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语者问答——品茶(品茶语言)

茶语者问答——品茶(品茶语言)

前一段,围炉煮茶甚嚣尘上,备受年轻人追捧,那么究竟在追捧什么?应该是对玄之又玄的传统茶文化的一次表白:一方面经过星巴克咖啡文化的洗礼,又通过奶茶文化的过渡,我们、尤其是年轻人重新意识到传统茶的魅力;另一方面是试图将几近玄学的传统茶文化回归生活,用这种“仪式感”和“仪式感”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定。确实,饮茶只是生活而已,源于喜爱,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连老外都能在等待间体会出“道法自然”,那我们又何必叠床架屋呢。接着,我们只从探索茶的口味着手以,来解释其中的术语,以便于您自己能像专业人士一样了解品茶的知识。

首先,仪式感是需要物质基础的。

在我们开始品茶之前,您需要必要的工具:茶,水(质量好:无味、无杂质的水,尽量避免直接使用自来水),一个开水壶,一个茶壶和几个杯子。在选择这些工具之时要循序渐进,依据你自己的知识层面进行选择,避免在专业茶艺品鉴和休闲茶叶品鉴之间的纠结。

其次,仪式感也是有目的性的。

专业茶艺品鉴
专业的品茶师本身就是传统茶文化的载体,他们必须沿用非常具体的流程和非常标准的茶具。在茶小白看来,绝大多数茶艺都是在盖碗中冲泡的——你会惊异于居然不会烫手(这就是中国古茶具的设计之美),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茶杯茶具需要一起配套使用;然后你可能还会发现,专业茶艺师始终超量加入茶叶并使用更热的水,还将茶叶的冲泡时间超过建议的时间。为什么?为了从叶子中汲取每一点香气、风味和细微差别,用以烘托环境。

难道标准的投茶量、水温和冲泡时间建议是错的?那倒不是,这差别就是茶艺师的价值所在:虽然由此产生的冲泡可能味道好,也可能不好,但训练有素的茶艺师可以通过专业操作,在茶艺表演各个环节之间配合,来识别和抵消这些茶汤中积极和消极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受众的适用方法也会略有不同,但最重要的是保持最终体验的一致性。

休闲茶叶品鉴
你呢,你的受众只是你自己,尊崇自己的内心,所以只采取更简单,更愉快的冲泡方法品茶足已。在这种情况下,您的冲泡装备就不用那么复杂、繁琐,但既然作为品鉴,那么就要对茶汤的颜色和叶子舒展的大小进行判断,因此最好使用纯白色或透明玻璃杯和壶对于茶小白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无论您决定采取专业还是休闲的品鉴方法,您都需要准确的秤。如果你只是想清净的享受一杯茶,那么一点误差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如果你准备对一些茶进行品鉴时,精度至关重要,尤其是同类茶之间的味道区别,往往都是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的冲泡时间,水温和茶水比例)进行冲泡,才能体会出所有的韵味的。还有,如果只是喝茶,您可以创新的在茶中加入牛奶,柠檬或糖;但是,如果您只想品鉴茶的真正风味,就必须杜绝这些,因为它们会掩盖有助于区分茶叶和质量的更微妙的细微差别。

顺便说一下,如果你仔细观察过,你就会发现茶艺师实际在操作过程中自己并不喝茶,他们依赖于从味觉和嗅觉培养的记忆来给你营造良好的视觉、味觉和嗅觉的感受。

最后,仪式感会引导成就感

还是那句话:饮茶,源于喜爱,茶只是茶,没那么复杂,只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茶和舒适的方式,来寻找你在品茶时要寻找什么,以下就是你的指南针:

第 1 步:检查干茶叶

检查什么?确保叶子大小均匀、剔除其中的茎、树枝或过多颗粒物等碎末;看看叶子是否呈现出一致的特征性卷曲、卷曲或叶片打开程度、是否具有一致的颜色、或者都能呈现出一致的“光泽”(适用于某些茶,例如恩施玉露)和香气。这些都能保障你能真正感受得到你所品鉴的茶能成新出您认知里的味道(书里说的茶汤茶气都是对的,你欣赏不到就是这些细节出了问题)。

第 2 步:冲泡

称量出适当量的茶叶,准备好适当温度的水,再确定好合适的茶水比例,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冲泡(至于冲泡水壶形状、壶嘴样式、倒入水流的角度、速度、旋转方向等等…….不必在意,对于你来说并不重要,你做了也没人在意)。

第 3 步:分杯

如果您使用的是盖碗(茶壶)杯子套件,就要将茶汤完全倒入相应的茶杯中(如有多人共享就要注意倒入时要注意前后分摊,以保持口味的一致性。需要提醒的是:请将碗盖或者壶盖被打开,保持盖碗或者茶壶中茶叶不被闷焐。如果您使用的是其他带有深滤网茶漏的茶具,请取出过滤器,倒出茶汤以停止过度浸泡过程,并防止茶叶被闷焐。

第 4 步:分析茶叶

当被浸泡的茶叶稍冷却,你就可以借机鉴赏下湿叶的香气和外观(这是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整叶茶之美)。盖碗无疑是最好的整叶茶冲泡工具,您可以通过打开的盖子就可以看到展开的叶片并感受茶叶的香气,这是其中最关键(和快乐)的部分之一。随着经验的积累你逐渐就可以从湿叶的香气分辨出很多;您更可以从打开的叶片中,体会叶片的完整、均匀和颜色。

第 5 步:赏茶

冲泡好的茶水称为茶汤,这就您检查你对茶叶了解的机会:香气、颜色、味道。欣赏差,感受茶,再想一想,稍后再从自己对这种茶的了解中找到对应的内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终究会找到考了一百分的乐趣。

这里要说的是一个让人不太容易接受的品茶形式:茶艺师会有一个重要环节是“啜啜啦”,我们就说“吧唧嘴”就好理解了。真的!茶艺师会快速(大声)地吸吮茶汤,试图将茶“喷”到嘴里,打击舌头的所有区域以及鼻腔底部(很大一部分茶汤味道来自气味)。空气的加入还可以释放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并冷却茶,以免灼伤您的口腔。这时候,是没人敢说你是没有教养的,反而,这是一种礼仪。

你在这个过程中究竟要体会什么:

1. 它有诱人的香气吗?

鼻子更敏感,可以检测到味蕾无法注意到的微小细节。

2. 它的味道有深度吗?

就有如葡萄酒,即使是最轻淡的白茶也应该有一些茶叶自带的个性,这种个性的味道是有韵味持久、挥之不去的?只是寡淡无味、转瞬即逝?

3. 它的风味质量如何?

茶汤是否具有令人愉悦的清脆,舌尖上的新鲜和可以能够清晰的感悟?

随着经验的积累,如果你有做记录的话,您会注意到你对味觉的理解的深度在扩大。你第一次尝试绿茶时,你可能尝到的只是“草”的味道。但经过进一步的品尝,发现了更微妙的细微差别,或许终有一日你也会感慨道:“书上说的都是真的!”。

好了,说了一大堆,这是全部吗?还是“NO”,最关键的还没有讨论:他是你的菜吗?——它对你来说味道好吗?最终,除非您是茶艺师或者茶叶鉴赏师,否则品茶的目标只是找到适合您口味的理想那杯茶——茶和冲泡方式。如果你觉得在90度时冲泡的绿茶很好,只要确保你每杯茶的味道都能保持一致就足够了,过多的比较对你毫无意义。这也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你会发现在你找到这杯茶的发现之旅种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茶回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5月12日 上午9:38
下一篇 2023年5月12日 上午9: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