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1

提起“倪光南”这个名字,可能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并不熟悉,但是对于“柳传志”这个名字,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柳传志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将“联想”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公司做成了全球知名的电脑品牌。

而倪光南曾经就是与柳传志并肩同行的关键技术开发人员,是“联想”品牌早期功不可没的元老。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在联想内部,曾经发生过一场较大的纷争,纷争的主角就是柳传志与倪光南。

二人因为意见相左而在多场重大的内部会议中争执不下。最终,这场纷争以柳传志获胜,倪光南退出联想而告终。

表面上看,柳传志大获全胜,公司上下贯彻了他的经营理念,但是对于“联想”而言,这场胜利却将它推向了深渊。

相比之下,争斗的落败者倪光南却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与认可。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那么当年,一同走过十年风雨的柳传志与倪光南到底为何起了争执?

如今二十五年过去了,人们再回首这段往事,认为二人的立场孰高孰低呢?

2

“倪柳之争”发生在1995年,纷争的核心在于“联想”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路线与投资重点。

简单些说,就是要把资金用在哪里,是要多投注在技术开发上,争取关键技术的突破;还是将资金全部投向市场,已达到快速占领市场,将品牌做大的目的。

倪光南当然是“技术派”,希望专心搞好技术开发,尤其是要集中优势力量攻克“芯片”难题,摆脱其他国家的技术钳制。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而且在一年前,倪光南也已经与复旦大学和长江计算机公司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了合作意向。

中国科学院承诺由“联想”牵头,组织国内一些实力较强的计算机企业一同制定一个国家投资计划,攻克技术难题。

倪光南在与各方接洽的时候,原本也已经取得了柳传志的认同。但是在即将达成合作的关口,柳传志却有了不同的想法。

是什么原因令他动摇了呢?

原来,就在倪光南一步步落实技术开发的细则时,柳传志慢慢意识到,科技人员与实验的投入远远比他想象得要大。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如果要全力支持技术投资计划,那就意味着近十年的时间里,联想都需要将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流动资金投入其中。

而且,曾经身为科技研发工作人员之一的柳传志深知,国内的核心技术发展水平比一些发达国家落后了不止一星半点儿,这样巨额的投入在短时间内注定无法换回足够理想的、能够跻身世界一流水平的核心技术。

所以柳传志动摇了,相比起投入巨大,产出却不确定的“技术派”,他最终选择了小投入、大产出的“市场派”。

从国外购入关键技术、将大量资金投入市场生产产品的市场思路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收获巨大收益,占有国内的巨大市场。

当时,大部分人的想法和柳传志相同,想要快速把“联想”的牌子做起来,让更多的国人用上国产的电脑。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的“国产”掺了多大的水分。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二十五年的时间过去了,时间证明,曾经的失败者倪光南的立场是身份可贵的。

关键技术缺乏最终成为了“联想”长时间止步不前的根本原因。

既然倪光南与柳传志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意见不合,那么二人起初又是在什么契机下携手合作的呢?

3

谈到倪光南和“联想”的缘分还要从1961年说起。

这一年,倪光南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

抗战时期成长起来的倪光南深知,他所热爱的祖国唯有在军事、经济和科技各方面都强大起来,才能免于被外国欺辱,傲立于民族之林。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倪光南从小就擅长数学,并在南京工学院修读计算机专业,他明白“攻克计算机核心技术难题”就是他能实现自我价值、助力国家科技发展的最好方式。

进入研究所三年后,他所带领的外部设备插件研发团队就荣获了全国科技大会奖。

1968年,倪光南开始参与717机显示器研制。

两年后,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不久的柳传志才加入研究所。

也正是在这时,柳传志结识了已经成为“知名科学研究员”的倪光南,并对后者十分崇敬钦佩。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八十年代初,倪光南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做访问研究员。

访问期结束后,加拿大研究院给出了优厚的条件,希望倪光南能够留在这里工作。

然而倪光南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对方的邀请,毅然回国,还顺便自己出资购回了一批精密的科研关键器材。

倪光南回国一年后,柳传志就被研究所选为主管日常经营工作的副经理,来经营新成立的“技术发展公司”,这便是今天“联想”的前身。

然而,技术发展公司的初期发展并不顺利,柳传志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没有掌握计算机的“汉字处理系统”。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即使生产出计算机,但是如果无法处理汉字,那么注定无法打开国内市场。

这时候,柳传志想到了倪光南。

因为当时的倪光南在回国后这段时间一直在进行的就是“汉字处理技术”的开发,而且应用了从国外带回的器材,于1984年推出了第二项“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的产品,即“LX-80联想式”,这也是后来“联想”名字的由来。

就这样,需要产品推广的倪光南与需要关键技术的柳传志一拍即合,开始了之后长达十年的合作。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1984年11月,倪光南担任“新技术发展公司”的总工程师,该公司于五年后正式更名为“联想”集团公司,由倪光南担任公司总工,先后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卡、联想系列微机等关键技术工作。

那么,1999年“倪柳之争”之后,没有了倪光南的联想集团又将何去何从呢?

它真得能够像柳传志所设计的那样“在打开市场后在进行技术研发”吗?

4

在“倪柳之争”以柳传志的获胜而告终之后,倪光南在联想中的职务被解除,而且,他曾经负责的芯片研发项目也被迫中止。

自此,联想品牌投入技术研发的资金便长时间没有超过百分之五,大部分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了市场。

短期来看,柳传志的决策效果显著。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21世纪初,联想品牌一跃成为了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电脑制造商,一度成为“国货之光”。

我们应当承认,因为联想电脑快速地打开了国内市场,所以使得国外品牌的电脑价格大幅降低,这帮助了电脑与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

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一选择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且难以挽回。

曾经,柳传志声称的规划是在占领国内市场后,再行进行技术研发,向着“技术独立”的目标前进,但现实却与此背道而驰。

2001年,“联想集团”更名“联想控股”,将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制。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后来,联想集团就此更是在资本的路上一去不返,从根本上背离了曾经以“技术”为本、专注于计算机产业的初心。

“联想”这种披着“技术”公司的名字,实为投资控股公司的行迹终于暴露无遗。

令倪光南更为痛心的是,自己曾经奉献了十年青春的国有公司“联想集团”已经慢慢变成了负债率长期高达百分之九十、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私人企业。

柳传志的失策导致“联想”品牌再也没有了昔日能够与全球顶尖科技品牌一决高下的技术实力,而且也让“联想”的社会价值、产业价值与国民信任度都大打折扣。

5

2018年的“中兴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计算机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如储存芯片、基带芯片和通讯元器件的技术短板导致了我们在面临美国的制裁时极易陷入束手无策、任人宰割的尴尬境地。

只有“技术自立”,才是企业自立、乃至行业自立的基础。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我们知道,我国目前在发展上还需要克服许多重大的科技瓶颈。

我们在关键的领域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们的基础学科、基础科技仍然是薄弱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倪光南在离开“联想”之后,尽管备受打击,但是心里从未放下过“科技兴国”的理想,一直在从事芯片研究相关的科研工作。

这天,另一个同样出身计算机研究所的BBT公司老板李德磊找到了倪光南提出合作。

这家公司就是如今“方舟科技”的前身。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看到李德磊所带领的专业CPU技术研发团队,倪光南重新看到了希望,开始主导该公司的芯片研发工作。

2001年4月,倪光南主持研究的嵌入式芯片“方舟1号”正式诞生,这是中国中国第一颗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用于网络计算机的32位微处理器芯片,备受瞩目。

“方舟科技”也因为这一重大科研突破而顺利拿到了巨额采购订单。

然而,李德磊却败在了“市场眼光狭窄”这一影响公司发展的致命问题上,他竟然拒绝为国有企业之外的市场客户供货。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这一重大的决策失误导致了国产芯片在市场上没有被认可,更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积极的生态服务、软件研发的开发与研究。

所以在“Wintel联盟下的互联网服务端不支持国产芯片”的问题终于爆发后,大量软件不能正常使用,致使国产PC彻底丧失了生存环境。

李德磊此后不肯再承担芯片研发的风险,于是终止了倪光南正在推动的“方舟三号”研发,这一次的国产PC研究宣告失败。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倪光南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失败,却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

在此后的二十年中,他虽然在没有加入任何一家公司,却始终奋斗在“芯片研发”的一线。

年过耄耋却初心不改的倪光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批有才干、有担当的老一辈科学家的风采。

6

倪光南在面对着加拿大国家研究所开出的优厚条件时,选择了毅然回国,将自己一生的智慧奉献给祖国的计算机技术开发事业。

面对着“联想”只要抢占市场就能大量获利的巨大诱惑时,坚持“集中资金攻克技术难题”的立场。

999年,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如今82岁的他从未放弃(倪光南院士被联想开除)"

面对在“联想”与“方舟科技”的两次失败,依然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攻克芯片开发难题,直到八十高龄仍奋斗在一线。

比起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这样能力出众、热爱祖国、傲骨铮铮、坚韧顽强的科学家才更值得人们看到与传颂。

我们应当记得像倪光南一样将“家国情怀”融入血脉的科学家们,他们真正做到了将国家使命和个人的人生价值相结合。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放弃了个人安逸和物质享受、主动承担国家责任的先驱们,我们祖国才能越来越强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5日 上午9:51
下一篇 2024年4月5日 上午9:58

相关推荐

  • 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拼多多将扶持至少10项高质量农业科研项目

    “通过引入我们研发的水溶性纳米微肥,改良栽培方式,当地竹笋从亩产100斤增产至500斤,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长,从以往一亩地竹笋种植收入400元增至目前的逾2000元。”来自西南科技…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20日
    38
  • 江财【线上教学案例】微观经济学

    【编者按】疫情突发,全校师生迅速反映,立即应对,为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到“停课不停学”,从3月21日起,学校暂停线下课堂教学,实施线上教学。通过学校周密安排、积极引导,广大教…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8日
    47
  • 会议管理系统市场

    会议管理系统市场: 一场变革的开始 随着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议管理系统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些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会议,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运营成…

    科研百科 2024年9月16日
    23
  • 做科研项目还是写论文

    做科研项目还是写论文,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科研项目和论文都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但是两者也存在一些区别。 科研项目是一种为了取得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而进行的研究活动。科研项目通常涉…

    科研百科 2025年5月2日
    1
  • 医学科研项目申报系统

    医学科研项目申报系统: 助力医学研究发展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医学科研项目申报系统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该系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高效地申报各种医学科研项目,为医学…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2日
    2
  • 以党建为引领 锻造案管铁军 ——记省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党支部

    本报记者 李雪萌 “我们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案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推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为目标,充分发挥案管部门‘枢纽’‘窗口’作用,积极构建党建…

    科研百科 2023年11月11日
    81
  • 科研项目资金存在的困难

    科研项目资金存在的困难 科研项目是现代科学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科研项目资金的存在却是一个问题。资金不足是许多科研项目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资金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一些因素包…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22日
    2
  • 推荐5个科研小程序——为科研工作提供助力(值得收藏)(做科研的app推荐)

    文章来源:公众号智慧科研。 对于从事科研的人,无论处于科研生涯的哪一个阶段,一般都会有阅读文献、撰写论文、投稿期刊/会议、参加学术交流的经历。 在这些过程中,查找文献、查询期刊、查…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18日
    68
  • 高校 档案管理系统

    高校档案管理系统: 数字化时代下的高校档案管理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节约档案管理的成本,同…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14日
    1
  • 科研项目的成果表达

    科研项目的成果表达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研项目的成果表达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科研项目中,成果表达不仅仅是为了展示研究人员的努力和成果,更是为了向外界传达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26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