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始阶段(1949年之前)
中国高校社会捐助起源于19世纪末,当时国家积贫积弱,各方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教育救国”"并慷慨为高等教育捐赠款物,以期通过捐资助学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并进而促进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革。19 世纪 80 年代,在盛宣怀先生的倡导下,北洋西学学堂在天津成立,盛宣怀先生负责的招商局和电报局每年捐银 10 万两用于支持该学堂的发展。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等系列兴学章程给予群体和私人捐设学堂的权利,并给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措施,调动了民间办学的积极性”,采用颁发 “红花”"或 “匾额”的方式予以表彰。
民国期间,私人捐资助学之风更加盛行,社会捐赠成为私立院校经费的重要来源渠道。民国政府亦出台了若干政策予以鼓励。1912年,教育部颁布《大学令》,规定经批准后,民间可兴办大学,该法令的出台,不仅明确了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也为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扫清障碍,提供了法律保障。1913 年,教育部颁布了《捐资兴学褒奖条例》,明确提出“以金质、银质、褒章或匾额来奖励私人办学或向教育事业提供捐赠者”,这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热情。据统计,1913年全国私立高校捐赠款占全部高校捐赠款的78.3%,社会捐款占私立高校教育经费的49.8%。
2.蛰伏阶段(1949-1980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计划经济的建立与实施,政府也展开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1952年,全国高校第二轮院系调整开始,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私立高校的接管和改造力度,截至1952年底,全部私立高校都改为公立性质。以1949年的焦作工学院为例(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1949年4月27日,焦作工学院在苏州迎接解放,不久,人民政府将学校改为国立,学校获得新生,1949年6月1日,获得解放的焦作工学院在苏州举行了建校40周年的校庆活动。在这一阶段,高等教育经费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统收统支,形成了单一来源的经费格局,高校不再需要自筹经费。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行统一安排调配,人们可支配使用的资金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公益慈善事业失去了发展的物质基础,对高校的捐赠活动消失。教育捐赠进入了蛰伏期或停滞期。
3.繁衍阶段(1981-2004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高校社会捐赠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政府也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开展多渠道募捐,扩大办学资金来源。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多渠道的教育经费筹措制度。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鼓励社会各界本着自愿、有能力的原则捐资支教。在政策的多重激励下,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捐赠,全国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捐赠氛围越来越浓厚。随着社会对高校捐款的不断增加,高校开始设立专门的捐赠基金管理机构-大学教育基金会。1994年,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该基金会旨在促进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向国内外募捐,这也是中国大陆成立的第一个大学教育基金会。随后,一大批大学教育基金会相继成立。高校以教育基金会为中介和载体开展募捐活动,并对捐赠资金进行有效管理,中国高校的社会捐赠工作日益规范。
4.兴盛阶段(2004年至今)
虽然许多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社会捐赠筹集、管理机构一一教育基金会,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建立完善的制度以保障其设立和运行,教育基金会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基金会的进一步发展。直到2004年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的出台才使这种状况有所改变。《基金会管理条例》对其组织机构设立、各项工作管理办法、审计和监管等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说明,这一条例的出台提供了基金会设立和管理的明确制度参考和保障,进一步规范了基金会的各项工作,为基金会的更好发展指明了方向。自此,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高校社会捐赠有了专门的筹集、管理机构。与此同时,政府还出台了相应政策来引导民众对高校进行捐赠。200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提出对教育捐赠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极大地激发和鼓励了社会公众对教育捐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高校吸收社会捐赠的能力。2009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制定了《中央普通高等学校捐赠收入配套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普通高等学校捐赠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再次激发了高校开展募捐活动的积极性。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慈善文化的日益普及,加上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扶持的政策,中国高校迎来了社会捐赠的快速发展,社会捐赠对于缓解高校教育经费紧张的问题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晁阳. 中国高校社会捐赠吸引力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9.
[2] 马泽民.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D].天津师范大学,2004
[3] 邹放鸣,丁三青,蔡世华,章毛平,薛毅.中国矿业大学史(1909-2009)[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19-12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