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大附属省立医院口腔科:科研创新驱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

记者 秦聪聪 通讯员 焉然

近年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口腔科聚焦口腔医学前沿领域和疾病防治关键核心技术等问题,深耕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准治疗与功能性修复重建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等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在持续的创新探索中不断登攀口腔医学科研新高地,以科研匠心诠释医者初心,用医学创新成果的应用为口腔疾病患者创造新的人生可能。

山一大附属省立医院口腔科:科研创新驱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

贴合临床

技术升级助推精准诊疗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头颈部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其总体预后较差,且手术切除后易造成患者颌面部缺损,不仅影响容貌,还带来进食、语言、呼吸等功能障碍。

从2002年开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口腔科主任、山东省立口腔医院执行院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张东升就带领团队专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准治疗与功能性修复重建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基因检测的整合应用,推动着传统经验医学向现代精准医学的转变。捕捉到相关基因,便有机会有的放矢。团队积极探索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靶点,率先提出了以自噬机制为靶点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放化疗增敏治疗方案,让这部分中晚期患者可以通过新辅助治疗获得手术机会。

站在数字口腔的前沿,团队设计了一系列高度灵敏性及靶向性的分子探针,率先在省内开展了以新型荧光探针技术为基础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可视化精准治疗技术,于省内率先将全数字化3D打印的手术导板与实时定位的手术导航系统联合应用,从手术规划、肿瘤切除,到骨瓣移植、修复重建,再到种植义齿恢复牙列,成就更加精准的手术操作。

在肿瘤根治的基础上,团队又将目光聚焦患者术后功能的重建与保护,成功构建以牙颌功能重建为导向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准治疗与修复重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牵头创建山东省口腔颌面修复与重建创新技术联盟、山东省口腔癌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联盟,带动全省口腔颌面部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牵头制定了中国口腔颌面部治疗领域首项以多学科诊疗制度为探讨重点的专家共识“口腔癌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专家共识”,填补了我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多学科诊疗协作领域的空白。

创新加持

探索医工结合成果转化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黄圣运表示,临床需求是科研创新和转化驱动的源泉。在临床中发现问题,然后进行研究验证,再用科研成果去提升临床水平,这是科研创新的意义所在,也是满足患者未尽之需的不二“武器”。

在对技术研究持续攻关的同时,团队立足于转化医学理念,针对口颌系统再生修复的关键材料、关键机理、关键方法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难题开展系统深入研究,以组织工程技术为依托,结合纳米生物材料技术,致力于新型骨植入材料的开发,以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骨组织再生和种牙手术中引导骨组织再生。目前,有四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不日或将从实验室走出、在产品中实现,从而惠及更多患者。

探索创新步履不停,科研成果捷报频传。其中,张东升为首位完成人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团队成员相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二十余项。

在科研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跃升的过程中,口腔各学科包括口腔颌面外科、牙体牙髓病科、牙周科、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特诊科、口腔种植科充分全面综合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化引导下全口无牙颌的即刻修复重建和隐形矫正等均取得喜人突破。

2021年,山东省立口腔医院加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一步丰富了医教研融内涵,加速了医研企协同创新模式的落实落地。未来,团队将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推进科教融合纵深发展,在口腔医学前沿领域奋勇争先,为推动口腔学科高水平发展贡献“省医”口腔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上午8:51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上午9: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