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读研时期如何有效做科研的心得体会(研究生阶段如何做好科研)

读研三年,我感觉我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第一,需要养成阅读文献的好习惯,这是研究生的一个必备素质,一方面可以了解专业领域学术动态,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自身学术素养,为发论文、做毕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读文献,可以指导研究者的思维逻辑,建议多看硕博论文,这样的文章写的比较详细,自己也可以多看多总结人家的逻辑框架,从而形成自己的文章的思维结构。

第二,建议国内、国外的文献都要关注,判断文献是否值得精读可以通过论文摘要、论文引用量、和自身课题的相关性等。我比较喜欢看摘要和讨论,这里的东西写的比较关键。文献要多读、多标记、写的好的句子可以标记或者整理下来。

第三,早点练习写文献综述,我是本硕一个老师,所以读本科老师就喊我经常写综述,虽然开始的时候感觉不太会,后面看多了文献,也因为经常写综述,所以还是进步了很多。

第四,可以多参加老师的课题项目,积累学术能力。我是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研究生 因此在研究生做了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也在调查中积累了一定能力。

第五,需要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要学会整理数据,知道自己想分析什么,该怎么分析。

推荐一些文献阅读网站:

知网、万方、维普、百度学术、谷歌学术、每个省份的图书馆官网。我主要是用学校的知网和万方。万方导出的参考文献是发表期刊的标准格,一般是前三作者,然后其他作者省略。知网导出来的文献格式是所有作者的名字。看发表期刊的要求。英文的话谷歌学术也可以,我有时候也会在在中文期刊的参考文献里面找英文期刊。在自己省份的图书馆也可以下载文献看。

补充小技能~

1.知网研学是个文献管理器,读文献的时候可以标记、做笔记等等。

2.关于阅读英文文献,可以下载知云文献,自动翻译,同步中英文阅读。

后期继续分享科研经验,如果觉得分享有用的话,可以随时关注我发布的动态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9日 上午9:21
下一篇 2024年4月9日 上午9: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