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09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1.0)。作为首批入选“拔尖计划”的高校之一,吉林大学按照“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因材施教、特殊培养”的方针,成立了以著名化学家、吉林大学前校长唐敖庆教授命名的“唐敖庆班”,分别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五学科开展招生培养工作,每届招生规模为80-100人。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吉林大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术创造力”激发育人体系

按照《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自2019年开始,教育部分三批陆续启动拔尖计划2.0基地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吉林大学共获批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考古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等9个学科基地,基地数量居全国高校第9位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吉林大学拔尖计划2.0基地建设与发展示意图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吉林大学拔尖计划2.0基地(唐敖庆理科试验班)建设特色示意图

01

招生选拔

拔尖基地设立了高考选拔、校内选拔、学年选拔和阶段分流等多角度、多层次的选拔和分流机制。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0-2022年唐敖庆理科试验班录取的全国高中生学科竞赛决赛获奖者情况

在校内选拔阶段,学校按照“选材不拘一格”的理念,多元评价学生学术潜质和综合表现。除采取开放的动态进出机制外,学校以入选中国科协、教育部实施的“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高校为契机,积极开展“英才计划”与唐敖庆理科试验班的衔接培养工作。2022年秋季,5名英才计划学员入选唐班,目前在唐班就读的“英才计划”学员已达29人。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2届唐敖庆班数学方向学生毕业合影

02

师资配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为试验班学生集中配备一流师资。一方面,成立了由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水平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另一方面,为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2010年起,学校针对“拔尖计划”制定了优秀教师选聘机制,鼓励教学水平高、科研潜力大的中青年教师在试验班进行教学改革。

此外,学校积极聘请国外著名专家为试验班学生授课或开设讲座、报告会等,如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特穆特·米歇尔教授、菲尔兹奖得主剑桥大学考切尔·比尔卡尔教授、菲尔兹奖评选委员会主席牛津大学教授约翰·鲍尔爵士等。截至目前,共有来自国内外600多位专家和学者为拔尖班学生开设了课程、讲座和学术报告。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1年春季学期于吉红院士为唐敖庆班化学基地学生上科研实践课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给2022级哲学拔尖基地学生授课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18年9月诺贝尔奖得主Prof.Hartmut Michael与唐敖庆班学生座谈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赵宏伟副校长为2021级拔尖基地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03

培养模式

在拔尖班培养方案设计上,学校强调“高水准、严要求、个性化”的总体原则,汇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反复研讨并科学制定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并根据师生和专家反馈意见,每年动态调整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内容,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的协调一致,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拔尖基地学生特色课程《运动与健康》——山地滑雪

在拔尖班设立之初(唐敖庆班),学校即明确提出了包括压缩必修学分,增加学科前沿课程、导论课程、研讨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等的总体要求。各相关学院陆续实施了“小课程计划”、“新生研讨课”、“跨学科研讨课”、“科研实践课”等各类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学校还在拔尖班试点开展了“跨学科教师”开课计划,鼓励跨界的教师开设跨界的课程。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3年6月唐匡班“英语夏令营”户外拓展活动

学校将唐敖庆班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试点,开展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特色课程和各类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素质教育平台设计。陆续推出了“音乐欣赏与实践”、“科学哲学概览”、“新媒体素养与传播”、“运动与健康”“专题式思政课程”、“积极心理品质”、“军事理论实践(定向越野)”、“故乡社会调查”“批判性思维与写作”等系列课程,从德智体美等多个角度,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2级唐敖庆班化学基地张皓淇美术课习作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2级唐敖庆班数学基地学生周钰博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课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环境育人:小班制、研讨式、智慧化教学辅助条件

04

实践平台

校内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各类教学科研设施均向学生无条件开放,鼓励学生在开放的学术环境下自主成长。除常规性的创新科研训练以外,学校还鼓励唐敖庆班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项目。以唐敖庆班学生为主体的团队自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以来,目前已经实现五连金,在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Biomod也取得了三金两银的优异成绩,为祖国和母校争得了荣誉。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考古学基地负责人段天璟教授在吉大山西夏县考古实践基地给学生现场授课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3年寒假唐敖庆班海内外毕业生和在校生代表举办全球招生宣讲会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16届唐敖庆班毕业生李超荣获美国物理学会2023年杰出博士论文奖

为鼓励学生的科研实践热情,学校还创新性地设立了唐敖庆班科研实践奖学金,三次制定并完善了《唐敖庆班科研实践奖学金管理办法》。办法首次设立了师生共同评审、申请者开放答辩的制度,给予师生平等的评审资格,获得全体学生的一致认同。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2-2023年度唐敖庆班科研实践奖学金部分学生获奖情况

研实践活动获奖675人次,本科在校期间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194篇。

05

国际化培养

2013年以前,学校以整建制派遣唐敖庆班学生赴国外高校研修为主要方式,集中开展海外培养计划。同期,强化引进海外大师力度,聘请包括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让·雷恩教授等一批海外大师来校讲座授课。2013年开始,学校积极探索新型国际化培养模式:邀请海外高层次学生(Honors Program)与国际专家一同来校或在线参与唐敖庆班的课程与科研训练,营造中外拔尖学生联合培养的开放氛围;拓展唐敖庆班海外研修基地范围,陆续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等签署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项目;通过设立“洄游计划”,吸引在海外研修的唐班毕业生群体返校开展学术交流。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美国肯塔基大学Robert B.Crossman 教授来我校为唐敖庆班学生讲授课程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唐敖庆班学生与来访我校的美国罗格斯大学优秀本科生文化交流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学校唐敖庆班物理学基地三名同学2022年春季学期在佐治亚理工学院研修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3年春季学期唐敖庆班物理学基地三名同学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研修

截至2023年1月,唐敖庆班累计派遣学生赴海外研修597人次,聘请海外高水平专家学者255人次来校参与学生培养,邀请海外拔尖学生49人次返校交流,建立海外研修基地17个。

06

毕业发展:根植基础,家国天下

截至2023年6月,唐敖庆班陆续培养了11届共计752名毕业生,95%以上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学习。继续深造的学生中,345人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或学科,86人进入世界排名前20的高校或学科,43人进入世界排名前10的高校或学科。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3年冬季学校各年级唐敖庆班物理学基地毕业生相聚麻省理工学院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3届唐敖庆理科试验班学生毕业后去向(部分学生)

拔尖计划助力,珠峰路上同行——吉林大学 “拔尖计划2.0”基地纵览!

2021届唐匡班学生毕业合影“一日归属吉大,一生念念不忘”

关注"吉大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985、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吉林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文章转自:吉大招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5日 上午11:40
下一篇 2024年4月15日 上午11: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