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解读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知乎)

学校的发展历程

说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你可能会想起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曾经任教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英语系。除了马云,其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和计算机在社会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

大学解读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知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从1956年3月,开始创建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

1958年6月,学校更名为杭州航空工业学校

1958年12月,学校更名为浙江电机专科学校

1961年4月,更名为浙江机械工业学校

1965年1月,更名为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

1973年5月,成立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

1980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

2004年5月,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年学校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十三五”期间继续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年8月,获批成为研究生推免单位。

大学解读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知乎)

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史沿革的发展来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始于航空工业,发展与无线电领域,如今在计算机和电子信息领域大放异彩。

学校概况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几代杭电师生的共同努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在设有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下设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000余人,教职员工2300余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60个本科专业,截止目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所有工科专业均已入选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依托我校优势学科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比例达到80%,充分体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特色。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占全部本科招生专业的40%;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建设点37个,占全部本科招生专业的82%,比例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为:

第一批入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

第二批入选:信息与计算科学、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信息安全、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国防特色重点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浙江省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

ESI全球前1%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材料科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设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

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同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拥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及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师资力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拥有一支以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全校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正高职称29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00余人。拥有院士3名,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5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设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大学解读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知乎)

学校几年来的发展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浙江省省属重点建设大学,一路秉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发挥学校的特长,积极融合经济建设的发展。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面向新工科,重塑专业新格局,不断发展“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近年来的新工科建设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学校超过六成的工科专业都属于新工科专业范畴,学校一面积极开辟新专业、新模式,另一面大举改进原有专业,注入新活力,下好专业建设“一盘棋”。把传统工科专业真正变革为新工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积极开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推出智能财务创新实验班,培养能适应未来趋势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会计培养偏向人文社会科学。而随着会计行业的智能化发展,需要和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

自2019年起,卓越学院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工科创新实验班,涉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制造、数字化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创新实验班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大多把数字化、智能化作为多学科符合交叉的重点方向。培养出来的学生们表现出来的跨界能力更强,创新意识也更突出。

近几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结合社会发展,增设一批新工科的专业推动相关人才的培养,2018年,杭电成为省内首批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该专业除了在课程体系上加强了数学、计算机、控制科学等基础课程的比例,还在科研氛围营造和实践应用上打出“组合拳”:一方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开放校内学科实验室,把智能车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等科创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延伸平台;另一方面以专业实验平台为基础,建立与企业、医院的交叉合作,增加学生参与业界项目的机会。通过引入企业导师、让本科生和研究生建立起学习共同体等方式,帮助学生在专业上提高更快。

传统专业升级“焕新”。杭电的老牌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通过专业的融合和改造,将各专业的培养方向进行聚焦和优化。把信息化、智能化等元素融入到专业的相关课程和培养体系中,同时也对一些过时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大幅删减。比如机械设计瞄准了电子精密机械和机器人,车辆工程关注的是智能汽车技术和新能源汽车。 老牌学院再一次站在了新技术的“风口”。再次焕发新的光彩。

面对新的风口,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近一年来与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浙江安全保密技术培训中心”项目;与浙江警察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增强网络空间安全等信息技术前沿领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以应对未来挑战;与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签订区校全面合作战略协议,共建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与诸暨市教育体育局签订共建研学基地,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率先在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尝试研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的相关专业与高中对接的课程。拟开设智能人像采集体验项目、网站页面设计体验项目、大数据采集体验项目、智能机器视觉体验项目等项目;与华为签约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合作主要针对国家信息技术领域的底层薄弱环节,聚焦通用计算和人工智能生态建设,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华为公司签署深度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开展5G专业共建,建立信创实验室,打造ICT创新人才中心,建设鲲鹏实训室、人工智能实训室和5G实训室,建设智慧校园等领域开启全面合作新局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杭电绍兴校区)项目落地,聚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共同打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杭电绍兴校区),构建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新型高等教育载体;与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杭电——恒生产业学院签约,依托信息技术和金融科技优势,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以恒生平台为载体,服务更广泛的金融机构,助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发展;杭电数字经济创新科技园开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牵头组建了浙江省数字经济产教融合联盟。

大学解读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知乎)

学生培养,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近一年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学子在各种创新大赛上连获大奖在“兆易创新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杭电研究生表现出色,获得技术类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商业计划书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企业命题/企业专项全国三等奖2个、优秀作品奖1个,成绩居省属高校第一。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浙江赛区选拔赛暨第九届浙江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杭电代表队在赛区选拔赛中,所有队伍均有斩获,共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并有5支队伍入围全国总决赛。在全国总决赛(浙江赛区)中,我校共获得三个浙江省第一,两个浙江省第二,全国奖项将由全国组委会最终评定。

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浙江省选拔赛决赛, 杭电共派出24支队伍参赛,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获奖数量居全省高校前列。

“建行杯” 浙江省第六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杭电选派的25支队伍进入了复赛环节,13支队伍进入了决赛,最终获得金奖1项,银奖10项,铜奖12项。

浙江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宁波江北”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杭电共有24件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

中铁工业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杭电共有5支队伍参赛,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2项。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杭电参赛作品《Smart Vision——视觉定位与实时三维重建解决方案供应商》斩获国赛金奖。这是继2014年之后,我校在该项赛事主赛道中再次获得金奖。

杭电研究生在“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3项(按竞赛章程每所高校最多3项),国家二等奖41项,国家三等奖26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杭电获奖数位列全国第八,浙江省第一。

“华为杯”第二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杭电研究生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仅10项)、三等奖3项,华为专项奖1项,成绩居省属高校第一。

“建行杯”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杭电最终荣获2银4铜。

考入杭电

2020年5月26日,软科发布了2020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杭电新生生源质量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以97位成功入围新生质量全国百强榜单。此次全国百强中,包括杭电在内的15所非双一流高校进入百强。

大学解读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知乎)

本科生招生

在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中,杭电在全国各省(市、区)的生源质量在2019年高位基础上继续保持良好趋势,生源质量稳中有升,学校在湖南、黑龙江、内蒙、河北等地的最低录取线较2019年的增幅均达到15分及以上。我校在30个招生省份的普通类首轮投档中,80%的省(市、区)投档线超过当地批次线70分以上且录取平均分超过当地批次线85分以上,66%的省份投档线超过当地批次线80分以上。其中,在黑龙江、陕西、河北、湖南等12个省(区)的投档分数线超过当地批次线100分以上,在安徽、内蒙、上海等16个省(区)的投档分数线超过当地批次线90分以上,在河南、四川、贵州等21个省(区)的投档分数线超过当地批次线80分以上,在湖北、云南、重庆等24个省(区)的投档分数线超过当地批次线70分以上。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个省(市)首次进行新高考招生录取,取得较好成绩,录取分数在省属高校位居前列。杭电与俄罗斯圣光机大学合作办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和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个专业第二年在全国12个省份招生。在浙江省的录取最低分达到606分,录取分数位居省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前列;在河南、山东、湖北、四川、辽宁、湖南、黑龙江等11个省(市)的投档线均超过当地批次线60分以上。在浙江省普通类招生中,所有专业(类)均在一段一次性完成招生计划。录取分最高专业的投档线为641分,高出一段线47分,录取分最低专业(不含中外合作专业)的投档线为610分,高出一段线16分,最低名次号为37195,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在浙江省地方专项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最高分为635分,高出一段线41分;最低分为616分,高出一段线22分;艺术类投档综合分最低分为573分,最低名次号为2265。在浙江省普通类提前录取(三位一体)的招生中,杭电的报名人数、报考人数、高考后第一志愿人数均高出往年。

研究生招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区的3500多名考生参加了网络远程复试,全校共录取硕士研究生2385名。今年杭电共有52个招生学科专业、17个招生单位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一志愿报考人数近9000人,调剂报考人数2000多人,总体报录比为4.6:1。热门专业竞争激烈,报录比创历史新高。

部分热门学科专业报录比创历史新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报考人数991人,报录比为10:1,会计全日制专硕报考人数281人,报录比为9.4:1。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增加了自命题科目考试难度,但高分考生越来越多,复试分数线也越来越高。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今年自命题科目提升了考试广度和深度,选择了全国统考科目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代码408),但复试线却比去年增长了40分,高达315分,比国家A类复试线(263分)高出52分,而且370以上的高分生源人数比去年翻了两番。

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成效,吸引了全国更多优秀学子报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也较好地支持了学校省重点高校和“双一流”建设。

学生就业

在2020年学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4942名2020届毕业生(毕业研究生1193人、本科毕业生3749人)就业率达91.99%,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7.65%,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0.18%。2020届毕业生中有1100人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求学深造,837余人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950余人进入上市公司工作。43.42%的毕业生从事互联网信息类工作,如华为录用173人、海康录用103人、中国移动录用75人、大华录用74人等。在毕业生就业去向中,留浙人数占84%,留杭人数占57%,其中杭州滨江高新区是毕业生的就业聚集区,就业人数近900人。

浅说杭电

从高考进入杭电或者考研进入杭电,这两年的要求越来越高,报考的人数也越来越高,当然这是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全体学校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杭电在社会的认可度就和它的录取分数一样,是有实力和一些双一流建设大学进行比拼的。 唯一不足的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双非院校,虽然实力强劲,工科方面社会认可度很高,少了211、985以及双一流的这些标签,很多时候在和别人竞争的时候也会失去一些机会。特别是能考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分数,去读一些211院校甚至一些985工程院校是没有问题的。常说,选择大于努力。什么选择是对的,什么选择是错的,没有人可以预知,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自己清楚吧!期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继续保持发展的劲头,早日进入“双一流大学行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上午10:25
下一篇 2024年4月19日 上午10: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