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师职称新变化,课题、论文成为副高职称申报“门槛”为哪般

6月30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的意见》全面启动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工作。

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正副高级评聘条件。

正高级的评审“门槛”,由原来单一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著作”,改为“教案、课题、教学成果奖、论文、论著等类型“6选一”,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就有资格申报。这个变化,算是“放低”了要求。

但是,副高级教师申报却也由原来的“软门槛”改为和正高级一样的“6选1”“硬门槛”:一是县级课程优秀教案;二是县级课题(主持人并结题);三是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教学能力和优质课比赛获奖;四是论著(前3位)五是正式期刊或重要报纸发表论文(独立或第1作者、不低于2000字);六是教育教学成果被《新华文摘》转载。

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想申报副高级,如果缺了这些“硬件”,纵然是荣誉证书一大堆,也只能是望副高兴叹啊!

有人说,新《意见》前面说要“切实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后面又把论文列为申报“门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在这里,二者并不矛盾。此前文件中,申报正高级论文是唯一“门槛”,现在变成了“6选1”,与前面的“克服”正好呼应。

有些人之所以感到二者矛盾,是因为把“唯论文”的“克服”理解成了直接“去掉””“不作要求”。

而实际上,作为教师,教学是第一位的,但只教不研是很可怕的。

山东教师职称新变化,课题、论文成为副高职称申报“门槛”为哪般

近年来,国家虽然实行“双减”政策,要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生作业作出了明确的限制,各地教育部门、学校虽然出台了作业公示等制度,建立了作业监测机制,但是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却仍然减不下来。不少地方,由明作业变成暗作业,由教师布置变成家委会安排,特别是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前,孩子作业更要做到12点。此种情况,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不说,更是严重阻滞了学生“智力”发展,把本是“开动脑筋思考”的学习,异化成了机械的刷题训练,导致学生小学、初中学习成绩很好,但到了高中、特别是大学后,没有后劲,失去了思考力、想象力,失缺了学习力,到了社会上,难以适应新岗位新工作。

所以,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面对不同的学生,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让他们手中有“渔”,不是靠课堂教师讲,不是靠课后机械练,而是教师要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改进创新——换言之,就是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这个科研能力指什么?教师备课要求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选择,教学活动设计都是在研究——如果一名教师只知道抄教案,重复他人教案,连一个优秀课程教案都设计不出来,何谈什么“高级”?

课后反思、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也都是教研,都是在对教学进行研究的改进。可为什么周周听课,月月评课,多少年下来,教师的课堂仍是涛场依旧,那是因为没有把这些当成教,而如果教师把每次听课、评课的内容记录下来,整理下来,分析研究,写出报告,就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可以拿来发表。

山东教师职称新变化,课题、论文成为副高职称申报“门槛”为哪般

发现问题,有了难题,进行研究,就是课题。课题并非什么”高大上”不可攀峰巅,也并非某些人说的脱离实际,拼拼凑凑和教学没关系。有些人之所在对课题存有偏见,就是只看见了他人表面上的拼凑,没有看见人家背后的研究,根本不知道,把平时司空见惯、杂乱无章的教育教学琐事、记录、反思,经验、教训等,系统化、规律化、规范(模式)化、理论化就是研究。“研究”多了,自然就会有论文发表了,时间长了就会有书要出版了。

“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

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不能只凭抄教案一大摞,机械重复课堂十年、几十年就是高级了,那样才是典型的“唯资历”,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唯有有思想的教师,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继续学习力,唯有搞研究的教师,才能教出学习力强的学生,将来学生才会有学习后劲,更好地适应后续学习和工作;唯有不断研究创新的教师,才能教出有创新力的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教师职称评聘标准,就是在引导广大教师,与时俱进,走研究之路,汇聚能够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源头活水”,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做专业型、专家型教师!

最后,再说句实在话,作为教师,如果目前没有放弃这个职业的打算,那就应该适应这个职业,顺应这个职业的时代要求,说得再“自私点”,就算为了职称、待遇,也应该放“不满”“牢骚”,积极、及时准备申报高级职称的“硬件”,唯如是,你才能不落伍于新时代,早日评聘上高一级职称。

山东教师职称新变化,课题、论文成为副高职称申报“门槛”为哪般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8月3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3年8月3日 上午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