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门市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门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玉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党建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门市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党建引领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坚持抓机制、促落实。市委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市级领导“两包挂五联系”工作机制、党委(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健全落实市委党建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市委常委联系包抓、组织部门督促检查、乡镇党委书记具体落实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推动形成抓党建固根本的长效机制。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度整合红色资源,着力强化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固本培元,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

党建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门市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坚持抓投入、促提升。市财政近十年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落实基层党建“五件实事”,将村和社区办公经费由2011年的1.5万元、3万元分别提高到8万元、10万元;将村、组干部年人均工资报酬由2011年的1.1万元和3500元分别提高至3.4万元和1.02万元,“一肩挑”村书记报酬达到4.5万元;按照每月最高4155元、最低3510元的标准梯级落实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部署实施“光伏强村行动计划”,整合资金4339万元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至目前,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73.91万元,村均实现16.51万元。累计投入近6000余万元改造提升全市村和社区活动场所,全市村和社区活动场所建筑面积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党建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门市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坚持抓引领、促振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挑重担、展作为。五年来累计选派420名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各级帮扶单位选派帮扶干部3500人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1万人次,扶贫工作一线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题,连续3年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通过“村内练、乡内比、市内赛”的形式,举办各类比武活动138场次,参与人数1844人次,形成示范引领、比学赶超的良好效应。制定乡村振兴“4 1”系列考评办法,完善常态化督导机制,深化奖惩举措,2019年以来,表彰先进个人899人,对17名干部授予“改革发展贡献奖”,约谈工作滞后、推进不力人员16人,树立了以乡村振兴实绩论奖惩的鲜明导向。

——坚持抓标准、促规范。紧紧围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深入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连续三年全域化推行“四抓两整治”措施,2014年以来累计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130个。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不断为党员队伍输入新鲜血液,近十年累计发展党员519名,全市党员人数达到9238名。成立3个街道“大工委”,19个社区“大党委”,聘任29名“大工委”委员,131名“大党委”委员,定期召开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全面落实“五事联办”工作机制。建党100周年期间,下拨市管党费130余万元,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因公牺牲党员518人,向347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创新开展“铁人精神再教育”和“铁人先锋号(岗)”创评等活动,挖掘培树一批“铁人式”先锋群体和先进个人。建立行业主管部门与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结对帮带工作机制,持续选派222名党建指导员联系帮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0.29%和88.3%。

党建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门市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选贤任能 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以好导向选好干部。从严落实干部选拔任用会前报告、征求意见、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等制度,严格执行“凡提四必”“三个不上会”“两个不得”“五个不准”等要求,坚决维护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积极探索政治标准精准识别机制,综合运用“谈话调研 民主测评”“正向测评 反向测评”的方式,深入考察领导干部在重大工作、任职考察、遵规守纪中的一贯表现,对政治素质得分较低的干部取消任用资格。坚持每年对全市各单位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及时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群众口碑好的干部纳入组织视野,为市委精准选用干部提供依据。

——以大培养促大提升。着眼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从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实践锻炼和挖掘选拔等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培养,依托铁人干部学院、市委党校和各类红色教育基地,提升领导干部“七种能力”、增强“八种本领”。牢固树立重视基层、重视实践的鲜明导向,综合采取上派下挂、外派挂职、学习交流等方式,把缺乏基层工作经历、艰苦环境历练的干部选派到乡镇、街道任职,把没有机关工作经历的乡镇、街道重点干部选派到党政机关、重大项目建设一线接受锻炼,对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进行交流,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党建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门市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以实举措促强担当。不断健全完善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实绩考核与实绩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干部考准考实,对考核优秀、符合资格条件的干部及时提拔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及时予以组织调整或暂缓职级晋升。在以严的考核“指挥棒”督促干部担当作为的同时,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每年召开表彰大会,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班子和个人,以及在改革发展、争取资金、招商引资、农业农村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嘉奖,给予物质奖励。

——以严要求促转作风。从严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执行组织工作重要事项请示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抽查核实、谈心谈话、关爱提醒等制度,全面构建任前联合审查、经济责任审计、重大事项报告、“12380”监督举报、干部义务监督员监督、“双向约谈”等“六位一体”监督体系,积极与纪委监委配合,对巡视巡察、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中发现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全面不到位等问题,及时跟进,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全面调查清楚具体情节,及时给予组织处理,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推动形成“有为者才有位”的鲜明价值导向。

党建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门市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广聚英才 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人才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持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稳步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先后研究出台《优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修订)》《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引进培养新能源和化工产业人才的若干措施》《教育系统人才引进暂行办法》《乡土拔尖人才评选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和改进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方案》《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提升激励办法》等20余项人才政策,同步建立人才长效联系机制和人才流失责任追究机制,健全玉门市优秀人才信息库、高校学生信息库、引进人才动态管理工作台账等“两库一台账”,全市人才政策体系更加配套,衔接更加紧密,“联动共抓、合力共建”的人才工作格局更趋完善。

党建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玉门市党的建设工作综述

——人才引进培育更加精准。聚力聚焦全市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采取高薪聘请、顾问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等形式,柔性引进新能源、循环经济、设施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00余名、高层次科技人才20余名,聘请产业发展顾问27名、创业导师19人,组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6个、合作经济组织协会35个,申报科技项目26项,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8项,通过引进签约、校园招聘、公开招考等形式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提升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农业科技集中培训120场次4.3万人次,农民工技能培训2.6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人。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先后抽调190余名干部到5个产业链常态化开展招商引资,选派71名优秀青年干部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一线岗位挂职锻炼,每年输送200余名教育卫生青年骨干到名校名院进修深造,累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452人,副高级以上专业人才584人,实现了人才积累的均衡发展。

——人才激励保障措施持续完善。充分发挥人才政策整体效应,多维度构建“人才生态圈”,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项目扶持、生活补贴、住房保障、健康保健和表彰奖励,对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本科生每年给予8千元-2万元的生活补助,5年后在本市购房的按市场价全额补助100㎡以上的住房一套;教育系统对引进的优秀人才给予70万元至90万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对全职引进到非公企业的正高级职称和博士研究生、副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师人才发放3-5万元安家费,真正用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留住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7日 上午11:04
下一篇 2023年1月7日 上午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