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软件生命周期(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分析系统做什么)

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退役的全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或生存周期。一个完整的软件生命周期是以需求为出发点,从提出软件开发计划的那一刻开始,直到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完全报废为止。软件生命周期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维护和升级软件,其中更大的意义在于管理软件开发的步骤和方法。由夜猫云编程为大家整理如下:

系统分析师:软件生命周期(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分析系统做什么)

根据国家标准G B / T 8566—2007,软件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组装测试、确认测试、使用、维护、退 役 10个阶段,各自分别对应于软件生存周期的基本过程;

系统分析师:软件生命周期(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分析系统做什么)

( 1 )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开发计划。通过分析用户提出的软件开发要求,确定软件项目的性质、目标和规模,得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如果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是可行的,就要制订详细的项目开发计划。这两个活动通常被整合在一起进行,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把它们归类到同一个阶段中。

(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工作是软件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只有通过需求分析,才能把软件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体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从而奠定软件开发的基础。

( 3 )概要设计。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建立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模块间的关系,定义各功能模块接口,设计全局数据库或数据结构,规定设计约束,制定组装测试计划。

( 4 ) 详细设计。将各模块要实现的功能用相应的设计工具详细描述出来。

( 5 )实现。写出正确的、易理解的和易维护的程序模块。程序员根据详细设计文档将详细设计转化为程序,完成单元测试。

( 6 ) 组 装 测 试 (集成测试)。将经过单元测试的模块逐步进行组装和测试。

(7)确认测试。测试系统是否达到了系统需求,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由用户(或在用户积极参与下)对系统进行验收。必要时,还可以再通过现场测试或并行运行等方法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 8 )使用。将软件安装在用户确定的运行环境中,测试通过后移交用户使用。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客户和维护人员必须认真收集发现的软件错误,定期或阶段性地撰写软件问题报告和软件修改报告。

( 9 ) 维护。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 1 0 ) 退役。终止对软件产品的支持,软件停止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6日 上午10:23
下一篇 2022年8月26日 上午10: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