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好党支部的台账体系?(党支部建设台账)

工作台账的记录、整理、归档是党支部的一项重要辅助性工作。这些台账涉及到党建考核、巡察检查、档案查询等多项后续工作。

近年来,随着党建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支部工作台账上一定程度存在过度留痕的现象,甚至是“编”台账的情况,牵扯了支部工作人员过多精力不说,也失去了台账的本来意义。

对于支部工作台账,店主认为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真实原则。就是要实事求是记录台账,不放大、不虚构,不做假账。二是必要原则。就是要适度记录台账,简单工作只需简要记,重要工作则要重点记。重要工作主要包括选举、表决的结果等,这些内容具有重要的档案作用。三是合理原则。就是要有合理的主次清晰、互为印证、互相支撑的支部台账体系。

合理的支部台账体系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目录性台账。这本台账是党支部整体工作的索引,只需提纲挈领记录时间、事项、出席人员、结果等基本情况,无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目前,有些地方编制了《党支部工作一本通》,具有一定的目录性台账功能,但是有的在记录事项设置上过于呆板,记录要求上又过于详细,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其实,早前全党有一本统一的支部台账叫《党支部工作记载簿》就是目录性台账,现在只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订就行了。

二是辅助性记录。辅助性记录其实就是支委的工作笔记,支部书记及其他委员在所有参与的支部各项工作或活动时都要养成及时完整记录工作概况的习惯。比如支部召开支委会,支部班子成员都应较详细这次会议内容,这些内容将是目录性台账的印证。由于有了这些辅助性记录,诸如原来的《支部会议记录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支部活动的签到表之类的东西也都没必要了。

三是证明性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包括工作过程中形成的通知、请示、方案、表格、照片等文本及图片内容等。当然,根据必要原则,上述内容应该是确有必要并且在工作中自然形成的,不应事无巨细都要进行过度“留痕”。比如,在支部换届过程中必须形成的文书表单等都应作为台账归档,但也有些支部形成了详细的换届方案,这完全是繁琐哲学,因为这些都可以简要记录在工作笔记本里。

建立这样的台账体系后,真正意义上的支部台账其实只有一本,支部工作人员的台账负担将有效降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30日 下午2:18
下一篇 2024年5月30日 下午2: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