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预警心源性猝死!又一科研重器落地江苏省人医

2023年11月17日,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零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二届零磁医学研究与应用联盟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举行。记者获悉,利用超高灵敏极弱磁测量技术开展的“零磁医学”,具有精确检测人体功能信息的优势,可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开辟新途径,有望解决疾病早期诊断与预警预测机制等重大难题。

捕捉人体的极弱磁场来诊断疾病

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房建成院士、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鲍军、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丁强共同为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零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揭牌。

有望预警心源性猝死!又一科研重器落地江苏省人医

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物质具有弱磁性,人类大脑产生的磁场非常微弱,约为100 fT(磁感应强度单位),大概是地球磁场的十亿分之一。记者获悉,零磁医学正是基于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技术,在接近零磁场的特殊环境中检测出人体器官的极弱磁场。

该设备由圆形的磁屏蔽筒、磁强计阵列和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构成,与心电图、核磁共振、CT等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不同的是,它主要依靠检测“看不见”的磁场来诊断疾病。

有望预警心源性猝死!又一科研重器落地江苏省人医

北航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副院长郑世强教授告诉记者,所谓极弱磁测量技术,是通过在体外测量人体磁场的空间分布,重建出人体内部的磁源,呈现人体磁场的图像。这样一来便能对人体的功能信息进行精准检测和成像,通过其微弱变化来判断生理或病理状态。

“大家熟悉的B超、CT属于结构成像的检测,但是目前它们的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在某些疾病的诊断中不够精细或其表现不够及时。”郑世强教授告诉记者,极弱磁测量技术无需与人体接触,对人体无任何损伤,受人体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小,灵敏度很高,能够捕捉身体发射的微弱磁信号,绘制出三维磁图,有望帮助医生更迅速地判断病症。

对心源性猝死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

在17日的揭牌仪式上,房建成院士表示,零磁医学是医工交叉融合的前沿领域,探索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基础研究,围绕重大零磁科学问题,寻求新的解决路径,驱动从“0”到“1”的源头创新。要将人体功能信息检测手段突破与医学需求相结合,加快成果转化和落地,提供稳定可靠的设备,促进高端医疗装备的发展,实现量子传感与零磁医疗装备产业领先。此次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成立联合中心,将引领零磁医学在江苏的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江苏贡献。

记者获悉,目前缺乏有效的心源性猝死预警手段,尚未发现具有足够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指标,这是医疗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表示,希望通过合作,利用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技术实现对心源性猝死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

“目前我们的合作主要还是以临床研究为主,另外还会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疾病,特别是目前诊断手段还不多的疾病,尝试利用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技术进行识别。”孔祥清教授告诉记者,有时候临床上会碰到这样的病人,冠脉造影是好的,但是病人总是心绞痛。“那可能是患者心脏在细胞水平上出现了问题,但是一般的检测手段是检测不出来的。这台新设备可能通过提高功能信号检测精度来识别这些病变,为我们未来在心脏疾病诊断方面增加了一个新的手段。”

郑世强教授表示,相关研究仍需更多病例以改进模型算法,提高疾病检测的准确率和识别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陶善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2日 下午5:19
下一篇 2024年4月12日 下午5: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