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幸福”让党建从心出发
一、企业简介
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古城煤矿是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国有大型现代化矿井。矿井于1996年5月1日开工建设,2001年1月正式移交生产管理,核定生产能力为220万吨,有与生产能力相配套的铁路专用线,以及年生产能力达180万吨的选煤厂、装机容量为24MW的综合利用电厂,是山东省济宁市的利税大户和济宁市兖州区的“功勋企业”。
从追求高产高效到致力稳产高效,自投产以来,古城煤矿始终保持高盈利水平,其中,2011年度实现利润13.17亿元,跨入全国同类矿井先进行列,现已累计贡献利润超百亿元。矿井获得山东煤炭系统“双文明”单位、山东省双基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山东省管企业文明单位、山东省煤炭系统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山东省职工代表大会优秀星单位、山东省职业卫生示范企业、山东省文明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国资委青年文明号、煤矿安全程度评估A级矿井、全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十佳矿井、全国煤炭工业行业级高产高效、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煤炭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工人先锋号、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等荣誉称号。
二、实施背景
作为临矿集团骨干矿井,无论是在“黄金”十年、还是“黑金”四年,古城煤矿始终承担着全集团稳健发展与突围转型的重任,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随着企业发展从“安全高效”向“稳产创效”的新旧动能的调挡转换,面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特别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经济大发展,在临矿集团以“四个领先、四富临矿”为战略的第三次创业起点,如何继续保持古城煤矿“挑大梁,矿大旗”的中流砥柱作用,不断满足企业员工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推动企业行稳致远发展,成为摆在矿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古城煤矿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挣钱是真本事,党建是大动力。”理念,以文化力助推党建发展力,坚持把构建“活力·幸福”家园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应对危机挑战、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与各项工作“同频共振”的“第一措施”来抓,有机地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嵌入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彰显员工的企业主体地位,实现了从制度硬性约束到文化柔性支撑的华丽转身,解决了党建与生产两条腿,文化与管理两张皮的问题,激活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线”。
(一)“活力·幸福”创建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做出的战略决策,保持党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执政基础。十九大提出,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我们全力打造“活力·幸福”家园,就是把党的关怀之心、关爱之情传递到每一位职工心中,全心全意为职工谋幸福。
(二)“活力·幸福”创建是矿井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需有一种让职工普遍接受的文化来支撑。古城煤矿“活力·幸福”文化是在山东能源集团“超越”文化和临矿集团公司“实新”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具备较强的引领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航标。
(三)“活力·幸福”创建是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的需求。煤矿作为一个特殊行业,一般地处僻远,井下环境无法同地面场所比拟,八小时劳作比较辛苦,职工下班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期待。大部分职工远离家乡,思乡、思亲的念头比较强烈,需要一种幸福温暖的家园环境来抚慰心灵、祛退内心的浮躁空虚,丰富内心世界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质量。
三、主要做法及创新点
坚持把构建“活力·幸福”家园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应对危机挑战、与各项工作“同频共振”的“第一措施”来抓,有机地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嵌入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解决了党建与生产两条腿、两张皮的问题,激活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使“党建大动力”的战略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使具有沂蒙精神的“活力·幸福”这一红色文化力转化为创新突破、突围转型的强劲发展力,形成了把矿山当“家”来经营、把员工当兄弟姐妹一样来对待的浓厚“大家园”氛围,加深了员工与企业的血脉联系,使员工获得感、归属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提升了员工的思想境界、幸福指数、活力因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下沉到底,激活生命线,打造“活力基因”品牌。“党旗领航千帆竞,煤海破浪砥砺行。”作为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党建工作始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要激发这一“红色引擎”的磅礴之力,行稳致远,就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强化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变被动为主动,关键就在于固本强基、培根铸魂,让“绝大多数”幸福起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针对党建工作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虚化、弱化、淡化、边缘化现象,古城煤矿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以再造一个顺应智能化、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潮流、能够创造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的起飞平台为目标,积极改变心智模式,对标、赶标、超标,创新、创造、创高,用沂蒙精神滋润的特色文化,汇聚党性正能量,滋养党建生命线。
为了充分发挥党小组和党员在安全管理、高效生产中的作用,古城煤矿下移组织工作重心,引入“党小组建在班组上”这一党建模式,将党小组建设与班组安全管理、高效生产紧密结合,使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安全高效生产的“硬实力”。优化原来党小组组合,调整充实党员骨干的作业班次,确保79个班组中都有2名以上党员,每个班组都有责任心强、技术素质过硬的老党员作为骨干力量,让党旗在岗位上飘起来,遍插煤海,零距离引领职工逐步向本质安全型职工转变。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让党员亮出身份,承诺践诺评诺,在岗位上见真功、出实效,争当勇于表率、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十来”行动合格党员,开展“党员安全员”“党员身边无事故”“立足岗位创新创造创效作贡献”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从而把党建工作建立在“岗位”上、开展在“岗位”上、体现在“岗位”上,树立起了党员价值导向标。抓住关键环节,辐射党员品牌效应,组织开展“千人安全”签字、安全文艺下区队等以及开办技术沙龙、组建创新团队等形式多样而又切实有效的活动,增强安全意识,强化规范操作,提高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二)高度融合,保持先进性,打造“智慧党建”品牌。党建工作抓实就出生产力、抓细就出凝聚力、抓强就出战斗力、抓活就出大动力。古城煤矿进一步明确了“一岗双责”,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并提高党建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使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运用“扁平化、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模式,突出“专职、专责、专业、专心”要求,积极构建“大政工”格局,形成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建立党组织工作精力保障、经费保障、活动保障、时间保障、工作保障和考核激励保障“六大机制”,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实时嵌入了安全生产经营全过程。
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支部建设,古城煤矿不断加大夯实力度,突出支部主体作用和基本功能,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让支部功能活起来,支部工作硬起来。一是“十星”考核激活力。在打造“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支部进程中,将组织建设、作风形象、廉政建设、党员管理、人才培养、党务公开、群团工作、职工教育、工作业绩、党建资料十个方面作为“十颗星”,建立刚性党建考核机制,按照30%的权重将党建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按月兑现。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评比、奖惩年度再兑现的“十星党支部”建设正在形成品牌效应,由于创造性思维的自觉介入,激活了基层党建工作新动能。二是对标学习提素质。坚持“关起门学习”,组织开展党务工作人员专题培训班,提高党务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党建服务中心成为了指尖上融媒体的大平台,“智慧”党建搭建起了信息交流、表达诉求、化解矛盾的立体化学习教育新载体。尤其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过程中,古城煤矿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在“改”上发力,用严肃的态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健全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12项制度。坚持“走出去对标取经”,组织党务人员先后到柴里煤矿、塘口煤矿等党建工作示范单位,采取分口对接的方式,对标学习党务知识,开阔视野取“真经”。三是相互交流传经验。找准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点,找准热点和结合点,组织开展“支部工作法”评选展示活动,将党建工作转化为服务发展动力。此外,还开展支部书记述职征文活动,搭建学习借鉴平台,促进了支部党建工作新的突破和提升。已全面推广应用、极具人情味的“六必谈六必访”工作法,通过沉下去,找到聚汇点、找出聚焦点、找准聚力点,增进了党组织与员工的联系和感情;机电工区“逢十开讲”工作法,通过让党员轮流登上微课堂讲台,有效破解了“两张皮”“一条腿”的难题;采煤一工区“三抓四比”工作法,通过抓思想观念、抓工作作风、抓执行能力,比学习、比作风、比创新、比实干,打开了稳产高效新局面;综合利用电厂独特的“3456”工作法,通过启动“三铸”工程、构建“四特”文化、打造“五融”团队、实施“六精”管理,营造了“实在做人、实新创业”的创先争优浓厚氛围,助推党支部成为了攻坚克难第一堡垒。
(三)以人为本,保有创新性,打造“工匠精神”品牌。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不动摇,持续深化“以人为本”“人才强企”战略,大力度实施“三通道十二台阶”员工职业生涯攀登计划,以及基础型、定向型和拔尖型三类人才的特殊培养工程,搭建员工快速成长成才、积极创新创效的大舞台,培育“工匠精神”品牌高地,让更多人才特别是年轻后备人才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一是创新人才选拔模式。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通过“三考一聘”对13个专业、26个岗位实行公开竞聘选拔。严把基层推荐、理论考试、现场答辩、民主测评等关口,实现了全过程公开透明。在临矿集团率先开辟行政、技术、技能“三通道十二级台阶”攀登计划,让40余名优技术、有技能的矿山“蓝领”,真正有面子、票子、位子,享受“金领”待遇。二是开展“岗位练兵、岗位互换、岗位交流”活动。开展各种类技术大比武、参加地市级、国家级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解决了人才青黄不接的难题。实行生产管理与区队管理岗位双向交流新模式,让技术骨干得到全面锻炼提升。三是培育一线优秀人才。通过举办“优秀班组长论坛”,让班组长交流班组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夯实班组建设基础;通过举办青工技能大赛,培养优秀青年技能人才,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传承工匠精神。四是推出“最美青工”“最美女工”“最美班组”等“最美系列”品牌,树立了最美价值“导向标”。五是自主创新,独创独有。在首创动力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古城煤矿坚持不断提升眼界、境界、心界水平,让“五小”创新的“老套路”焕发了价值驱动的新生机,与大技术改造、大课题攻关、大科研成果,齐头并进,发挥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破冰创效动能。而科创中心的揭牌,使“大众创新”更是如虎添翼,与各种类创新工作室、各领域首席技师等的高度融合,形成了完善的平台、课题、责任人、创效、奖励“五位一体”的全员创新增效工作体系,以“创新 ”放大古城煤矿全系统价值创造的潜能。
(四)文化自信,保障领先性,打造“阳光幸福”品牌。古城煤矿全力打破固有思维,把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对标思维和批判精神,作为化危为机、度危求进,破解“新常态、新挑战、新机遇、新作为”难题的永动力,把“活力幸福”文化培育、引领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应对危机挑战、与各项工作“同频共振”的“第一措施”,搭建“学习之舟”、打开“服务之窗”、闪耀“技能之星”、温暖“职工之心”、奏响“活力之曲”、倾听“民主之声”、大兴“清廉之风”,筑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先后启动了以“两保、两促、两聚、两提”为中心,以实现“六个提升”、创建“六大品牌”为重点的26项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把“红色”文化力转化为创新突破、突围转型的强劲发展力,让“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赋予企业自觉、自主、自动、自发竞争的价值“核动力”。
积极与山东能源集团“超越”文化和临矿集团“实新”文化对接融合,梳理总结矿井发展历史中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理念,并加以继承和吸收,重新定位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等核心要素,形成全新的“阳光·幸福”文化,引导职工发扬优良的企业作风,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培育改革发展的文化软实力。“阳光文化”包括安全文化、定置文化、信息文化、创新文化、学习文化、廉洁文化六个子文化;“幸福文化”包括服务文化、聚才文化、温暖文化、感恩文化、快乐文化、和谐文化六个子文化。
通过“阳光幸福”文化的引领,达成了“功成不必在我,我在必使功成”的共识,这是一种自觉幸福的体验,更是一种活力自发的体现。责任、使命、担当,共享、共有、共进,这不仅仅是新时代的呼唤,更是新征程的召唤。出发,再出发;发力,再发力,这激励着古城煤矿不断再攀登属于古城煤矿专有的幸福新高峰!
(五)全面从严,保证纯洁性,打造“廉洁国企”品牌。坚持用“眼里揉不进沙子”精神,以“三定四督导四考核一告诫约谈”监督考核机制为抓手,全面从严治党,挺纪在前,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维立体防线。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着重从制度规范、超前监督、警示教育三方面下功夫,实现利剑高悬,垒砌起了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和精神之塔。
一是扎紧“制度之笼”。制定科室、工区《十承诺》《十不准》,实行纪检监察人员生产工区承包制,持续开展“微腐败”专项治理活动,鼓励职工举报区队瞒报工伤、套取工资的行为和科室与区队之间搞利益输送行为,有效防范不廉洁行为。二是常用“监督之剑”。理顺执纪监督流程,规范《招标管理监督办法》,加强对外经营业务的管理,做到常提醒、常谈话、常监督,杜绝不廉洁行为的发生。三是频亮“警示之灯”。定期召开专题廉政教育座谈会,营造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针对关键节点,在国庆、中秋、春节期间,对科室区队管理及新聘任人员开展廉政谈话提醒,签订《廉政承诺书》,观看警示教育片,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利剑高悬。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精益构建,有效解决了党的“观念不强、立场不稳、纪律不严、规矩不立、建设不硬、领导不力”等问题,以及工作“靠上级推动、检查促动、甘愿被动、原地不动”的不足。
(六) 贴心温暖,服务全方位,打造“德育职工”品牌。坚持把为员工创造幸福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倾听员工呼声、畅通诉求渠道作为融合党群和谐关系、拉近干群距离的有效手段,竭尽所能为员工排忧解难,打通服务员工“最后一公里”,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一是搭建服务平台。成立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拓展服务项目,延伸服务触角、拉长服务链条、细化服务节点,践行了“有困难找党群服务中心”的承诺。尽管党群服务中心总揽的是一些琐碎事,帮助员工协调水管的修理、灯管的安装等事宜,还有车票的购买、快递的邮寄、生日礼物的发放、便民团购,等等,但是由于能够热心解决困难、耐心解惑释疑、诚心帮扶纠错,成为了员工的贴心、暖心、育心之家。二是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了员工健身中心,全面启动了“书香计划”,投资建立“24小时员工书吧”,书吧内所有图书均可免费借阅,还内设“电子书屋”,拥有各类期刊杂志、行业报纸近百种,纸质书总藏量达到30万册,电子图书有1.5万多册,还有免费提供的电脑PC端、手机APP、微信、数字阅读一体机、多媒体投影仪等阅读、观看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层、不同阅读偏好的员工需求和阅读。三是提升服务实效。持续开展“六必谈、六必访”活动,建立党群工作人员联系点包保制度,发挥“驻队指导员”作用,准确掌握员工群众思想动态。为确保“六必谈、六必访”有效落实,古城煤矿还制定了检查监督措施和目标考核机制,要求各支部成员实行分片包干,达到责任到人,包干到人、效果到人,同时设立“六必谈、六必访”记录表和统计表,实行存档管理,按月上报,把开展落实情况纳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考核之中,进行季度评比、年度奖惩。建立困难员工动态帮扶机制,确立了员工大病、家属长病、工亡员工家属、家庭遭受重大变故、子女上学五大类救助对象,确保做到员工有困难及时帮扶救助。
四、推广应用情况及主要成效
古城煤矿始终坚持姓党是“定盘星”、民心是“正能量”、变革是“新动能”,通过精准“把脉”,实时把握职工的“感情脉搏”“思想节拍”“迫切需求”,在“发展是硬道理,挣钱是真本事,党建是大动力”理念的引领下,倾力构建“活力·幸福”家园。
2015年以来,根据每年建设重点,设立活动配当表,明确责任分工,坚持不懈地实施“育人、为民、推星、暖心、健体、通声”六大民生工程,通过一周一个活动,一月一个项目,一季一个主题,26项特色鲜明的主题系列活动贯穿全年不断线,培养了广大干部职工高度认同的“安全形势好,有安全感;生产经营好,有认同感;发展成效好,有安稳感;人才队伍培养好,有成就感;企业文化建设好,有愉悦感;履行社会责任好,有自豪感;党组织自身建设好,有信任感”“八种感觉”,擦亮了“本质安全”“智慧党建”“矿山工匠”“活力幸福”“阳光国企”“德育职工”“六大品牌”,让广大员工享有“收入有保障、工作有安全、困难有人问、说话有人听、环境很美丽、生活不枯燥、成长有平台、文化有特色、社会有责任”的发展成果,形成了“稳定的安全形势、稳定的干部队伍、稳定的工资增长、稳定的和谐状态、稳定的外部环境、稳定的形象塑造、稳定的幸福感知、稳定的精神导向、稳定的人际关系、稳定的家庭生活”的“十个稳”良性发展格局。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水平、道德文化修养、工作生活质量,以及干事创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矿井的认同感、依赖感、信任感、荣誉感、自豪感不断增强,矿井社会效益、社会形象、社会美誉度稳步提升。
(一)解决了党建与生产两条腿、两张皮的问题。古城煤矿以“两保、两促、两聚、两提”为中心,以促进“六个提升”、创建“六大品牌”为重点,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高度融合、同频共振,推动矿井整体工作水平上台阶、创水平。
(二)助推矿井盈利势头不减。通过实施“活力·幸福”家园工程,职工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加速了矿井新旧动能转换,有力助推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始终保持盈利状态。从2015年到2018年,古城煤矿分别上缴利税4.75亿元、6.26亿元、8.36亿元、9.08亿元,效益逐年递增。采煤直接最高工效36吨/工,人均工效也达到了31吨。
(三)员工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由于矿区平安、和谐、稳定,文明之风、道德之风、礼仪之风盛行,企业美誉度、被认同感显著提升。随着取消夜班生产,推进智能化开采方式,在“活力·幸福”文化的浸染下,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更是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攻坚克难意识明显增强。在市场低迷和矿井生产被动局面下,广大员工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合力攻坚,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保持了矿井“稳产高效势头不减”,为临矿集团并购菏泽煤电,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全方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临矿集团改革突围转型发展,实现“四个领先”,创建“四富临矿”,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古城煤矿不仅孵化了新驿煤矿、王楼煤矿、军城煤矿等,还为上海庙矿区、菏泽煤电公司等单位不间断输送了各种岗位、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
古城煤矿党委持续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和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撬动力、激活力、聚合力,倾力打造“活力·幸福”家园,肥沃了“党建土壤”,厚实了“家园之根”,培植了“幸福之树”,茂盛了“党群之林”,做活了大动力,做细了凝聚力,做实了生产力,做强了竞争力,深入人心、深得人心、深受赞誉,影响深远,使具有沂蒙精神的“活力·幸福”这一红色文化力转化为创新突破、突围转型的磅礴发展力,形成了把矿山当“家”来经营、把员工当兄弟姐妹一样来对待的浓厚“大家园”氛围,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加深了员工与企业的血脉联系,使员工获得感、归属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提升了员工的思想境界、幸福指数、活力因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矿井生产效益、公众形象、社会美誉度稳步提升,闯出了一条行稳致远的党建企业文化工作新路径。
该项成果独具特色,科学合理,通过周密策划、严谨组织、强化落实,有机地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进行了深度融合,成功地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可操作性强,效益贡献度高,先进经验被临矿集团菏泽煤电公司、王楼煤矿、淄矿集团塘口煤矿、龙矿集团龙郓煤业等多个单位学习借鉴。2018年3月,被评为临矿集团2017党建创新成果特等奖,并在《工人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矿业报》《大众日报》《企业家日报》等省部级以上媒体广泛刊登,在同行业、跨行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