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流程再造,聊城构建精简高效的工程建设审批体系

记者 陶春燕

为总结宣传2022年以来聊城市各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果,8月16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 开新局——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

走在前 开新局|流程再造,聊城构建精简高效的工程建设审批体系

【办理建筑许可】是指建筑工程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相关手续的过程,它衡量的是从土地取得后到项目竣工验收之间全流程的企业与政府互动的环节、时间、成本。聊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市住建事业保障中心主任李长征就聊城市持续优化办理建筑许可方面的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在发布会上进行了介绍。

走在前 开新局|流程再造,聊城构建精简高效的工程建设审批体系

按照全流程、全覆盖的原则,聊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行政审批、市政公用服务等实施流程再造,积极构建更为精简高效的审批体系。一是推进事项集成。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体系,将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审批事项从73项压减规范到48项。编制最新事项清单,将立项、规划、施工、竣工阶段的19个政务服务事项合并为5个工程审批事项。二是落实“双全双百”工程。开展了从立项用地到竣工联合验收等主流程事项的“一件事”服务模式,纳入一站式审批的23个事项累计减少申报材料62份,合并、精简审查环节33个。三是加强数据赋能。建立完善了聊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全市范围内有143个单位,近1500名工作人员在系统中开展审批及监管业务,与省、市24个办公系统完成了对接,全链条网办深度平均95%以上。实现了数据走网路,一个系统走全程的工程项目网上办事环境。

以市场主体感受评价改革成效,构建最优服务体系。一是优化前置服务。全力打造一对一“投资项目会客厅”模式。在一窗受理基础上,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全部设立“投资项目会客厅”,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个性化定制申报方案。二是强化网上服务。推出工程建设项目线上智能导办,设计48道选择题,在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办事大厅配备人工智能,申请单位选填办理事项,系统自动出具“量身定做”的审批流程,实现一键自主申报。三是实施零距离帮办。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建立了12支工程建设项目帮办服务队伍,构建起“市县联动、分级服务、部门协作、全面覆盖”的帮办代办服务网络。

试点创新,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升级即办品牌。通过采取“清单制 告知承诺制”的模式,打造了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开工手续2小时内完成的极简审批;同时依托模拟审批、带方案出让土地等多种形式推出了“拿地即开工3.0”;通过承接省级揭榜挂帅任务竣工验收阶段“测验登”合一办理试点,推进了“多测合一”、“多验合一”、“验登合一”的改革,完成了“交房即办证”、“建成即使用”的再升级。二是提升审管互动。围绕工程项目审查技术性强、违法处置成本高的特性,聊城市制定审管职责边界清单。对53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逐一明确审批互动环节审管职责。审管互动实施以来,累计推送审批结果8562余件次,开展业务协同1733次,线上发起审批项目会商申请2000余件次,实施联合现场踏勘134件次,有力的保障了工程质量。三是注重创新突破。常态化在全市范围实施环评“打捆”审批、涉水事项多评合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制、规划类许可“三证合一”、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竣工“验登合一”办理等创新举措,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随着市场主体的需求和改革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李长征表示,聊城市在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建筑许可营商环境工作中将进一步顺应新发展格局,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工作力度,在精准、创新、共享等方面继续优化提升。

按照“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要求,全力做好“双全双百”工程项目建设领域高频事项优化工作。同时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础,“互联网 监管”为创新的工程建设项目监管运行体系。尽快完成聊城市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二期的优化升级,深化与“多规合一”平台、“不动产登记”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开展第二批的工程建设领域“揭榜挂帅”试点任务,高质量推进市县联合攻坚,实现改革品牌的再升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9月7日 上午10:16
下一篇 2022年9月7日 上午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