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杠杆”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连续4年,全国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进入前百名,今年上半年,医院CMI指数位列全省1,综合CMI全省第4,27个病种位列全省前5,创新转化成果位列全国21……近年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高水平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杠杆”,推动医疗服务力、医院发展力、区域带动力全面提升,形成党建统领,人才与学科双轮驱动、智慧与创新融合赋能的发展新格局,成绩斐然。

以高水平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杠杆”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聚焦医疗服务力,奠定发展基础

月湖外滩方桥三个院区,实际开放床位3757张,职工总数5199人,作为宁波市体量最大的公立医院,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致力于之高质量发展之路,综合实力持续全市领先。

在专科能力建设方面,2020年起,医院部署了学科晋级三年行动,分层次培育“业务、服务、队伍”三强学科。目前,医院已建成我市最齐全、规格最高的重点学科群,拥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个,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1个,省市共建学科4个,浙东区域专病中心6个。神经外科6个重点监测病种术种全省排名前5(2023年上半年),心血管内科获批省重点实验室,TAVR、TEER等技术创新手术例数全省第2,血液科骨髓移植、白血病治疗均排全省第3……此外,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国家成人罕见病定点救治机构,医院的诊治范围已覆盖37个罕见病种。

在重大疾病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能力方面,医院方桥院区启用后,打造了院前院中一体化数字化急救体系,截止到2023年8月接诊急危重症患者6600余人。目前,方桥院区单日最高手术量120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63%。2023年上半年,浙江省DRG质量绩效分析报告显示,反映医院疑难复杂疾病诊治能力的CMI指数这一项,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位列全省第1,27个病种位列全省前5。

在技术创新方面,医院自行研发的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已取代国外引进的软件,在全国20余家大型三甲医院应用。机器人辅助下手术已开展1342多例手术,大大提升了手术质量。

以高水平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杠杆”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致力人才引育,提供发展保证

人才兴则医院兴,人才是医院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浙江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近年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面向全球高薪聘请学科带头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人才孵化工程,人才展翅工程、人才领雁工程,人才层级和总量全市第一。目前拥有副高级职称以上980人、博士及博士后148人、硕士1288人。

医院妇科在引进人才管玉涛博士的带动下,2年里学科水平突飞猛进,手术量显著提升,2023年上半年医院卵巢癌手术已位列全市第一;新生儿科在引进人才吴乃胜带领下,多次成功抢救高危极低体重新生儿,屡屡刷新医院成功救治最低出生体重儿的“纪录”。

除了引进人才,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致力于自主培养人才。通过协议薪酬制、首席专家聘任制等9大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人才梯队。医院是宁波市卫生系统首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单位,现有在站博后7人,已出站博后4人。博士后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高质量论文数篇,授权发明专利数项,成果转化位居系统内首位。其中,皇甫宁医生是由浙江大学宁波市第一医院联合培养的心血管内科博士后。由她牵头的《DHX9调控巨噬细胞脂质摄取和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获得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青年项目。

注能科研创新,增添发展动力

人才的集聚显著提升了医院的科研创新能力。今年6月,《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2)》发布,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位列全国第21位,浙江省第3位。2023年度医院获资助国家项目7项,其中国自然面上项目2项,国自然青年项目5项,获批项目总数创历史新高,实现宁波市医疗机构国家级课题的重大突破。

近年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科研立项总数及质量居宁波市医疗机构首位,医院科研经费总额连年攀升,近年来每年增长率超过45%。高水平论文不断涌现,尤其在新冠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生物新材料领域形成了医院特色。

临床试验专业为例,医院从最初获批的10个,近三年迅速增加到了31个。医院纵向下拨经费总额从2020年的1048余万元提升至2022年的3517余万元。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便是医院不断推动科研创新过程中涌现出的“急先锋”,三年获立项课题5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19篇,其中SCI论文95篇;获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1项。

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极大激发了医护人员发明创新的动力,医院每年都有多项专利申请获批,大部分来自医护人员在一线工作中的奇思妙想。据统计,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三年获发明专利38项,2022年成果转化7项,合同总金额255万,2023年1-8月完成医学科技成果转化5项,合同金额720万,在我省医疗机构中排名前列。

拓展区域影响,延伸发展布局

一家有影响力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必须有足够的区域带动能力。近年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托管卫星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开展临床培训项目等途径来提升区域带动能力。

目前市医院全面托管4家基层医院、专科托管3家基层医院。今年,两家全托管基层医院进入中国乡镇卫生院百强榜,其中龙山分院位列全国第4,宁海分院第47;龙山分院在2021年省卫健委组织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医院牵头建设5个专科联盟,辐射140多个基层医疗机构。

医院还通过打造各类临床培养基地或项目带动全域队伍的能力。作为首批国家级住培基地,目前,医院在规培的医务人员有621人,通过东西部协作党建联盟、宁波市基层医师能力提高项目、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等,长期接收省内外基层专业人员,仅今年上半年就多达975人。

以高水平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杠杆”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以数字化改革为助推,努力围绕高质量发展省级示范医院、区域临床技术培育中心、区域医学研究转化和资源聚集平台、数字化改革示范性区域医疗中心这“四大目标”,朝着全力打造高水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而努力。

以高水平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杠杆”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18日 上午9:54
下一篇 2023年11月18日 上午10: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