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支书抓党建的经验材料,推荐给笔友借鉴学习(书记抓党建)

一辈子只做两件事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XXXX、总经理 杨广泽

我叫杨广泽,今年67岁,来自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1977年,参与创建乡办纺织厂,1988年至今,担任XXXX。几十年来,我始终牢记支书这个身份,抓牢XX这个“根”和“魂”,创造了企业“无一例劳资纠纷、无一起重大事故、无一笔失信记录、无一次当上被告”的良好局面。2012年,公司XX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X组织。

一位老支书抓党建的经验材料,推荐给笔友借鉴学习(书记抓党建)

从2.7万到8.5亿,不变的是XX引领

有人说,非公企业是经济组织,应该完全按照经济组织规则培育,追求利润最大化,XX是个“累赘”,不利于市场竞争。我们从最初2.7万元产值,到去年8.5亿元销售,XX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推动力。实践证明:只有XX强,非公企业才会真正强。

XX工作做实做细了,必然促进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我们把XX融入企业决策、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每两个月,XX会召开一次理论学习会,保证X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企业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在“三重一大”决策中,XXX先研究,然后才启动相关程序,抓住了根本、把准了方向。每次遇到瓶颈性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XX。2013年,自动络筒机控制部件频繁发生故障,造成很大麻烦,XX组织XX科技攻关小组,组长张勇自学1500多个英文术语、查阅大量学术论文,吃住在工地反复试验,成功取得技术突破,每年节约60多万元。他本人也成为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江苏工匠”。牵头组建江苏省新型纤维纺纱工程中心,制订国家行业标准10多项,推动企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发展。

一位老支书抓党建的经验材料,推荐给笔友借鉴学习(书记抓党建)

从1977到2018,不变的是社会责任

XXXXXX指出: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我们牢记XXX教导,努力做大做强,承担应尽责任,反哺社会。

企业是一个大家庭,没有“人”,企业就会“止”,我们坚持把富裕员工、关爱员工、服务员工,作为首要任务。XX牵头制定“12345”员工报酬权益保障机制,推动53 名一线员工成为技术股东。去年,员工人均收入达6.1万元,连续10年年均增长10.2%。设立职工心理咨询室,开展XX帮扶员工“一带三人”等活动,吸纳110多名残疾人就业。建立双弘爱心互助基金,捐助300万元,帮扶1300余人次。这些XX活动,有效地帮助员工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XX工作,看似与企业发展无关,实则密切相关,能够把员工团结得更紧,把质量做得更高,把形象树得更好。现在,公司每吨纱售价比市面至少高出500元,仍供不应求。

一位老支书抓党建的经验材料,推荐给笔友借鉴学习(书记抓党建)

从2到106,不变的是先锋本色

公司成立时,只有2名XX,伴随着企业发展,XX队伍壮大到106人。尽管人数多了,但成色不降、本色不变,先锋作用不打折扣。

因应不同时期不同任务,我们与时俱进创新“一台三岗”“一树三学”“一定三诺”等5个“1 3”党建工作法。近15年,公司发展新XX47名,其中9名成为高级技师、22名成为技师。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XXX,开展双弘工匠、生产标兵、创新能手等评比活动,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培训员工,与东南大学江南大学等开展16个校企合作项目,成为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开展“三有三无”活动(关键岗位有XX、困难面前有XX、突击攻坚有XX,XX身边无事故、XX身边无次品、XX身边无违章),立出鲜明标杆,形成强大凝聚力,员工流动率一直低于3%。

这一辈子,我只想手上琢磨一种活儿,那就是纺纱;肩上扛起一份责任,那就是党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将继续坚守老支书精神,为非公XX高质量、企业发展高质量,鞠躬尽瘁,奋斗不已。

一位老支书抓党建的经验材料,推荐给笔友借鉴学习(书记抓党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8日 上午10:09
下一篇 2023年9月28日 上午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