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集团涿州布局“桥头堡”,项目一期年产值可达180亿元(涿州中船重工项目)

保定涿州市紧邻房山、大兴,有“京畿南大门”之称。在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一座聚焦海洋防务、智能装备、战略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正悄然崛起。

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5月正式开工以来,中国船舶集团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克服规划调整、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稳步推进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半数建设项目已开工。预计一期建成投产后,年营业收入可达180亿元,创造8000个就业岗位。

2017年,原中船重工(2019年10月,中船工业与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涿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中国船舶集团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项目。

“涿州地理位置优越,是北京的南大门,靠近大兴国际机场和雄安新区。我们产业园的位置正好又在涿州的最北边,紧挨着房山的琉璃河镇。”中船重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飞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过程中,中船集团看准涿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这里建设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相当于布局了中船集团在华北地区的“桥头堡”。

据了解,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将聚焦海洋防务、智能装备、战略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三大板块,打造“两总部四中心”,即中国船舶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中国船舶集团华北科研总部,水下攻防军民融合装备研发中心、光电装备及电子部件研发中心、智能制造装备研发中心和环境新能源研发中心。

中船集团涿州布局“桥头堡”,项目一期年产值可达180亿元(涿州中船重工项目)中船集团涿州布局“桥头堡”,项目一期年产值可达180亿元(涿州中船重工项目)中船集团涿州布局“桥头堡”,项目一期年产值可达180亿元(涿州中船重工项目)

陈飞介绍,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00亿元,规划占地 3500 亩。一期总投资约 60 亿元,占地1000亩,包含14个项目,目前7个项目已经开工,预计将于2023年左右全部建成投产,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80亿元,利税 13.8 亿元,创造8000个就业岗位。

“34万平方米的20栋配套住宅项目已经封顶;瑞利海洋体系论证与效能评估中心建设项目完成了‘正负零’施工;园区进展最快的杰瑞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的研发中心大楼今年即可投产。”陈飞说。

据悉,为了推动园区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涿州市制定了一系列“保姆式”服务保障机制。涿州市成立项目推进组,还制定了项目全周期流程图,实行清单式管理、挂图作战,设立投资项目审批专区,最大限度压缩项目审批时限。

涿州市委书记、市长姚运涛表示,近年来,涿州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涿州,带来了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对涿州产业转型将起到巨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中国船舶集团在京津冀区域内已有多处布局。例如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公司为主体,建设中国船舶(邯郸)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谋划推进系列军民融合项目,推动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实现突破。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中船重工大厦已经投入使用,天津响螺湾商务区的行政服务大厅就设立在大厦内。

“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是中船集团在河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及整体集团公司集群发展的需求。”陈飞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1日 下午4:44
下一篇 2024年4月11日 下午4: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