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 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党工委组织和人力资源部

近年来,江西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着眼“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大力实施基层党建示范引领工程,优化整体布局,创新载体方法,健全工作机制,努力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1、维护核心,全域打造“党建引领示范区”,建强捍卫“两个确立”的基层政治堡垒。党建是“向红”的,怀党爱国、举旗定向,心系“两个确立”、信守“两个维护”,捍卫政治有高度、汇聚正义有气度。八里湖新区提出“五个区”建设战略,坚持以“党建引领示范区”为龙头,带动城市建设标杆区、产业发展聚集区、生态文明样板区、城市生活品质区发展。着眼打造党建引领示范区,认真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出台组织工作系列文件,规范全区党的建设、班子建设、干部调配、选拔任用、考察家访、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全面加强5个基层党(工)委建设,巩固街道(场)党工委,建强新区机关党委,新成立“小个专”行业综合党委,实现全区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有效覆盖。各基层党(工)委坚持“融合中心、服务大局,示范引路、汇点成片,整合资源、借力发功”的思路和原则,推进党建工作,按照“火红党旗高高挂、便民平台服务大、党员活动室六有、党建日常抓三化,基层治理有招数、集体经济强而富、文明同创风气好、融合引领闯新路”的要求,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了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创建了一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

2、笃行初心,创新开展“一户五区”党建工作,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提质增效。基层党建是方法论,党组织要在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中,探索工作提质增效的操作路径,坚持履行职责有热度、创新引领有法度。新区立足区位区情,创新开展“一户五区”党建,一户,即落实市党代会“打造内陆开放门户”战略,依托新区作为赣北交通枢纽、“江西门户的门户”、“九江第一门户”等区位优势,推进各领域党建;“五区”即围绕门户党建,分类推进展区、景区、居民小区、乡村产业融合区、商业街区党建。通过多级联动、融合推进,“一户五区”党建已成为新区干部创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助推器,被九江市委列为深化改革项目。(1)在八里湖街道,联动开展“五先”示范党建,即展区奉先贤、景区当先锋、小区争先进、乡村产业融合区抢先机、商业街区勇先行。(2)在赛城湖街道,联动开展“五来”基地党建,即让绿道火起来,打造主题党日活动基地;让景点串起来,打造生态文旅基地;让山歌响起来打造文化传播基地;让产业旺起来,打造集体经济发展基地;让队伍强起来,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基地。(3)在赛城湖综合垦殖场,联动开展“三上”湖区党建,即支部建在游船上;党员作用发挥在品质引领服务上;党建触角延伸到产业链上,加强水产、旅游、餐饮、民宿等产业党建,开展“购种—养殖—销售—加工”渔业产业链党建。(4)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五为”模范单位创建,引导区街单位坚持忠诚为魂、大局为重、民生为本、实干为要、清廉为基,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大有可为、主动作为、敢作敢为、尽力而为、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培育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5)在“小个专”领域,强化行业综合党委职能,规范开展建名册、建组织、建载体、建阵地、建机制“五建”工作,面向社会招聘党建工作指导员,加强“两新”组织指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各地围绕“一户五区”,推行“365”党建工作法,即推进党建“三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创建“六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发展思路好、制度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党组织,打造“五示范”(五区分类示范点)先进典型。在展区,挖掘红色资源,打造城市展示馆、塔水桥乡村大舞台、梅山村杜宣展厅、青峰社区和徽洲村党史学习馆、杨花安置小区廉政文化广场等,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在景区,培育赛城湖绿道、九派云文化驿站等示范点,唱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山歌”;在社区小区,实行“一社一特”,引导园艺社区实行“三长三制”,建好网格长、楼栋长、户长三支队伍,建立物业联建、驻建帮建、关爱服务三个机制,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赤道咀社区、九龙新城社区等达标创建江西省第一批绿色社区;在商业街区,组建畔湖社区九方街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党群创文志愿服务队,培植九方商圈、喜盈门家具城、中央商务区等“小个专”示范党支部。新区第一小学在“一户五区”党建中,找准展区、教育产业融合区双定位,开展党建引领青蓝培带园、先锋训练园、优质蒙学园、区域研教园、平安和谐园“五园”建设,健全“三培养三带头”、“1 3”党建带队建等机制,开设多彩素质课堂,教师在各级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奖381人次,其中国家级奖17人次、省级奖47人次。

3、服务中心,引领深化“六个年”行动,推动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党建是引领发展的风向标,各级党组织务必紧贴中心,坚持党建为民,做到服务发展有力度、惠及民生有温度。新区秉持党建融合理念,着眼当前最大的中心任务和民生诉求,围绕九江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深化新区“六个年”行动,强化党建保障服务,确保疫情防得住、经济稳得住、发展更安全。(1)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注重打通社区微治理的神经末梢,推进九龙新城社区“五方联席会”、蛟滩村“一会五站”、赤道咀社区党建“1 2”联动治理等;健全“一老一小”社区服务体系,建成蛟滩村“颐养之家”养老中心、青峰社区“党建 关心下一代”等示范点。(2)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引导街村采取土地入股、与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等方式,做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村村超15万元,培育了一批10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排山村盘活闲置资产,引导乡贤回村创业,通过“村集体 公司 农户”模式,一体化发展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古法酿酒等项目;通畔垄、梅山等村推进党建引领“共享新村”建设,落实村民多元福利,健全共建共享、共富共享、幸福共享机制。(3)坚持以党建服务保障“六个年”行动落地。以党建引领土地收储行动年、项目建设加速年、文化旅游推进年、历史问题攻坚年、营商环境优化年、作风建设夯实年等行动的深化,推动了产城融合。打造庐逸村就业创业基地,化景为业,培育主题民宿、餐饮宴会等休闲度假项目;推进渔乐方舟、江苏云彩数字园等产业项目建设,助推“一号发展工程”;抓实教育等民生项目,推动“名校 新校”集团化办学,新增学位1万个,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化,推动经济社会向好发展,为九江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贡献新区力量。

4、凝聚人心,以党建引办“七彩八园”,助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人才聚集高地。党建是凝聚力工程,各级党组织要整合资源、凝聚人心,搭建平台、聚才蓄势,做到优化环境有效度、汇聚英才有广度。新区注重强化“飞地党建”理念,广结友缘善缘,整合乡贤人才、流动党员等资源,建立跨区结对、村企村社结对、项目共建等党建联盟机制。引导街道机关支部与央企项目支部结成友好对子,搞好“三建六联”,即开展支部联建、推动项目共建、打造融合党建,实行组织联手、党员联心、活动联办、工作联盟、党课联讲、山歌联唱,促进了发展共赢。成立九江门户党建学会、九江关爱好人志愿者协会等一批“党”字号社会团体,汇聚为我所用的发展资源。开展“三回两引”工作,引导企业回报社会、员工回馈企业、乡贤回归本土,组织引领发展、党员引创文明。大力建设赣北最美的“九江赛城湖人才主题公园”,坚持古今融合、产才融合、产城融合、五区融合理念,优化引才育才用才政策,健全人才创业与人才康养机制,经常性举办“九派人才论坛”,设立“选调生之家”,兴建人才公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串联打造浔阳古城、陈门里红色驿站、庐逸街村、塔水桥研学基地、红船宣教基地、农垦文化展馆、骆驼泉五丰园等项目,精美构筑人才高地。融合“一户五区”党建,努力将人才主题公园打造“七彩八园”,即建设“创业创新的乐园、就业从业的田园、教育培训的校园、康养休闲的家园、唱响山歌的梨园、传承文史的展园、多彩观游的花园、赋能党建的景园”,使人才公园融展区、景区、居民小区、乡村产业融合区、商业街区党建于一体,精心培育七彩公园文化,即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古色传统文化、夜色商业文化、金色产业文化、紫色爱情文化、粉色亲情文化,做到以政策优环境、以项目强基础,以核心强中心、以人才汇人气,为九江全面打造长江经济重要人才集聚高地贡献新区力量。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12日 上午9:29
下一篇 2023年10月12日 上午9: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