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就是“博士”么?(博士生就是博士吗)

所谓博士,肯定是我国本土词汇了。二千多年前大概战国时期就有这样的称谓,不过最初,这可是国家公务员,属于官职。

博士,博学多才之士,一般由很有学问的、文章写得好的,能给国君提出富国强兵之策的,农桑建筑术数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都很有建树的拔尖人才,都能担任此官职。

换言之,那时候博士肯定比现在少,都得是大学问家,行业翘楚。你像是秦灭六国后,嬴政钦点,博士官职也就70余人。

“博士生”就是“博士”么?(博士生就是博士吗)

史记当中记载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先秦博士,说“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

公仪休,是个人名,乃鲁国人氏。如今经常被当作廉洁从政的典型。他就是因为博学多才,治国上颇有见解,被尊为鲁国博士,才被委以重任,又担任鲁国国相。难得是,为官期间,克己奉公,为国家带来浩然正气。

“博士生”就是“博士”么?(博士生就是博士吗)

有个小故事,说一次,有人知道他爱吃鱼,专门上门给他送鱼,公仪休打死不受。送鱼的人很奇怪,“您喜爱吃鱼,故而才送鱼来,搁着别人早就收了,您怎么不接受呢?”

公仪休义正言辞道:“夫既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若我接受了所送的鱼,必然迁就于你,进而就可能会做违背法律的事情。他教的很多学生都以他为榜样,鲁国大治。

后人就觉得,他能从小事中察微知患,且能践之于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筑牢“小惠”“小惑”的堤口,小事小节,能够反映人品贻范古今也!看来,不光要有学问,人品高,才能成为博士。

“博士生”就是“博士”么?(博士生就是博士吗)

再后来,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书》、《礼》、《易》、《春秋》每经置一博士,号五经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之后,西晋又设了律学博士,北魏设了医学博士。唐朝还增设了算学博士。

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博士这个词,显得很有文化,逐渐,大众化了。

“博士生”就是“博士”么?(博士生就是博士吗)

像是我们曾经讲过一个冷门成语,唤做“博士买驴”,就这个意思。

南北朝时,有个迂腐儒生,自以为满肚子都是经文。干嘛倒要咬文嚼字,自以为才高八斗,那时候识字率不高,大家都信以为真,尊称他为“博士”。

结果,一次,去市场买驴,要写契约,本来甲乙双方就十几个字,了不得了。

为了显摆,众人关注下,得意洋洋,花了快一个时辰,写了三大章纸密密麻麻的字,引经据典,之乎者也,结果还没写一个驴字,比喻写文章废话连篇,屁话多多。

这个成语的博士,明显就不再是官职,而是引申到肚子里有学问,有墨水的人,又有点类似高士,贤士等。

“博士生”就是“博士”么?(博士生就是博士吗)

大概是到了宋代,博士更不值钱了,民间对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可以称为博士。如《东京梦华录》曾记载:“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

到了大概西方中世纪左右,西方中世纪的大学制度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博士。

1158年,腓特烈二世时期,我国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在今意大利北部,有一所博洛尼亚法律学校,再此基础上,形成了博洛尼亚大学,这应该是欧洲最早的近代大学。

也就有了所谓的学位制度,取得博士学位。当然,外国人不懂中文,这个等级唤做Dr,顺利毕业后,会获得教师授予一本书,一个指环或一顶博士帽,这就是今天的博士授予仪式的雏形。

“博士生”就是“博士”么?(博士生就是博士吗)

算算大概是到了清末的时候,咱们不是“废科举、兴学堂”吗?学习西方高等教育制度。那对应学位,就得换成咱们中国人听的懂的,就对标历史悠久的博士。

那么问题来了,博士,成了学位,那念这个学位的,就唤做博士生。

可是,不少媒体往往将两者混淆。如某报纸:人民大学法学院18名学生因超期未注册被退学,含12名博士。

河海大学发公告:125名博士被予以退学处理云云。

博士,博士生傻傻分不清。

“博士生”就是“博士”么?(博士生就是博士吗)

除了刚才讲的,如今念博士,是有淘汰率的。念博士,或者说当了博士生,不一定最终能拿到博士这个学位,被称为“博士毕业生”。

没这个学位,那就不是博士。

最后,补充一点,很多人也以为,博士后是高于博士的学位。其实博士后,全称博士后流动科研工作站。它只是一份工作一份科研经历,出站后还是博士,压根没更高一级,也希望大家多注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8日 下午5:31
下一篇 2024年6月18日 下午5: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