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之道:SMART原则(项目管理中smart原则)

很多人做项目,或者制定工作计划后,最终不能很好的达成和实现,其中,很多时候不是团队不努力,而是由于目标或计划本身不合理导致的。

以下情况,可能很多人在实际中遇到过:

1)在启动一个项目的时候,管理者制定了一个粗糙的目标,大概评估了实施计划的几个步骤,然后发现很容易达成,定了一个相对比较短的项目周期,结果项目实施阶段,各种细节问题没有考虑到,很多复杂性导致了风险,团队加班加点仍然不能按时完成项目;

2)团队管理者给员工布置任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具体能力,导致员工因能力不足,迟迟无法完成;

3)有的管理者给员工布置任务的时候,只是给讲了一个大致的要求,结果员工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与管理者的预期出现较大的偏差; 结果呢,管理者埋怨员工能力不足,员工觉着没有理解清楚。

4)管理者给员工布置了好了任务,但是没有给期限要求,导致员工缺少工作节奏和目标感,任务一拖再拖。

5)管理者一时兴起,定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就交给下属去做了,结果在实施中发现目标并不适合,最终导致计划失败,团队信心受挫。

项目管理,或者团队管理,都是要明确目标,制定好计划,然后组织团队按既定计划,成功的实现目标。在不断的成功的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打造一支成功的团队。

SMART原则就是指导人们来制定可成功的完成的目标、计划的一个准则。管理者制定目标、计划或者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遵守SMART原则。

项目管理的五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启动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可供使用的资源。 这些明确了,才进入第二个阶段:规划。只有做好了这两个阶段的工作,才能保证项目的进度可控,风险可控,按计划成功的完成。

这里面就体现了SMART原则。

具体而言,SMART原则包括:

S — Specific,具体的,目标或计划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不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多目标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失败,就是由于目标本身不清晰,或者没有明确的传达给执行者。由于目标不明确导致失败,管理者的责任不可推脱,同时可能导致团队出现管理与执行的矛盾。要做到Specific,就要求管理者站在全局角度,把问题想清楚,而不是把“想清楚”这件事交给执行者;很多时候,值得花足够多的时间把目标想清楚,这会让后续的执行节奏、资源分配、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足够的清晰,从而高效、可控、成功的完成。

M — Measurable,可衡量的,目标可衡量,有一定的衡量标准,甚至很多时候是量化的,只有这样,才有明确的规范或者考核基准。一项任务完成的怎么样?目标达成到什么程度?一定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指标来考核出来的。比如培训,要通过后门的考核来体现出培训的工作完成质量。比如测试,一定的bug分布和覆盖度,可以评估出测试工作的完成度。 有了衡量的基准,管理者可以评估出目标的完成度,对员工的执行情况也有了具体的要求,保证完成的质量,便于绩效考核

A — Attainable,可实现的,也就是说制定的目标在员工或者团队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这就要求管理者对员工和资源有比较好的了解和评估,以及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要求员工参与到目标的制定中。对于目标的可衡量性应该首先从数量、质量、成本、时间、上级或客户的满意程度五个方面来进行,如果仍不能进行衡量,其次可考虑将目标细化,细化成分目标后再从以上五个方面衡量,如果仍不能衡量,还可以将完成目标的工作进行流程化,通过流程化使目标可衡量。

通过现有的时间规划和执行力,以及外部相关人员物资的到位情况,确定能够实现的目标。

你让一个没有什么英语程度的初中毕业生,在一年内达到英语四级水平,这个就不太现实了,这样的目标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你让他在一年内把新概念一册拿下,就有达成的可能性,他努力地跳起来后能够到的果子,才是意义所在。

对于一个团队,制定一个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团队成员的能力水平,同时可以通过制定目标,让员工在可达的空间内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和锻炼队伍的目的。

R — Relevant,相关的,是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

T — Time-bound,有时限的,

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没有办法考核,或带来考核的不公。上下级之间对目标轻重缓急的认识程度不同,上司着急,但下面不知道。 目标设置 要具有时间限制,根据工作任务的 权重 、事情的轻重缓急,拟定出完成 目标项目 的时间要求,定期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的变化情况,以方便对下属进行及时的工作指导,以及根据 工作计划 的异常情况变化及时地调整工作计划。

SMART原则作为目标管理的原则,是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目标管理 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遂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在笔者所经历的项目管理实践中,坚持使用SMART原则,不但管理变得轻松,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团队完成项目的效率非常高,质量也有很好的保证,可以说屡试不爽,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9日 上午9:29
下一篇 2022年12月9日 上午9: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