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年十大亮点工作(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年十大亮点工作有哪些)

2021年,陕西省教科院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就。回望这不平凡的辛丑牛年,这一年是教科研人无限流淌的教育情怀,是教科研人岁月起承转合的铿锵脚步,这一年注定在教科院发展历史上留下光辉印记。

一、党建铸魂取得新成就

2021年,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周密安排、系统部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创新学习形式,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理论学习组,组建了4个院党员学习微信群,录制学习音视频等形式,通过专题党课引领学,专项教育提醒学,典型案例警示学,联系实际带动学,学懂弄通做实。加强宣传引导,在院网站上设立“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开通了省教科院公众微信号,推送学习内容,编发并上报党史学习教育简报,全年委厅网站先后刊发我院工作信息13条。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按照“三重一大”要求加强行政决策,分别在中考命题人员遴选、课题管理、采购合同签订和选人用人等方面制定防控措施,堵塞管理漏洞。逢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前夕通过会议传达、短信提醒或电话通知方式开展廉洁过节教育。

推进为群众办实事。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放在为民办实事上,三个支部先后4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委厅网站以“省教科院五项举措贯彻落实习近平来陕讲话精神”为题对我院“我为群众办实事”情况进行了报道。

疫情期间,共产党员王勇、缑敏、王洁等同志响应号召,下沉一线,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应有贡献。通过“陕西教科研”微信公众号,先后推送工作动态百余条,全院宣传意识明显增强,宣传效果不断凸显,宣传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党建工作凝聚了人心,提振了士气。

二、教研赋能助力“双减”见实效

成立了省教科学院“双减”工作办公室。院领导亲自挂帅,多部门共同参与,全方位推进“双减”工作。组织专家先后深入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曲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等9个区县及开发区,围绕学校减负提质,规范作业管理,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等热点、难点开展指导教研,听汇报,解难题,指点迷津。通过月报方式,发布“双减”工作开展情况,编发了“双减”工作应知应会手册,带动全省所有市、县两级教研机构深入推进“双减”教研大指导,赢得了社会广泛肯定与好评。华商报西安晚报等社会媒体也对我院的“双减”工作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

三、高质量完成中考命题研制工作

2021年,开展了中考命题和制卷组织管理改革实践,组织实施了考前命题和制卷工作调研,更新了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专家基本信息数据库,完善了应急响应机制;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组织学科专家,历时月余,集中、封闭完成了命题工作,试题质量得到各界好评。

组织开展阅卷巡视工作,完成阅卷巡视报告,以及全省考试信息收集、试题质量分析、考试效果综合评价等汇总工作,实现了中考命题制卷工作连续21年零失误。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指导教学一线工作,组织教研人员和专家学者,编写了《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析及教学指导》(9个笔试科目),切实发挥教育评价反馈功能,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教学指导。

四、教研助推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制定《陕西省普通高中关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意见》,为我省2022年秋季试用新版教材作好充分准备。研究新高考政策和实施方案,配合陕西省新高考综合改革,修订《陕西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起草《陕西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为我省进入新高考做好准备。

五、名师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发挥省教科研教育“扶智”独特优势,配合委厅做好定点帮扶工作,通过名师问诊、名师视导、名师导航,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先后两次组织骨干教师赴榆林市子洲县开展“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结亲式精准教育帮扶活动,启动了淳化县引领项目,两县直接精准帮扶教师435名,46所学校从中受益。教育教学能力明显得到提升。

六、创新发展职教研究结硕果

我院编著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一等奖,这是我省在基础教育类和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两个类别中获得的唯一一个以陕西作为主编单位完成的一等奖,受到国家嘉奖。

主持完成了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标准研究”,形成了中职办学质量评价、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指标体系,并与课题成员单位共同申报了教育部、工信部“基于5G的职教高考智慧考试平台示范应用与推广”项目,为填补中职学生学业水平监测的空白和后续实施“职教高考”奠定的基础。

举办了中职10门公共基础课新课标培训,全省各地1500余中职教师参加了各个学科的新课标培训。组织承办了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职班主任能力比赛和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并组队参加国家比赛,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上,我省高职组12个教学团队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中职组8个团队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中职组学生获得奖项24个,教师和学生两项比赛成绩都是近年来最好的。联合四川、重庆教科院举办了第二届西部职业教育论坛。

七、教育科研取得新成就

2021年组织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各地市、普通高校共报送课题申报材料169份,遴选推荐80项课题,获批立项15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获资助经费285万元,突破历年立项数量及资助经费数额。

组织了“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参评成果申报、评审、推荐工作,其中论文类209件,决策咨询类34件,著作类70件,评选推荐50件成果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组织申报和评审了全省规划课题,共收到申报材料2966项,经专家评审立项1489项;配合省教育厅开展了陕西省2021年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课题申报评审工作,共收到申报材料347项,评审结果已反馈省教育厅。

牵头起草了《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实施细则》,完成了陕西省中小学学科优质教学基地和幼儿园优质教科研基地评定和第二届陕西省中小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工作,共评审出中小学和幼儿园优质学科教学基地430个、优秀教学成果24664个,深入挖掘其在教学、育人、管理等方面的成功作法案例,并据此撰写了全省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积极筹办第四届陕西省基础教育论坛,构建“双减”背景下新教育体系。

八、高教科研取得新进展

依托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组建了“陕西省高等教育研究联盟”,完成了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工作,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以及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问题的调研,初步完成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调研。

九、勤耕不辍完成教育志编撰

2021年,教育志编纂工作编辑部先后对200余万字的《陕西省志·教育志(1991—2010)》出版稿进行了6次文字校对、格式规范及修改工作,七一前完满完成了《陕西省志·教育志(1991—2010)》印刷出版任务。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十、当助手做参谋为委厅决策服务

4位教研员分别从不同角度参与了《陕西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咨询工作。开展了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理论和政策研究,撰写了《陕西省初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研究报告》;结合“双减”工作推进需要,起草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实施方案》;根据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骨干体系建设要求,参与起草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骨干体系建设的意见》;全程参与全省职业教育大调研活动,参与起草了调研报告和呈送省委、省政府的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等。

配合教育厅有关处室完成了教育部教材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使用情况调研、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能手评选工作、全省中职“双达标”省级复核和教学诊改复核等工作;承办陕西省中小学“春华秋实”劳动教育工作成果交流会。

供稿: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辑:王波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年十大亮点工作(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年十大亮点工作有哪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5:42
下一篇 6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