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兴农计|从一株苗裂变成百万株苗,科技如何赋能“希望的田野”?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月13日,李强总理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积累了哪些好经验?解决了哪些新问题?日前,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启动《“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全媒体采访行动。记者践行“四力”,深入全省36个基层观察点调查研究、走访问计,全面展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

传统农业生产如何由“体力活”转变为“技术活”?科技兴农怎么“兴”?农业创新如何“创”?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来到位于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的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蹲点调研。这里,从一片低产的农田,发展成诞生多个龙头企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丰产增收的背后,蕴含着哪些“科技密码”呢?

聚焦·课题:

科技兴农如何“兴”?以平台为抓手

和风四月,麦穗扬花。

京杭大运河和古黄河“相拥”下的千年古镇——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占地58.06平方公里的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农科园)的一块块实验田、一个个育种室里,农业方面的“最强大脑”们正在埋头“深耕”“希望的田野”,致力于破解农业生产降本、提质、增效的生物学密码。而各种关于农业科技成果的“传说”也不断走向田间地头,成为老百姓手上实实在在的增收“利器”。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产的农田,一年两季轮播着小麦和水稻。“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做细耕苦种田”,跟农业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知识产权与产业管理处处长徐海斌,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以前粮食产量低,病虫害多,靠天收。农民辛辛苦苦种一年赚不了几个钱”“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必须靠科技。”徐海斌一直从事农业育种工作,深知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技兴农如何‘兴’?”面对记者的提问,徐海斌坦言,“淮安是农业大市,但光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引进高端优秀人才、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落地的专业性平台。”10年前,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获批,自此之后科技兴农之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兴农计|从一株苗裂变成百万株苗,科技如何赋能“希望的田野”?

在农科园的展厅,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发展局局长王嘉虎指着一块块展板向记者介绍:“园区培育孵化了天丰种业、皇达花卉等龙头企业,与全国21所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多个院士领衔的团队入驻,众多科研成果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兴农计|从一株苗裂变成百万株苗,科技如何赋能“希望的田野”?

行动·效应:

从“一”到“百万”的裂变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在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展示大厅,袁隆平的题词被摆在了突出位置。

种子好不好,农民说了算。一大片麦田里,记者看到拥有1500亩地的种粮大户陈立正在操控植保无人机给小麦施药。“种了园区出产的新品麦子,每亩能增收100斤,多赚150元。”陈立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有了好种子,再加上智能机械设备的‘加持’,种地变得更加轻松。有钱赚,农民种粮才会有积极性。”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兴农计|从一株苗裂变成百万株苗,科技如何赋能“希望的田野”?

“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在淮安皇达花卉有限公司的无菌切片室里,技术人员正在对蝴蝶兰进行克隆操作。通过对每个芽进行切片,一分为二,然后放到恒温恒湿的组培室中进行培养。待切片长出新芽后,再回到切片室进行克隆操作,如此往复,实现从一到百万株的裂变。公司副总经理王平芳介绍:“以前培育实体苗每年只能产二三十万棵,现在通过克隆技术可以达到几百万棵”。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兴农计|从一株苗裂变成百万株苗,科技如何赋能“希望的田野”?

和天丰、皇达花卉一样,园区众多企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农业科研成果面世。那么,如何实现成果快速推广?农民真的能接受吗?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这里采用的“一看、二教”这两种办法颇有成效。

在种满了瓜果蔬菜的各式栽培架前,王嘉虎“现身说法”:“看,这个基地就是用来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的。这些立体栽培架能够节约土地,采用的滴灌技术可以有效节水、节肥、增效,种植的部分种苗也是园区企业研发、引进的。”“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示,可以让农民近距离了解农业科技成果,从而推动成果转化。”此外,园区每年还会举办各类新成果推广会、新技术培训会,让农民了解科技、用上科技,打通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苏”式高质量发展“新三十六计”·兴农计|从一株苗裂变成百万株苗,科技如何赋能“希望的田野”?

调研·问计:

多管齐下,助力“新农人”变身“兴农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农科园为“动力源”,科技兴农的力量正在苏北大地铺展,一项项农业科研成果被推向市场,一个个“新农人”化身“兴农人”成为兴农富民的主力军。王嘉虎为记者揭秘科技兴农背后的园区经验。

一是深耕主导产业。十余年来始终围绕农业,把种子种苗作为农业科技的突破口和主阵地,通过招引技术、资金扶持等方式,支持园内企业开展涉农技术创新,培育出“淮麦”“淮稻”等一批种植面积达数百万亩的麦稻良种。培植出“甜格格”“大辣椒”等畅销东亚的蝴蝶兰新品。

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帮助企业申报各类项目奖补资金,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每年为园区企业争取各类项目扶持资金2000万元。已建成获批涉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

三是推动成果转化。搭建全流程服务平台做好知识产权转让等服务,让技术顺利走出园区,走向市场,形成效益。同时坚持授技于民,送技到田,定期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农业成果展,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农民,快速形成生产力。目前,投资3亿元建成的“四新成果”展示基地,已推广示范各类果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等共计700余项。

四是强化引才聚智。通过项目推进会等各种形式,收集企业技术需求,与国内外21家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及时解决企业难题。建成园区科技服务超市、桂建芳院士工作站、陈文新院士工作站、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分中心等科研平台共15个,其中省级以上平台4个,为园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建言·启示:

研发必须贴近一线,成果要切实落地推广

农业科技研发必须贴近一线才能形成生产力。在江苏省农科院淮阴所研究员孙玉东看来,农业方面的科研成果最终是要服务于农业、农民的。科研人员在做研究之前,必须下田、入村,到一线开展调研,充分了解农业生产真正所需,形成成果后,还要不断落地推广。农科园通过自建的“四新成果”展示基地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对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能够形成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孙玉东认为,农业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特色产业开发、产业化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但“目前面临科研人员不足,在涉农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方面,整体上还做得不够”“一些农民依然在靠经验种田,甚至对科技成果持怀疑态度。”需要持续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科研人员要做好从企业院所到田间地头的全链条技术衔接,让科技兴农之路走深走实。

据王嘉虎介绍,未来,农科园将以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培育创新主体、做强主导产业、集聚科教资源、促进融合共享等方面下功夫,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策划|潘青松 杜雪艳

统筹|王高峰

采写|王高峰

视频|张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26日 上午9:30
下一篇 2023年10月26日 上午9: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