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微信进厂(企业微信进厂里面为什么进不了i学堂)

企业微信进厂(企业微信进厂里面为什么进不了i学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工厂,是全球最大的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即便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仍然展现了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优势地位。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出口17.49万亿元,同比增长22.5%。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工厂在不断进化,也在不断面临挑战。一方面,工厂工人体量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数字化工具太复杂,工厂还需要花大成本培训工人;另一方面工厂设备多,每个设备如果不能互联互通,就会形成一个一个的数据孤岛。特别是现在有些设备也配套了智能软件,但是如果一个设备一个软件地下载/查看,反倒成了一种负担。

另外,在供应链上下游上,前端市场变化莫测,原来按年计划生产的模式已经不在适应工厂现状。多样化、定制化的需求,对传统大规模生产方式造成了冲击。如何在前端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数据或者信息能实时传到工厂,实现敏捷增减产、柔性生产也是制造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制造业的这些难题,制造业数字化从何入手,怎么让工人乐业、工厂也能理顺供应链、提升效率呢?

工人应该如何工作

从制造到智造,从低端代工,到越来越强的品牌意识。工厂的升级和进化,让中国工人也再次成为被关注到的群体:如何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如何让他们用喜欢方式工作——

工人与整个制造体系的连接正在发生改变。

时间倒推十年,在中国的制造车间,有一类工种是要每天反复誊抄设备的生产数据,一个10人左右的车间要配备2人的数据抄写员。听起来抄数据很轻松,但是在车间与办公室之间反复奔走,还不能保证抄写数据的正确率,工人叫苦,工厂也觉得冤。

这只是制造厂房内的一个小细节,却是制造业痛点的一个缩影。制造业不像互联网,10个人就能成立一个公司,制造业的工人群体往往由成百上千的10个人组成,而制造工厂不仅要管理好这成百上千的10人群体,还要与供应链上下游交涉。两相交织,制造业也就成为了数字化最难攻坚的阵地。

4年前,为了做出一些探索,小米投资了一家国内最大的智能家电设计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型企业,叫湖南全康,小米生态链中的风扇、电暖器、烤箱、扫地机器人、吹风机等等有一部分出自该企业的智能制造车间。

据更细致的了解,湖南全康2019年产值1.2亿元,今年预估产值可以达到5-6亿元。但很难想象,这上亿的产值仅出自800个一线工人。

在湖南全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方斌交流的过程,他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在供应链上,全康有比较强大的上下游整合能力,家电制造业上游领域,金属件冲压、注塑、五金件喷涂、钣金等等,我们把工厂附近产业园上下游都打通了;在感知市场上,我们把研发放在了北京、上海、深圳一线城市,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

而这一切的信息和数据流转,湖南全康是通过企业微信实现的。一个有意思的点在于,全康使用企业微信有一部分原因竟然是大家对微信的喜爱。

大家每天用企业微信上下班打卡,各种审批也是。原因很简单,就是平常都用微信,像聊天、沟通和工作对接都是微信,有些资料转来转去还是微信和企业微信的衔接比较顺畅。”

在工人都用企业微信的基础上,工厂的上传下达更加自然,“直接把他拉到群里,进行对接和汇报,有时候甚至直接用微信就行了。在使用习惯和界面上,企业微信也跟微信保持同样友好的界面。”湖南全康相关负责人表示。

供应链如何打通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例子,是索菲亚真正系统化地规划并落地了数字化产线。

索菲亚是中国定制衣柜行业的创立者,2011年在A股上市,2012年在全国做大规模工业化的布局,到2013年实际产值20亿左右。有一定规模之后,索菲亚逐渐在品类上从衣柜向橱柜、木门扩充。当前在全国已经有7大自营工厂,包括自己的经销商在内,全国有数万多名员工。

定制行业在供应链上有一个明显的痛点——由于要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所以每个订单或者每个产品都是个性化的,没办法按照标品“规模化生产-经销商-用户”的供应链流程去走。所以这个行业需要在前端设计上极具个性化、定制化,而在后端又能够实现规模化制造。

这个过程中怎么样转变前方的个性化需求、到后方规模化的制造和规模化的供应,这是当时整个行业发展最大的瓶颈。”索菲亚集团总裁王兵道出了定制行业的难。

面对这样的困局,索菲亚决定对系统架构进行专业的系统开发和信息化建设

最终效果是,在全国数千家家经销商和专卖店之上,索菲亚建立了一整套上下游的协同系统,信息流与订单流实现了互联互通。“通过让经销商把订单设计稿上传到企业微信系统,然后由系统把设计稿拆分成零部件,下发到后面工厂进行生产。”王兵说道。

不仅如此,往前一步,索菲亚把顾客、设计师和服务专员拉到一个群里,顾客有任何的修改意见,群里所有人马上就可以得到同步。这样一来,哪怕是顾客的需求千人千面,但是索菲亚使用企业微信,用它的一客一群,这样的方式大幅减少了跟顾客沟通的路径。

往后一步,索菲亚的总部也可以用企业微信跟经销商、专卖店,以及7大自营工厂实时同步,让整个交付周期更加快了。

助力实体行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微信两只脚都深入了进来。

企业微信进厂

中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正处萌芽,超过50%的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尚处于单点试验和局部推广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企业微信也发现了由于天然的“连接”属性,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利好:

能够把后台所有不同的应用系统集成在一起,极大地解决不同系统的操作问题。同时,又因为使用的方便和便利,企业可以把微信跟企业微信有机结合起来,极大提升日常运营效率。

在腾讯不久前举办的以“数实融合”为主题的数字生态大会上,企业微信也把对外阐述的重点放在了助力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上

某种程度上,这刷新了外界对企业微信的过往认知——不仅是私域运营,协同办公,企业微信还能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上产生很多价值。

企业微信行业拓展总经理王琼谈起了企业微信在制造业领域探索的经历:“广西玉柴,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以前在玉柴的保修,整个的过程下来要8个小时,后来在玉柴工厂,每个机器上都放了一个企业微信二维码,当机器不运行的时候,生产工人拿企业微信进行扫码,在维修工人不仅能及时的收到维修申请单,还能智能抢单,并且也能够通过AI去判定维修的状态,给到更多的智能辅助。”

如果索菲亚和广西玉柴的例子太硬核,那么“人们需要什么车就造什么车”的五菱宏光大家一定了解。五菱宏光最近推出了一款新能源车火爆全网,叫MINIEV,这款车成为了连续13个月中国新能源榜汽车的销售榜冠军。

从传统车型到引领潮流,五菱是如何做到的?在与五菱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细节。

根据车型的不同,我们把车主拉到了微信群里,原来可能是用web社区的形式听取车主心声,现在换到微信上,大家畅所欲言。”这种七嘴八舌当中,五菱宏光洞察了新生代车主的需求。

企业微信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通过用企业微信管理不同车型的几十个社群,五菱宏光针对每个社群的用户画像,通过企业微信的SOP工具,向社群用户发放美食券、美甲券或者养生、旅行的内容,极大提升了社群粘性。

五菱宏光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连接还可以让企业不断的跟自己的消费者同步,抓住用户的需求其实就是抓住了市场。”腾讯微信事业群副总裁、企业微信负责人黄铁鸣说道。

企业微信进厂(企业微信进厂里面为什么进不了i学堂)

制造业的二维战略

综合来看,湖南全康、索菲亚与五菱宏光的例子恰巧代表了制造业内外数字化协同的两种路径。在业界,这两种路径被抽象为“一纵一横”的“二维战略”。

纵向如湖南全康和索菲亚,企业内部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端到端的信息融合”, 加速信息从基层员工(经销商)到高层管理者(索菲亚总部)之间的顺畅快速传递,提高企业管理的敏捷度;

横向指的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及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与协同优化,实现企业内部与上下游产业链、消费端的高效链接与紧密协同,提升企业的市场敏感度。这就像五菱宏光能够通过同社群车主的紧密连接,快速将市场端的需求变化向生产端传导,进而实现企业整体的创新与转型。

工业的特点是工人体量大,上下游所涉机构多,这就造成制造业的数字化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突破。“引用北京大学陈春花教授说的一句话,现在制造业的企业家要有一个认知范式的转变,要跟上下游自己去共生。从以前的以生产为核心,发展到现在的以消费者为核心。”王琼表示。

产业界与学界对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看法不谋而合,制造业的二维理论也就成了企业微信数实融合的理论指导。

企业微信希望通过连接企业中的人、设备、系统,从纵向上,助力制造企业提升组织的敏捷度,保障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信息的快速畅达,助力修炼“数字化管理”内功;从横向上,提升市场的敏感度,加强企业内部与上下游产业链/消费端连接与协同,成为连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重要环节的“高速公路”。

在腾讯大的to B战略中,企业微信正在逐渐挑起企业组织与用户、供应链上下游、工厂生产等之间的窗口角色,参与到腾讯助力产业互联网的大潮中去。

这将成为企业微信新旅程中的新命题。(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 | 秦聪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6日 下午6:09
下一篇 2024年5月6日 下午6: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