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科技研发:科技引领,从“新”出发(建筑企业科技研发)

建筑行业科技研发:科技引领,从“新”出发(建筑企业科技研发)

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数字建筑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建筑企业迫切需要科研创新,以提升建造效率、确保工程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并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建筑企业在推动科研创新时,应兼顾战略性与前瞻性,以促进民族振兴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应注重创新的落地性,以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技术应用,并增强企业竞争力。然而,前瞻性科研成果与市场导向型科研成果在价值实现周期和社会贡献度上存在差异,这使得科研成果难以用单一维度量化,进而影响了创新的多样性,直接与经济效益相关的科研创新往往更受重视。

此外,建筑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其服务和应用覆盖住宅、商业、工业、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科研创新在这一领域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这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人员必须具备跨部门、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但目前科研人员的协作意愿和能力尚不足以满足这些需求。

再者,建筑行业传统上被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重视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而对科研创新的重视不足。这导致许多科研成果往往仅在特定项目中得到应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运营,科研成果的复用率相对较低。

面对这些行业挑战,建筑企业亟需采取战略性措施:首先,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量化机制,以客观评估和激励科研创新;其次,应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创建专门的科研沟通渠道,以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思维的碰撞;此外,可以通过构建创新社区沉淀科研资产,并搭建成果交易平台兑现创新价值,最终营造一个充满创新动力和机遇的科研创新态。

建筑行业科技研发:科技引领,从“新”出发(建筑企业科技研发)

量化科研成果价值

建筑企业应通过构建合理的价值量化机制,以公允分配科研资源的同时,更好地激励科研创新的多元性。为量化科研成果价值,建筑企业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分类科研项目:

根据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周期、实现价值与影响力,建筑企业可以将科研项目分为技术储备类、工程项目类及科研产品类三类项目,以根据项目特性分类进行成果量化与评价。技术储备类项目旨在对行业、市场、标准、新技术、材料、装备等进行研究调查,以洞察、研发尚需2-3年转化周期的前瞻性技术。工程项目类则着眼于解决当前工程技术问题,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科研产品类项目则针对可以规模化生产和交付的产品进行研究和开发。

2)多维度评价成果:

为了全面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考核与评价机制应综合考虑现有市场效益及其未来市场潜前景。评估市场前景时,需分析科研成果是否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并符合政府政策导向,因政府的优惠政策可能加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此外,评价应涵盖科研成果的技术成熟度与创新性,包括其在技术层面、工艺流程、资源配套以及技术生命周期等方面的实用化程度,以及在特定领域内实现的创新突破和自主创新水平。

3)邀请专家网评成果:

评判一项科研成果对企业乃至社会的贡献值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加之很多企业在做成果价值评估时其科研成果大都尚未投入使用或未见其显性效益,这也使得科研成果的价值评判具有预判性。基于这两个特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成果价值的衡量是个相对公允的评估方式。建筑企业可以在一个科研项目结项时邀请行业内该研究领域的资深人士进行背对背的线上成果打分,再通过加权平均得出此项科研成果的最终价值评估。

促进创新协作

建筑企业科研创新应通过促进科研部门与市场部门的跨部门协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使成果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为促进创新协作建筑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培养科研协作精神:

一方面,建筑业的科研创新可能涉及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环节。另一方面,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绿色建筑需求的增加,使得建筑业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环保、新能源等产业融合更为紧密。建筑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趋势对行业内科研人员的创新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育科研人员的创新协作精神,建筑企业应积极促进跨学科、跨部门及跨企业的交流,以协助科研人才启发创新思维、探寻合作契机。其次,企业可以在科研项目开展前要求设立明确的项目目标、规划、里程碑计划,以确保各协作团体目标的一致性并确保可以及时获取所需的科研支持。

2)构建科研专属沟通渠道:

为进一步促成创新协作,企业可以设立有效的跨部门沟通机制,如跨学科团队、工作小组或项目协调委员会,并绩效或奖金表彰跨部门协作,以更好地鼓励科研人员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为鼓励科研人员与外部科研机构、高校协作,企业则可以通过搭建合作项目平台、合作资源库来促成联合研发。

运营科研成果

建筑企业科研创新可以通过聚类管理领域科研成果并促成成果交易来运营、沉淀科研资产。为更好地运营科研成果,建筑企业能从以下两方面下手:

1)运营领域科研成果:

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将科研成果中的工法、论文、软著以项目包形式上传企业内部科研平台,并分科研领域归总项目成果包。建筑企业也可以创建线上化创新论坛,作为科研人员和创新者交流思想和分享经验的地方。论坛内,可设立不同的专题板块,如:绿色低碳、智能建造、材料科学等,以便同领域的科研人才能够集中讨论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2)拓展创新业务模式:

建筑企业可以构建知识产权集散地,加速科研成果商业化,吸引外部创新资源,促进创新生态繁荣。该平台将促进专利、设计方案等在市场中流通,实现价值最大化,并为科研人员开辟知识付费途径,如在线教育、专业咨询和技能培训等。

综上,为更好地利用科研创新推动企业发展,应完善科研成果价值量化机制,积极鼓励、促成科研团队进行内、外部创新协作,并通过聚类、运营科研成果、交易科研成果资源更好地沉淀、留存科研创新,提升科研成果复用率。

结语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做强做优、加快形成科技创新的核心能力、基础能力和系统能力,是中国企业贯彻“十四五”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此,需要行业内每个企业积极培育创新精神、鼓励科研创新、嘉奖创新成果、积极沉淀创新资产,以加速新兴科技与建筑业务的融合、变现。我们相信,以科研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的中国建筑业将迎来富强国家、影响世界、塑造未来的全面性变革。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2:30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2: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