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白璧镇一“网”情深,创新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1361”模式,激活治理“微力量”

安阳县白璧镇一“网”情深,创新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1361”模式,激活治理“微力量”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秦名芳通讯员张桢睿 郭宏斌

安阳县白璧镇一“网”情深,创新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1361”模式,激活治理“微力量”安阳县白璧镇一“网”情深,创新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1361”模式,激活治理“微力量”

近年来,安阳县白璧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网格化新思路、新途径,创新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1361”模式,不断健全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1”张网格推动基层治理体系融合式发展

为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安定因素。近年来,白璧镇坚持把信访网格化管理作为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红色引擎”,全力搭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坚持“多网融合、一体推进”的原则,整合服务资源,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阵地,进一步织密织细服务网,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整体水平,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根据“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工作机制,全镇41个村(社区)、8.2万人划分了41个大网格、264名网格长、1440名网格员,形成工作落实“责任网”。注重因地制宜,网格设置科学合理。

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白璧镇综合考虑各村组布局、人口、生产关系、面积、地缘血缘、党组织和党员等因素,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合理划定网格。每个村民小组即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设1名网格长和若干名网格员,每名网格员联系15至20户群众,所有村(社区)实现了全覆盖、无盲区。

白璧镇网格划分注重群众基础,人员配备精准到位,网格长采取“提名表决法、会议直选法”等方式推选出有威望、有能力、有觉悟的村民担任网格员,推选网格内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后备力量、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村医、共青团员、乡贤能人等担任网格员。

“3”级网格长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工作扎根

白璧镇信访工作坚持镇党委书记、包村科级领导、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党建引领,坚持党员干部齐抓共管共建共享。

镇、村三级网格加快建立“党建引领”常态化机制,通过“微网格”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充分发挥党员、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道德模范、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全力维护全镇和谐稳定,保障居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提升全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白璧镇先后制定了《白璧镇党建引领基层信访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网格划分、网格设置,做到网格设置、人员配备、待遇保障、责任落实、实体运行“五个到位”,综合考虑全镇41个村(社区)地域布局、人口、党组织和党员等因素,以自然村民小组及党员中心户等为基础合理划分为网格,选派网格长和网格员,将全镇所有村(社区)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对接、动态调整”的原则合理划分网格,做到镇、村(社区)、村组三级网格全覆盖。

“6”项制度助力基层治理规范化运行

建立考核奖惩制度。白璧镇完善网格长、网格员考核奖惩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奖优与罚劣相结合,对表现突出的网格员给予表彰奖励,对不称职网格员及时更换,组织重新推选,确保网格化管理建起来、推得开、管到位,增强广大群众在基层信访工作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建立“一核五会”治理制度。白璧镇推行了以村(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发挥党支部会议、“两委”会、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的“一核五会”基层治理制度,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全面推进党建网格、信访网格、综治网格、环保网格、为民服务网格“五网融合”,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缘广、地形熟、信息灵的群众工作优势,做实网格内的基础信息、社情民意、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收集工作。

建立联系服务制度。网格员重点做好信息采集、诉求受理、巡查走访、便民服务、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结合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多网融合、一网统筹”,实行包村科级干部、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责任制度,整合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庭等县直部门资源,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道”工作机制。各村公开网格设置图,清晰标明每个网格员所联系群众,公布网格长、网格员,乡镇、村包联干部,第一书记及相关单位服务人员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制作发放便民服务卡,方便群众联系。

建立定期走访制度。网格员定期走访所联系群众,全面了解每一户及其家庭成员的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情况,做到“知人、知事、知情”。白璧镇把生活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空巢老人家庭、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及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留守儿童等重点人员、特殊人群作为巡查走访的重点,及时了解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报告反馈制度。网格员及时梳理巡查走访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网格长,由网格长汇总后及时报告村党组织。发生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火灾等突发事件或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网格长要第一时间上报镇党委。

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白璧镇结合“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定期组织网格长召开村情民意分析会,对收集到的村情民意和意见建议进行梳理,讨论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1”个研判工作模式增强矛盾化解力度

为进一步夯实责任筑牢底线,按照安阳县委书记、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邢振东的指示精神,自2022年9月26日以来,白璧镇坚持镇党委书记每周至少一晚集中分析研判信访案件工作制度,白璧镇党委书记张景林亲自参与信访研判会、排查矛盾、梳理案情、开展会战,干部主动下沉一线,主动化解信访问题,变突击为常态,群众有问题随时解决,全镇上下形成了“会会说信访”“时时谈案情”的良好工作局面。

截至元月15日,白璧镇先后23次夜间定期分析研判信访案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86%,听取各片对重点人员稳控情况汇报7次,已化解省交办重点案件1起、其他问题3起,打击到位1起,有效推进5起重点案件的化解稳控,稳控信访重点人员18人,信访工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白璧镇通过每周一晚召开的信访案件分析研判工作会,对全镇范围内发生的赴京访、赴省访典型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总结。该镇邀请了派出所、司法所、人大代表、律师、党支部书记代表等人员参加分析研判会商,汇集力量、集中智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听取案情汇报、询问案件产生的原因、责任人员采取的措施和化解矛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再分析、再研究、再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通过分析研判工作会,白璧镇把各类涉稳风险隐患排查在前、处理在前、化解在前、稳控在前,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切实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每周的研判会同时也是加压会,白璧镇聚焦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些、方案考虑得更周全些、工作做得更扎实些,坚决做到“大事不出、小事全无”,保持高度警惕,时刻绷紧神经,抓实抓细预警、排查、化解、稳控、处置等举措,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不挂空挡、不留空白。白璧镇压实领导责任、属地责任、部门责任,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白璧镇通过党建引领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网格化模式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2022年1月30日,白璧镇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21年度平安建设先进党委。2022年12月9日,白璧镇在二十大信访维稳安保工作突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

白璧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抓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信访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党建引领、多元协商、共治共享”的理念,探索推行“1361”工作模式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全面提升村(社区)治理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释放基层治理新的活力。

编辑:老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9月22日 上午9:45
下一篇 2023年9月22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