度

制度名称:生产进度控制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保证完成生产作业计划所规定的产品产量和交货期限指标,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相关说明

1.生产进度控制是指对某种产品生产的计划、程序、日程所进行的安排和检查,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按期生产出优质产品。

2.生产进度控制要求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成品出产、入库的全部过程都要进行控制,包括时间上的控制和数量上的控制。

第3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现场的进度控制管理相关事项。

第2章 职责分工

第4条 编制进度控制计划的职责分工

1.工厂级生产计划管理人员负责制订产品、主要部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和投入进度计划。

2.车间计划人员根据工厂级计划进一步细化,编制零件和部件的投入产出计划进度。

3.车间一般需制定工序进度计划,若车间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品种多,工序进度计划应该由班组编制。

第5条 执行测量比较的职责分工

1.每个班组设兼职的统计员,统计每日的生产成果,包括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设备的生产作业完工量以及每个操作人员的作业完成量和劳动工时统计。班组统计于每班结束前进行,将统计结果上交车间,有些关键数据可以同时报告车间生产统计员。

2.车间设专职生产统计员,汇总处理班组上报的统计资料,统计全车间的生产进度计划执行情况。

第6条 进度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的职责分工

1.生产调度主管负责工厂的生产进度,进度措施的产生和调度指令的发布通过生产调度会议的形式完成。

2.车间生产调度会议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由车间主任或生产调度组长主持,车间各职能组室有关人员和班组长参加,研究讨论生产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制定控制措施,落实措施负责人以及完工日期。

3.工厂生产调度会议每周开一次,由生产经理召集主持,生产总监出席,各车间主任、调度员以及工厂有关职能部门(如采购、质量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参加。

4.根据生产情况,工厂召开现场调度会、日常碰头会等,解决一些专门性的问题或日常性的协调问题。

第7条 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分工

1.采购部负责原材料和外购件的采购工作,确保投入进度计划的准时执行。

2.设备动力部门负责保证设备的开动率和生产能源供应

3.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和提供符合要求的生产人员。

4.质量管理部负责生产过程相关检验工作,严格控制不良品率。

第3章 投入进度控制

第8条 投入进度控制是指对产品开始投入生产的日期、数量、品种进行控制,以便符合生产计划要求。

第9条 大量生产投入进度控制可根据投产指令、投料单、投料进度表和投产日报等进行控制。

第10条 成批和单件生产的投入进度控制比大批大量生产投入进度控制要复杂。

1.要控制投入的品种、批量和成套性。

2.要控制投入提前期,可利用投产计划表、配套计划表、加工线路单等工具。

第4章 出产进度控制

第11条 出产进度控制是指对产品(或零部件)的出产日期、出产提前期、出产量、出产均衡性和成套性的控制。

第12条 大量生产出产进度控制

1.主要用生产日报(班组的生产记录、班组和车间的生产统计日报等)与出产日期进度计划表进行比较,控制每日出产进度、累计出产进度和一定时间内生产均衡程度。

2.在大量生产条件下,投入和出产的控制分不开,计划与买际、投入与出产均反映在同一张投入、出产日历进度表上,其既是计划表,又是核算表和投入、出产进度控制表。

3.对生产均衡程度的控制,主要利用年均衡率、旬均衡率和月均衡率。

第13条 成批生产出产进度控制

1.主要是根据零件标准生产计划、出产提前期、零部件日期进度表、零部件成套进度表和成批出产日期装配进度表等来进行控制。

2.对零部件成批出产日期和出产前期的控制,可直接利用月度生产作业计划表。只要在月度作业计划的“实际栏”中逐日填写完成的数量,即可清楚看出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及计划进度的比较情况。

3.在成批生产条件下,对零部件出产成套性的控制,可直接利用月度生产作业计划,对零部件的出产日期和出产提前期进行控制。

第14条 单件小批生产进度控制

根据各项订货合同所规定的交货期进行控制,通常是直接利用作业计划图表,在计划进度线下用不同颜色的笔画上实际的进度线即可。

第5章 工序进度控制

第15条 工序进度控制是指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每道加工工序的进度进行控制。

第16条 按加工路线单经过的工序顺序进行控制

由车间、班组将加工路线单进行登记后,按加工路线单的工序进度及时派工,遇到某工序加工迟缓时,要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保证按时、按工序顺序加工。

第17条 按工序票进行控制

按零部件加工顺序的每一工序开票交给操作人员进行加工,完成后将工序票交回,再派工时又开一工序票通知加工,用此办法进行控制。

第18条 跨车间工序进度控制

对于零部件跨车间加工时,需加强跨车间工序的进度控制,控制的主要方法是明确协作车间分工及交付时间,由零部件加工主要车间负责到底。

1.主要车间要建立健全的零件台账,及时登记进账,按加工顺序派工生产。

2.协作车间要认真填写协作单,并将协作单号及加工工序、送出时间一一标注在加工路线单上,待外协加工完毕,协作单连同零件送回时,主要车间要在协作单上签收,双方各留一联作为记账的原始凭证

第5章 在制品控制

第19条 在制品控制范围

在制品控制范围包括在制品占用量的实物和信息形成的全过程。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1.原材料投入生产的实物与账目控制。

2.在制品加工、检验、运送和储存的实物与账目控制。

3.在制品流转交接的实物与账目控制。

4.在制品出产期和投入期的控制。

第20条 在制品控制方法主要取决于生产类型生产组织形式

第21条 大量生产时在制品控制方法

对在制品占用量的控制,可采用轮班任务报告单的形式,结合生产原始凭证或台账进行,即将各工作地点每一轮班在制品的实际占用量与规定定额进行比较,使在制品的流转和储备量保持正常的占用水平。

第22条 成批和单件生产时在制品控制方法

采用加工路线单来控制在制品的流转,并通过在制品台账来掌握在制品占用量的变化情况,检查是否符合原定控制标准。如发现偏差,要及时采取措施,组织调节,使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6章 附则

第23条 本制度由生产部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生产部所有。

第24条 本制度经总经理审批后,自发布之日起严格执行。

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制度、办法、方案(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图)

三、进度信息收集办法

制度名称:进度信息收集办法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加强对生产现场的进度控制,规范对进度信息的管理,有效执行生产计划和进度目标,确保完成生产任务目标,结合工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工厂生产现场进度信息收集与管理相关工作。

第3条 生产进度信息的内容

1.综合生产量或生产实绩。

2.不同机械或不同工位的生产实绩。

3.发生进度慢和其处理结果。

第4条 生产进度信息的收集渠道

1.现场操作人员直接通报。

2.现场巡视,包括车间管理者的现场巡视与高层巡视督查等。

3.使用与管理生产日报系统。

第5条 生产进度信息统计资料

1.加工路线单。

2.单工序工票。

3.废品通知单。

4.返修通知单。

5.停工记录。

6.生产报表(日报、周报、月报等)。

第2章 现场作业直接通报管理

第6条 操作人员是生产现场发生异常的第一发现者,发现时需通报给现场管理人员。

第7条 现场采用大型数量表示盘:在现场安装传感工具来感知通过的物品并将其以数值的形式表示出来,相关人员可通过大型数量盘获取生产状态(运行或停止)信息、本日目标、现在目标、现在实绩、进度、时间等,全面掌握进度信息。

第8条 如生产现场不大,可大声地将异常状态通报给现场主管。现场主管马上进行确认,采取停止生产、排除不良品等措施。

第9条 在每条流水线、每个作业者旁边都安装一个按键,确保发生故障时只需一按,设置在现场主管旁边的警示板上灯就会亮起来。

第10条 设置警示装置是为了在现场任地方都能看得到,运行中有意外时就按键报警,警示板的中心灯就会亮起。

第3章 现场巡视管理

第11条 明确现场巡视的目的包括:掌握生产进度、发现品质问题、检查工艺流程与方法是否正确、检查卫生与安全情况、检查现场人员的劳动纪律、开展看板检查与5S检查、车间工作状况总体评价。

第12条 现场巡视方式包括以下7种方式。

1.定期巡视,工厂车间人员每天定时对现场进行巡视,生产管理人员每周定期巡视现场。

2.不定时巡视,工厂车间管理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不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巡视。

3.群体巡视,相关巡视小组(各部门组成)对生产现场进行巡视。

4.个人巡视,生产经理、车间主任或基层管理人员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对生产现场进行巡视。

5.专题巡视,如生产进度巡视。

6.全面巡视,对整个生产现场的巡视,包括各车间、各班组等。

7.重点抽查,对重点工作环节、重要工序、工作点、关键场频等进行抽查。

第13条 为了有效掌握现场生产进度情况,相关人员在进行现场巡视时,需了解生产工序情况。

1.熟知产品和产品零部件。

2.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

3.从产品一上线就进行巡视。

第14条 进行现场巡视后,应该重点注意生产进度是否落后,有无重大质量问题隐患、订单有无完成、物料供应是否及时等问题。

第15条 现场巡视过程中,应随时登记巡视记录,分析巡视结果。

第4章 生产日报系统管理

第16条 生产日报有助于相关人员了解生产进度,发现生产异常,并适当作出反应与处理。

第17条 生产日报体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个方面的项目。

1.产量数据报表,以便了解生产进度。

2.工时情况,以便了解实际工时的耗用。

3.效率情况,以便能运用绩效管理来提高绩效。

4.成本方面必需的基础资料,以便准确核算成本。

第18条 常用的报表包括生产日报表(如个人日报、班组日报、车间日报等)、质量管理日报表、入库报表、产量看板、生产周报和不良品统计表。

第19条 产品揭示板,其样式如下表所示。

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制度、办法、方案(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图)

第20条 生产周报范本,其样式如下表所示。

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制度、办法、方案(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图)

第5章 附则

第21条 本办法由生产部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生产部所有。

第22条 本办法经总经理审批后,自发布之日起严格执行。

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制度、办法、方案(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图)

四、进度信息分析方案

文书名称:进度信息分析方案

一、目的

为确保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加强对生产现场的进度控制,收集分析进度信息,合理规避风险,减少工厂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进度信息分析的相关工作事项。

三、职责分工

生产调度人员负责工厂的进度控制,开展进度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工作,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四、填制生产进度异常分析表

“生产进度异常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制度、办法、方案(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图)

五、影响进度的具体原因分析

影响生产现场进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设备故障问题:数据分析来源为设备完好率,尤其是关键设备的完好率。

2.停工待料问题:数据分析来源为供应不及时、前后工序衔接不好,造成生产停工的次数与时长。

3.质量问题:废品率高于标准,原因包括设备精度下降、物料质量问题、操作人员为因素、加工工艺问题等。

4.员工缺勤问题:生产现场人员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造成请假、缺勤现象。

5.工艺问题:工艺不合理或更新频繁,影响作业进度。

6.计划与执行问题: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

六、应对进度异常

通过分析进度异常的原因,相关人员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整改,有效控制生产进度,具体如下表所示。

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制度、办法、方案(生产进度控制流程图)

#生产部#

本文由弗布克原创,版权归属弗布克,欢迎转发,禁止转载,抄袭、洗稿,侵权必究。

领取本资料的Word、PDF版完整内容方法:

1.本资源编号:559。

2.关注 评论 转发,然后私信“资料”。

更多相关资料可点击下面“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3月9日 上午9:18
下一篇 2024年3月9日 上午9: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