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发动研所班组:严格管理保障科研试验任务安全(中国航发动研所所长)

中国航发动研所班组:严格管理保障科研试验任务安全(中国航发动研所所长)

中国航发动研所强度试验研究部应变测试班组在2017年新增了一个工作阵地——高温火焰喷涂试验器,主要任务是使用高温火焰喷涂工艺将应变计粘贴至高温旋转部件,并采集信号分析被测试件的动应力,从而评估其强度寿命。

每一次试验前,组长文华经常叮嘱的就是:“一定要戴好劳保用品。”耳塞、耳罩、防火隔热工作服、一体式过滤防尘全面罩、耐高温手套、安全鞋,像这样需要全方位保护的作业在动研所并不多见。正因如此,高温火焰喷涂试验器的危险性可见一斑: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粉尘及与飞机起飞相当的噪声,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对工作人员虎视眈眈,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都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安全管理的关键是抓好设计源头。”文华介绍道。2016年,应变测试组在高温火焰喷涂试验器工程设计初期,严格按照“四新”管理要求,开展了危险源识别、评价和安全系统分析。通过大量收集工艺和产品资料,结合国内同类设备的使用现状、操作状态、环境状态和劳动防护现状调研分析结果,将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要求纳入试验器建设指导意见。建设过程中,班组严格执行“三同时”管理,对试验器的总体布局、防爆电气设备选型、线路布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通风除尘设施等进行了多轮会议讨论,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论证,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安全管理的重心在试验现场。每一次试验前,应变测试组编制试验大纲和试验卡片,明确试验流程、试验指挥口令、试验参数控制、试验结果获取、人员岗位职责、劳保用品穿戴、应急预案等方面内容;班组长和兼职安全员对现场进行巡视检查,试验安全员对设备状态、定检情况、危险因素等20余项内容进行仔细检查。试验时,应变测试组采取双人双岗的作业形式,一人按章操作、一人协助并密切关注现场安全。试验结束后,班组和试验安全员再次对现场和设备进行检查、记录,确保全过程受控。

建立班组安全试验长效机制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基础。应变测试组结合部门安全管理制度和专业组特点,采取措施推进检查整改规范化、技术培训制度化、安全管理标准化,实现每月开展安全活动不少于2次,每月开展培训不少于1次,每周开展设备维护保养检查不少于1次,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日常管理;每年与组员签订《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责任书》,明确个人安全义务、责任点和奖惩方式等内容,定期对技术、技能人员进行安全履职考核评分,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思想上不重视是安全管理最大的隐患。应变测试组的每一名组员都对“海恩法则”谙熟于心,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流程,在安全问题上不怕麻烦、不留空白,对一些小的隐患、小的意外能够抓早抓小、分析总结,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这得益于班前会、安全培训、安全警示牌、宣传标语等的反复强化;班组统一关注了“中国安全生产报”和“直观学机械”等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在微信群内学习讨论相关安全教育文章,激发安全生产“正能量”,确保安全宣传教育入脑入心;班组还针对“高温灼伤、火灾”等典型事故开展了应急演练,同时对个人自防、同事协防、班组长督防的“三防”机制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2017年,高温火焰喷涂试验器承担了繁重的试验任务,累计试验时数达800小时,完成了4个型号高温动应力测量任务,消耗喷涂料棒200余根。班组全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在所班组安全建设考核中排名第一,并获得了“中国航发2017年度安全先进班组”的荣誉称号,这份荣誉是激励、是责任、更是新的起点,应变测试组始终坚守着安全防线,为完成科研试验任务、振兴航空发动机事业无私奉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8日 上午9:05
下一篇 2022年8月28日 上午9: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