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赛舟”让青年科研人“一舟当先”(击鼓比赛)

前不久,国网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从事网络安全工作的“陇电工匠”白万荣带领3名90后“小将”组成“陇电尖兵”战队,在“陇剑杯”网络安全大赛中夺得全省第1名、全国第23名,个人全省第1名、全国第9名的好成绩,再现了青年科研人员的竞争力。

国网甘肃电科院甘肃电力科研的重要力量,拥有近20个专业门类,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可由于人员知识体系不同,成长步伐不一,亟须通过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学习提升。

“击鼓赛舟”作为赛龙舟中的专属名词,在国网甘肃电科院被赋予新的内涵。近年来,该院以整齐的“鼓点”,引导青年成长的方向和节奏,通过确定“赛舟赛道”和“赛舟目标”,助力青年科研骨干“一舟当先”。

响鼓需要重锤敲,为科研人才指引方向、搭建平台是关键。2021年,国网甘肃电科院制定了人才选拔管理办法、专家人才任职资格标准等一揽子人才管理办法,在甘肃电力系统率先开展专家人才选聘,7名业绩优秀、能力突出、专注科研的优秀人才分别走上了首席专家和一二级专家的职位。两年来,这些专家在重大工程推进、重点科研项目、团队组建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为扩展青年上升渠道,国网甘肃电科院还形成“职务、职员、专家”三通道互联互通的人才发展架构。近年来,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三级专家、国网甘肃电科院首席研究员周强带领下,青年员工依托国家和省列重大专项研究新能源并网控制技术,牵头完成“大型新能源基地风光储输广域协调优化运行与高效消纳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发的风光资源监测装置及协调控制系统,提升了新能源友好并网和主动支撑能力。

今年,以培养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区域影响力的专家人才为目标,该院启动“麒麟计划”高潜人才储备工作,选拔“英杰”“英才”“优青”人选,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为专业领域“一锤定音”的大专家,在更广阔空间施展才华。

“赛舟”不是最终目的,激发和促进青年员工在岗位上建功立业,让青年心中有成就感、收获感、满足感,成为国网甘肃电科院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为青年员工确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合理评估青年潜能,制定专属培养计划并定期评价培养成果;每位青年员工都有一名导师带领,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快速提升;同时,持续推动薪酬分配向关键岗位、高端人才和一线员工倾斜,加大对科技骨干、各级专家人才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力度……这些都有力调动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实践中。我们科研机构要充当‘击鼓人’,鼓励青年人员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以敢啃‘硬骨头’的激情和干劲,成就有价值的人生。”国网甘肃电科院院长牛继恩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陈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3:25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3: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