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224党建“新模式”齐心走好强村“共富路”

鲁网10月14日讯 (记者 张刚)枣庄市市中区齐东村位于齐村镇西北侧,紧靠西昌路,交通便利。全村共560余户、26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60余人。村两委成员7人,总支下设2个网格党支部,共有党员72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2人。近年来,齐东村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党建“1224”工作模式,打造特色“商贸经济强村”。齐东村先后获得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枣庄市“优秀基层党组织”、枣庄市“基层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构建1224党建“新模式”齐心走好强村“共富路”

始终坚持“一个核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齐东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出实招,不断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每年年初,村党总支充分走访调研群众,收集民生诉求,科学确定年度惠民实事,排出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村干部,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以实际工作锤炼党员干部能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构建1224党建“新模式”齐心走好强村“共富路”

坚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选好“领头雁”,凝心聚力开新局。村党总支书记刘敬胜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自2011年到村工作以来,充分发挥自身“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优势,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使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先后当选为市区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书记”。二是谋划“新思路”,让“金点子”点亮“钱袋子”。通过实地调研、科学谋划,确立了“繁荣齐东,商贸强村”的租赁经济发展思路。依靠周边充足的消费需求,充分发挥齐村大集“1 N”的带动效应,辖区内500余家商铺繁荣发展,为壮大村集体收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绘下美好蓝图。

构建1224党建“新模式”齐心走好强村“共富路”

持续做好“两篇文章”。一是做好经济发展文章,让村集体成为“聚宝盆”。对齐村大集和旧货市场及周边商铺进行提升改造,硬化地面2万余平方米,合理规划经营摊位300余个、商铺30余家,每年租金收益达90余万元;盘活闲置存量土地,“变资源为资产”。通过对村委会西侧的闲置场地进行整体收购,齐东村投资200余万元开发建设3层楼宇,每年整体出租收益达20余万元。2021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二是做好民族发展文章,让村集体成为“和谐家园”。村党总支书记作为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建立少数民族人员信息台账,定期举办民族团结演出活动,宣传民族团结相关政策法规,大力营造“各民族团结友好一家亲”的浓厚发展氛围。

构建1224党建“新模式”齐心走好强村“共富路”构建1224党建“新模式”齐心走好强村“共富路”

致力取得“四大成效”。一是村容村貌更加整洁。齐东村投入70多万元,用于改善村内排水、墙壁、绿化、亮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综合修整填平路面,大范围整理飞线,村居环境“旧貌换新颜”。二是为民服务更加高效。齐东村精心打造村居便民服务大厅,畅通服务“绿色通道”,推行“代办、领办、上门办、现场办、预约办”五办服务。三是民生福祉更有保障。村委会对60岁、70岁、8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分别发放150元、200元、300元的老年津贴,全年发放近60万元。同时每年还为村民垫付银龄安康保险、治安保险等保险金。四是文明创建更加和谐。村委会制订了村级文明实践站站点制度,内部设立了“6+N”功能室,外部设立了“文明广场、长廊、健身器材”等设施,还成立了“法治三室”,并安装监控设备80多个,路灯120台,保证依法治村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做到“村集体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2日 上午9:30
下一篇 2023年7月12日 上午9: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