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把付款申请流程从12个节点压缩到5个节点的(按节点付款)

付款申请流程一向是各个民营企业老板们最关心的流程之一。企业很小的时候一般所有付款支出都要老板自己或老板娘批准,或者老板批准老板娘支付,典型的夫妻店模式。那时候企业小,即使全部付款老板批准也没几个节点,流程很快。但是随着企业发展,需要付款的事项越来越多,而且很多事情老板们并非都是事事清楚;但老板们又不敢不管,于是中间一个层级一个层级的往付款申请流程上加审核人,直到老板批准。所以,付款申请流程越来越长,越来越慢。

在我们公司,包括我之前呆过的另外2个民营企业原来都是这样的模式。一个付款申请流程在OA系统上从发起人到最后董事长批准,最长设计了12个审批节点。而且是,凡是5万元以上的付款,都要到董事长批准。所有中间管理者的理念就是:这个部门这个业务你要我管,要我承担责任,那你就得让我审。即使,很多时候他也不知道该不该同意,但就是要抓住这个权力。以免真出问题了,老板问的时候一问三不知。

这样的问题相信在很多公司都有存在。那么如何破解?如何提效?

我是怎样把付款申请流程从12个节点压缩到5个节点的(按节点付款)

估计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建分权体系,搞分权手册,学美的。只要老板点头,分权手册一搞,流程一调,马上就从十几个节点调整到5个节点了。

如果是这样,我只能告诉大家,你们只学了个表象,没学到精髓。且不说你要如何去说服老板,把他手中最重要的财权给分出来,如何消除老板心中的不安;只说一个问题:万一分权后真出了问题,谁来承担责任?到时候第一个被找来砍头的就是你这推动搞分权的人。

以下进入干货内容,我分享下我是如何做的。

之前公司的付款申请流程很长,最主要的原因只有1个:

流程全部都是在OA上或线下以单个断点式流程在执行。也就是说没有系统支撑,没有上游流程来管控下游流程,没法提供数据校验。所有付款依据都是以附件或链接的形式提供,需要靠人去审核把关。

因为没有严谨的系统管控,老板和各级管理者心里都没底,都怕出错。老板会想,多个人看一眼总归是风险少一分。

所以,要想根本性解决问题,措施就是一条:把流程拉通,用系统的上游流程自动去管控和校验下游流程。

例如,对于项目类付款申请流程,我在公司上线了项目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上我把立项申请——采购定价(招标/议价)——合同签订——合同验收——合同付款申请流程全部拉通,全部进行强关联,用上游流程来管控下游流程。一个项目中所有的采购内容的采购预算及采购合同系统管控不允许超过立项批准金额;每个合同的允许付款金额不允许超过合同金额(确实有变化的,先做合同变更);如果付款前需要验收的,必须通过合同验收流程之后才能发起付款申请;每次付款申请时系统自动索引该合同的历史付款记录,并计算可付款金额。

当我把这一系列管控措施和方案全部设计完成之后,把整个从立项申请——付款端到端流程拿去给领导汇报,告诉老板和各位高管,整个端到端流程他们分别需要在哪里审核几次,系统又能提供哪些管控措施时,流程节点的缩减和优化自然而然的完成了。而且我可以给公司保证绝对不会出现重复付款、超合同金额付款、该验收的未经验收就付款的违规情况。

附赠付款申请表设计:

我是怎样把付款申请流程从12个节点压缩到5个节点的(按节点付款)

通过流程优化设计、流程拉通,付款申请表单上的信息多了,审批节点少了,风险控住了,效率提升了。

如果您也赞同本文观点,觉得对身边朋友有帮助的,欢迎转发与分享。

关注本号,阅读更多流程信息化落地文章,坚持每周2篇更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9月6日 上午10:37
下一篇 2022年9月6日 上午10: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