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化 治理数字化 让服务无处不在(政务服务信息化工作)

来源:玉溪

信息化办公打造移动办事之城,“一站式”服务打造政务透明之城,数字化治理打造平安宜居之城。因为数字技术,让政务效能更高效,社会发展更智联。

让文件传送跑出光速度,办事审批最多跑一次,治理施策更精准。玉溪立足政务信息化、服务数字化、治理智能化,为打造云南数字经济第一城提供全新保障。

信息化赋能高效政务

岳女士是红塔工业园区的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刷手机查阅资料,敲击键盘处理文件成为她每天工作的常态。哪怕是出门乘车和办事,手机上的OA都处于开启状态。她查询了8月份的手机流量,数据流量超过20G,粗略估算了一下,工作使用量占到了60%。

“智慧政务”为玉溪带来了什么?承接玉溪智慧政务协同工作平台等多个政务平台系统建设和运维的云南永兴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算了这样一盘账:

以目前全市日均办文0.75万份测算,在传统政务模式下,保守估算平均每份公文两页纸,全市日均消耗1.5万张A4纸。按平均1元的纸张成本和打印费计算,每天支出办文费用1.5万元,一年超过540万元。

在智慧政务环境下,跑在网络上的电子公文实现了实时传送,精确到达,省去了纸和墨产生的直接费用支出。同时还为移动办公、协同办公、便民服务、数据共享提供了支撑,大幅提升了党政机关行政效率。

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玉溪市电子政务外网完成了对全市50余个党政部门网站和613个信息公开网站的整合,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群的互联互通,支撑起协同办公、高清视频会议。

依托华为、联通数据中心统一构建的政务云,为全市59个党政部门的88个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云资源服务,全市党政机关云化率达85%。集中部署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初步构建智慧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从政务外网,到政务云,再到安全防护,玉溪构建起了“数字政府”基础框架并深入推进融合应用。

市委网信办提供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智慧政务协同工作平台接入的1398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每月发送办理公文约2.4万份,极大提升了政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平台接入76家市直单位数据,发布编目数659个,共享数据4400多万条。大数据应用于“放管服”改革,大幅提升高效精准管理能力。

与此同时,集工程建设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政府招标采购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及云南公务用车易、公务之家等应用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政府行政规范化。

数字化赋能便捷服务

房产中介人员带着客户李先生走进玉溪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个人房产登记交易,在咨询导办区取号,然后到休息等候区等待叫号,最后到综合接件区填写信息登记表和扫描原件材料。工作人员审核材料后告知,两天后便能拿到房产证。

房产中介人员说,以前办理房产登记交易要跑七八次,提交多套材料,还要等上一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拿到不动产证。

2018年,玉溪“一站式”信息惠民服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截至目前,市、县两级部门涉及的上千项审批服务事项上线,并实现了与政务中心服务大厅并行运转。

全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通过网上提交申请、网上预审、后台审批、统一出件,实现了高效运行。通过实施限时承诺制、在线监管、预警提示、考核评价,实现了快捷办理。

仅用一年时间,落地易门县的傲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的系列生产项目就建成投产了。企业负责人代志春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项目一来,县上就确定领导联系、部门推进机制,让审批手续在半年时间内全部办完。”

易门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改革,易门县完成了审批目录编制,审批流程设置和审批时限确定并向社会公开。按“业主委托、中心代办、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要求,构建起一次性告知、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行政审批机制。

同时,实施专人负责对接,量身订制审批报件准备流程方案,指导业主对接中介机构完成报件制作服务。在报件齐备的情况下,100天内可以办结县级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时限达三分之二以上。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全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91%实现了网上办理。其中,全网办结事项占比12.53%,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结事项占比81.67%。截至8月底,平台受理业务44.55万件,办结42.13万件,好评率达99.9%。

统计数据彰显出的是数字化赋能便捷政务服务,推动“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实现了群众只进一道门、只到一个窗和数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与此同时,由国家和省级以及部门建设的59个信息化服务平台、各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延展了“一站式”信息惠民服务平台功能,提升了基层服务群众能力。玉溪数字化赋能,让政务管理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无处不在。

智能化赋能社会治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玉溪公安机关充分应用大数据建设成果,对关注地区人员、车辆进行精准预警,对确诊、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快速排查锁定,对重点防控区域和高危人群进行及时识别,持续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各县(市、区)推送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报告,为卫生、交通、社区等疫情防控主战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公布2334名失信人员名单,失信者受到消费限制、出境限制。同时,向金融系统推送纳税人信息21838户。408户次获得超过2.55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支撑下,全市36个单位合力推进信用奖惩,让守信荣登“红名单”,失信耻挂“黑名单”,着力打造“信用玉溪”。

面对日趋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玉溪紧扣打造全省“网络安全示范城市”目标,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提升网络安全事件防范能力,大力实施“4351”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网络安全良性生态,为数字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19年,全市累计对477个单位、222个系统、204个网站进行全方位监测。今年上半年,将70个单位的79个重点网站、重要信息系统和27个固定IP进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实现全天候监管预警。应急保障指挥中心加快建设,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抚仙湖流域监督检测控制平台,实现了对抚仙湖流域污染源、水质、水生态的全方位实时监测,有效提高了环境执法和监管的准确性、规范性,智能化赋能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耕地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示范区,在红塔区、通海县、易门县建立9个土壤水分监测点,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强化耕地生态保护。

玉溪公安大数据战役,数字化“信用玉溪”建设,全面强化网络安全防范,着力提升生态安全治理能力。基于数字化技术支撑的智能化社会治理,正不断创新手段,强化要素管控,推动玉溪社会治理走向现代化。(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雯霖)

编辑:刘燕 审核:马儒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31日 上午9:28
下一篇 2023年12月31日 上午9: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