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基本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干预研究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科学研究需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前沿进展,了解前人已取得的成果、研究的现状等,因此需要充分地检索资料,进行文献阅读与分析。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不仅能够为医学科研提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还可对研究工作的思路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献研究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应用,也是其他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方法,贯穿在各类科研的始终。
二、调查研究法 调査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研究者不需要采取干预措施,只需搜集适当的数据资料,而这些资料为客观存在的结果或条件。调査研究分为横向调査和纵向调查。横向调査是指研究者收集某一时间点上的一组指标的观察结果。纵向调查则是在某一段时期内反复地获取一个或一组指标的观察结果,以了解其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变化,如逆时方向的病例对照调查、顺时方向的队列调查等。调查研究也可按研究者需求分为描述性调查和分析性调査。描述性调查通常是描述在某一情况下所观测的结果,如横向调查;分析性调查则是为了寻找某一情况的形成因素,例如找出某一病因,解释所获得的发现或观察到的结果,如纵向调查。
三、干预研究法 调査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的观察性研究,研究者不需要采取什么干预措施,而干预研究法则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研究者需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观测、评价干预措施的效力及其相关的数据资料。根据研究的场所和干预措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实验研究和试验研究两大类。
(一)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一般指的是以实验室为主要场所、以人体以外的其他客体为研究对象,如实验动物、植物、微生物、药物、标本、人体排泄物等。医学科研中常需要进行动物实验,釆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技术方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科学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动物发生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机理,从而为医学科学服务,是临床研究的前提和前期工作基础。实验动物是指以实验研究为目的而进行培育的,对所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并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专门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动物实验须在具备相应仪器设备的实验室,由经过培训的、具备实验技术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进行,动物实验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动物本身生命现象和疾病现象的研究,进而推导到人类。 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一般指的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如临床试验和社区人群试验。
1.临床试验。试验场所主要在医疗机构、研究对象主要为某种疾病现象的患者或健康志愿者的医学研究,揭示研究因素(新药、新疗法等)对人体的作用、不良反应,或探索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等。
临床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通常把参加临床试验的人员称作“志愿者”或“受试者”,志愿者可以是健康的人,也可以是某种疾病现象的患者,主要根据试验的性质和目的而定。如某种新药正式上市前,为了解这个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情况,研究人员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给患者使用该药物,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临床试验必须符合医学伦理的要求,即必须尊重志愿者的人格,保障其权益,不能单纯为了临床试验而对其生命造成危害,并且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退出试验。临床试验模型如图。
2.社区人群试验 试验场所主要在社区、研究对象主要为社区人群的预防医学研究。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疾病为目的,运用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其目的是预防与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预防医学研究日益显示岀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科研设计是医学科研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步,合理的科研设计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处理因素容易受到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等),导致效应指标无法真实、完整地呈现岀来。对实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使科研实验误差最小化。以较短的实验周期和较低的实验成本,得岀科学的结论。
一般实验设计需遵循随机、对照、均衡、重复和盲法原则,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盲法、重复和均衡原则。
一、盲法的原则
盲法(blind)原则主要应用于临床试验,为降低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尽量避免参与人员知道具体分组和治疗情况。
1.定义与作用
盲法是指研究者(包括试验设计者、操作者、疗效测量者等)和研究对象(正常人、患者及其家属)的一方或多方均不知道研究分组的情况,也不知道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在科研工作中,上述人员不知分组,可对提出的假说做岀可靠的、无偏倚的论证。
2.盲法的分类
根据设盲对象的不同,盲法可分为单盲、双盲、三盲和非盲法(开放性试验)。
(1)盲只有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的分组情况,其他人员均知道分组情况。该设计可避免研究对象的主观偏倚,同时方法简单,易操作,且研究者可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问题及时处理,保障研究对象安全。但是试验设计者、实施者的主观偏倚仍然存在。
(2)双盲指研究对象和试验实施者不了解分组情况,只有试验设计者和统计分析人员知晓分组情况。其优点是避免了研究对象和试验实施者的主观偏倚,但当研究对象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治疗意外时,很难及时停止试验,给予准确处理措施。
(3)三盲试验研究对象、试验实施者、统计分析人员都不了解分组情况,只有试验设计者知晓分组情况。一般新药临床试验要求采用此法。
开放性实验试验研究对象、试验实施者、统计分析人员都了解分组情况。该方法评价试验效应须有客观评价指标。适用于无法实施盲法的试验,如外科手术治疗、行为疗法等。
二、重复的原则
为了保证研究样本中所获取的信息和研究结论能外推至具有同一性质的其他患者,要求研究样本应具有相应的总体代表性且样本量要足够大。重复(replication)原则是保证科研成果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1.定义与作用
重复是指为提高科研的科学性,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研究或多次观察。重复包括三个角度:整个试验的重复;用多个研究对象进行重复;对同一研究对象的重复测量。一般说来,整个试验的重复可用来说明试验的可靠性,而后两种重复要求样本量要充足。
2.决定重复样本数的因素
重复并非越多越好,太多的样本量会导致伦理学和经济问题,还增加了非随机误差。重复样本数主要与以下儿个因素有关:①实验/试验设计类型;②主要变量的性质;③检验统计量、I型和n型错误等。
三、均衡的原则
均衡(balance)原则可以更好的避免偏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精准性。
关注我,每天分享小知识,让你收获满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