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哈尔滨3月10日电 (杨雪楠)黑龙江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植了一方经济沃土,也吸引了不少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目光。作为全国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集团扎根龙江后,依靠自身实力,实实在在创造价值,把产业扎根在这方沃土上,为黑龙江经济的繁荣昌盛持续贡献牧原力量。
营商环境连年优化 吸引牧原扎根龙江
牧原集团29年来专注生猪养殖主业发展,现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牧企业集团。
牧原在大庆市林甸县投资建厂后,林甸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了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并抽调招商、畜牧、国土、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精兵强将,明确专人,组建牧原服务专班,建立地企定期例会制度,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对项目的选址、立项、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生产运营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上门跟踪服务,给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2017年,牧原落地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克东县委、县政府成立专班,由专人领办各类手续,协调处理遇到的问题,从进入办事大厅到拿到营业执照仅用了5个小时。在克东县三年的建设期里,克东县委书记、县长经常到现场了解情况,专班组长每天都在现场解决问题。每年牧原项目施工前,专班会组织电业、交通部门把临时用电、临时道路修建完成。遇到施工旺季,专班组长会带领牧原项目团队跑周边商混站、墙板厂协调建筑材料。三年间,克东县委、县政府不遗余力,及时为企业解决问题,也增强了牧原集团继续扎根龙江的信心。
科技创新有底气 全力稳产保供应
东北养猪关键要解决极寒天气下养好猪的问题。依靠公司的创新优势,牧原集团研发出了无供热猪舍,实现了零下40℃的极寒环境下不需要锅炉供热,猪舍内可达到22—25℃适宜猪群生长的温度,解决了发展的瓶颈问题,让牧原在龙江的投资更有底气。
2018年非洲猪瘟对国内的生猪产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了稳住生猪生产,确保猪肉供应,牧原集团迅速创新研发出了集空气过滤、独立通风、出风灭菌于一体的三防猪舍,并优化饲料灭菌、饮水超滤工艺,加强人车物等入口管理,全面提升生物安全等级,实现对非洲猪瘟有效防控。
目前牧原集团养猪业务遍及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100个市211个县(区),2020年牧原集团出栏生猪1811万头,出栏量全国第一,向社会提供种猪64.3万头,仔猪594万头,黑龙江省出栏生猪82万头,为国家生猪产能恢复及稳产保供做出积极贡献。
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就业是民生之本。牧原集团在龙江发展,以产业带就业。目前公司在黑龙江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绥化市布局11家子公司,和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学等12所高校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及大学生就业6851人,其中本土员工6350人,本地化占比92.7%,年均收入6万至10万元,显著带动当地就业和民生改善。
“每到年底的时候,合作社就能给我们2400元分红。”家住克东县昌盛乡保安村65岁的刘忠,2016年被村里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忠所说的“合作社”指的是克东县众惠共赢农牧养殖合作社,刘忠平时在合作社打工增加收入,年底还能领到分红,一家人已经于2018年成功脱贫。每年年底,克东全县所有贫困户都能领到这样一笔分红,而合作社的这笔开支就来自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给付的租金。
牧原集团从事生猪养殖业,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扎根农村服务“三农”更直接,且产业链条长,能够打通粮食种植——饲料——养猪——屠宰——加工,实现一二三产有机融合,产业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牧原集团积极主动融入东北振兴和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加大投资,做大做强养猪产业,并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把养猪产业做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推进养猪产业在环保、装备及智能化发展方面全方位提升,让养猪行业有技术、有前景、有希望,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家乡发展,让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技术工人,将“黑土地”打造成一方干事创业的热土,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继续贡献力量。
图片由牧原集团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