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研究 – 新经济时代的研发转向何处——从垂直走向大生态(新经济发展模式)

智库研究 - 新经济时代的研发转向何处——从垂直走向大生态(新经济发展模式)

作者:GEI传播中心

编者按

长城战略咨询自1995年起开始编制并发布《企业研究报告》,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发展、政府治理、创新理念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分析和发展研判。本篇文章基于企业研究报告总第358期《新经济时代的新研发》内容进行编辑,以馈读者。

新经济条件下,研发创新范式加速从专业走向跨界、从链式走向生态、从孤岛走向开源,出现了大生态式的“新研发”。企业、科研机构作为研发主体的同时又兼具了商业属性、投资属性、孵化属性等,新场景、新物种企业、社会资本等成为研发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新元素,不同主体对研发活动的参与行为从历时走向共时、从接力走向协作,而研发的不同阶段、不同主体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研发投入的各类要素及其配置方式更加强调市场化。具体来看,新研发的生态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01

新产业、新技术交叉融合,多元主体开放合作成为新研发的主要组织方式

随着科学与技术、科研与产业化的边界淡化,技术创新体量扩大、边界外延,由科研机构主导的传统研发模式已很难满足技术创新需求,需要由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多元主体联合参与的新研发,来实现与市场需求同步的“产业技术创新”。科学家提供知识要素源泉,企业家识别技术的市场化前景,资本为前沿技术创新提供连续支持,政府、消费者等构成创新的外部主体,多元主体相互促进,通过高效协同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如日本建立“VLSI技术研究组合”,通过东芝、日立等骨干企业与实力雄厚的高校院所的协同创新,有效促进了日本集成电路产业的研发水平跃升。

02

硬科技创业步入“黄金时代”,研发各环节边界模糊化趋势凸显

新经济时代,消费决定生产,传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的线性科研流程被打破,众多前沿技术在创业过程中直接实现科研与产业化的同步前进,当前“硬科技”创业不断涌现并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前沿,便是新研发范式下研发与转化一体化的典型表现。目前,全球在“硬科技”领域已经产生了Space X、大疆等许多伟大的企业,这些伟大企业的“创业式创新”成为打破传统研发环节的有力实践。如商汤科技始终保持对学术性原创技术的积累,同时积极推动各项“全球第一”的自主研发技术在智能安防、金融等领域的产业化落地,通过共时化的研发模式实现创新效率的指数级提升。除此之外,一些标杆性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举措也在顺应这一新研发趋势,如深圳清华研究院在实验室建设中,将“实验室(或研发中心)”与产业化公司同步组建,亦是当下研发环节模糊化趋势的体现。

03

新型研发组织不断涌现,市场导向成为新研发资源配置的内在动力

随着全球产业竞争全面前移到创新能力竞争,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比以往更为凸显,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代表,研发的组织形式和机制也在不断创新,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成为提升研发效率的内在动力、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其中涌现出以江苏省产研院、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新型研发机构,面向地方产业需求组建创新平台,积极探索“拨投结合”、“科研团队控股”等与市场接轨的成果转化新机制,让源头科技创新在组织技术研究过程中,始终面向最终需求与价值。同时,以易科学、ResearchGate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研发众包平台,通过任务挑战、资源共享、协同研发等平台化组织模式,发挥市场在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等各类创新要素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整合。

04

从供端引领向需端创新转变,场景数据成为新研发的重要要素

与链式创新模式从供给端出发培育市场的思维不同,新经济背景下,科技研发与产业需求更多地趋于同步,以应用场景为起点、从后端反向配置资源成为创新发生的新逻辑。以新创意为核心的创新性应用场景催生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成为引领研发方向的航标。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疫情防控等场景,衍生出弹性高性能云计算、自然语音交互等多项新技术的突破,带动产业生态圈的多主体进行集成式、系统性创新,为一批新赛道新企业提供了创新驱动力。场景在催生新业态的同时,随之产生的真实应用数据也成为催熟前沿技术、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要素。我国的人脸识别技术正是通过在多个行业中落地应用,依托庞大的人口和真实的数据反馈打磨算法精度,实现技术的发展完善。

05

新物种企业快速把握创新方向,成为新研发的活跃源头

新经济下,具有高成长、高价值、高科技属性的“新物种”企业已成为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与传统企业相比,新物种企业普遍具备超前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超高强度投入的技术研发实力,更有能力看到希望、大胆创新,如商汤科技、比特大陆、嘉楠耘智等独角兽企业洞见性地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底层技术进行跨界研发和超前的投资布局,迅速成长为各自领域内的引领者。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相关报告,2022年中国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数量达216家,在全部独角兽中占比达60.5%;2021年,前沿科技哪吒企业数量219家,占比67.8%。新物种企业的创新创业领域与未来产业领域不谋而合,成为新研发方向的指示剂,是助力我国未来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创新载体。

06

资本深度参与科技创新,构成支撑新研发的重要基质

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专项支持或大企业自有资金已很难满足科研活动的资金需求,围绕新产业、新赛道的耐心资本和产业基金联手聚焦投早期、投长期、投硬科技,除了为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撑外,投资人凭借对市场的敏锐眼光和产业生态圈资源优势,进一步提供方向引领、产业资源链接等投后服务,资本深度参与研发活动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结合,降低创新试错成本。如IDG聚焦半导体产业链广泛布局,对中微半导体等技术创新企业进行早期投资、多次增资和项目合作、资源导入,有效助力企业完成刻蚀技术、芯片设计等高端技术的国产化。同时,科创板的设立从机制设计层面解决了我国传统资本市场对未盈利企业、同股不同权等的限制,进一步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也为风投资本提供了新的退出通道。截至2021年7月,科创板实现311家公司发行上市,总市值4.7万亿元,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六大前沿科技领域,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融资环境优化对未来产业领域研发创新的强大助力。

智库研究 - 新经济时代的研发转向何处——从垂直走向大生态(新经济发展模式)

《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仅为3.9%。而美国的高校专利转化率高达50%,是中国的13倍。科研成果“睡大觉”一直是困扰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难题,它之所以多年无法解决,归根到底是科研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而新研发从需端出发,模糊了研发各环节、各主体的边界,实现了技术、资本、人才、产业组织、市场需求,甚至企业家精神等要素的优化配置,从一开始就将科研与产业化紧紧粘合在一起,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智库研究 - 新经济时代的研发转向何处——从垂直走向大生态(新经济发展模式)

本文节选自长城战略咨询企业研究报告总第358期《新经济时代的新研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下午4:56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下午5: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