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宁夏国资国企全面发展活力效率显著提升(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

文|宁夏国资委党委

来源|《国企》杂志2023年1月号

非凡十年——宁夏国资国企全面发展活力效率显著提升(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国资国企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蹄疾步稳深化国企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监管和党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红利不断显现,为国资国企破浪前行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澎湃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十年来,自治区国资委党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将学习贯彻工作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国企党建深度融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出台《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区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完善《自治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开展“国企党建质量提升年”“国企党建质量巩固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年”“国企党建质量深化拓展年”活动,实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八大工程”特别是“青马工程”“阳光工程”,区属企业100%实现“党建进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党委前置讨论研究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建立了党委前置讨论研究清单审批制度,全部建立了“第一议题”制度,推进了党建项目化、规范化、标准化,推动了党组织全覆盖、党建工作全覆盖,实现了党建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双挂钩”,国企党建虚化、弱化、边缘化得到了有效解决。

聚焦高质量主题

国有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十年来,自治区国资委带领全区国有企业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开拓市场、抢抓机遇,聚焦战略、组织、运营、财务、科技、风险等重点领域,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组织“国资国企地市行”,持续深化内控体系建设和提质增效稳增长,不断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基本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企业总体管理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以良好效益为宁夏经济大盘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全区国资部门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资产总额从4173亿元增长到10594亿元、净资产从1030亿元增长到3235亿元,分别增长了1.54倍、2.14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0.9%、13.6%,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143亿元、利润总额616亿元、已交税费1004亿元。2022年1—9月,监管和统计资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全国地方国企增速16.9个百分点,在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增速中排名第二;利润总额112亿元,同比增长67.3%,高于全国地方国企增速79.2个百分点,在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增速中排名第四;上缴税费163亿元,占全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5.6%,同比增长56.3%,高于全国地方国企增速29.8个百分点。

优化国资布局

国有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十年来,自治区国资委立足小集团、大产业,不断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首次编制《全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集约发展、集群发展,推进产业布局区域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先后实施两轮脱钩改革,完成区直机关所属87户企业脱钩移交工作,工商类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率达到99%,有效解决了政资不分、政企不分问题。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重组整合行业龙头企业,监管区属企业从34户重组整合至目前的9户,形成了国有投资公司、运营公司、产业公司3类公司发展格局。在脱钩重组基础上,指导企业加大内部整合力度,压缩管理层级,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完善投资、融资、运营、管理一体化体系,企业投融资功能和资本运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银西高铁、中南部饮水工程等一批事关自治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近10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3000亿元,实现全区人民“高铁梦”,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和拉动作用明显提升。

深化国企改革

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凸显

十年来,自治区国资委坚持顶层设计先行,制定出台《关于深化自治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改进和加强自治区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自治区属国有企业分类分层监管实施办法》等政策及配套文件46个,“1 N”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全力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宁夏区属企业全部实现了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应配尽配,推进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全面完成全区43户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厂办大集体改革、管理层级法人机构压减、“僵尸企业”处置、重点亏损子企业治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基本完成;特别是完成了36家中央在宁企业、区属企业、政策性破产企业约1200万平方米的“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引入一批区外优势企业推动股权多元化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达到108户,混改面43.9%,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区属企业全部实现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实行全员绩效考核,三项制度改革这个“老大难”“硬骨头”破局深化,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机制基本形成。

立足“管资本”

国资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十年来,自治区国资委认真履行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要职责,加大授权力度,聚焦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实施分类监管,制定并动态调整监管事项履职清单和下放事项清单,监管事项由54项减少为19项,取消下放授权35项,赋予企业更大自主经营决策权,厘清了监管职权和责任事项,界定了国资监管边界,明确了监管事项履职流程,为推进国资委职能转变、规范国资监管提供了依据。落实区属企业外部董事季度报告、企业董事会年度向国资委报告工作制度,强化产权、财务、监督稽查等基础管理,优化业绩考核,坚持“两利三率”,在考核营利能力和功能性任务基础上,“一企一策”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僵尸企业”、科技创新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有效发挥了考核“指挥棒”作用。建成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实现国家、省、市三级监管数据互联互通。成立自治区国有企业困难问题协调化解专班,建立领导包抓机制,按照问题分类分片包干,有力推动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实现了保稳定、稳增长、促发展目标。

履行社会责任

保障民生服务大局更加有力

十年来,自治区国资委带领国有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政治责任和社会担当,为全社会树立典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国有资本收益共享长效机制,10年来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9.3亿元,完成区属企业10%股权29.67亿元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强化环境保护,宁夏建投、宁夏电投等企业助力碧水蓝天净土行动,加快城市建成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关闭退出。助力乡村振兴,国资系统累计投入近11亿元帮扶44个乡镇的72个深度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助力市场主体稳定,集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欠款专项行动,积极落实对承租国有房屋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政策,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3213.59万元。划拨400万元党费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国资国企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在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服务队,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防控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编辑丨叶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2月4日 上午9:38
下一篇 2023年2月4日 上午9: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