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减负(党建工作减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直接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关系着党和国家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通过党建引领为基层减负,将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给他们添足动力、扫清障碍,提升基层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党建引领基层减负,精心组织实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理论学习的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党的事业发展上。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发扬斗争精神,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大排查,着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把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落到实处。

结合实际抓整改,文件、会议大“瘦身”。一年来,各地从实际出发,对文件、会议等“瘦身”,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在减少层层发文方面,部分省份控制文章重复率,防止反复发文。在精简会议方面下功夫,做到“能少则少、能并则并、能短则短”。“减”不是目的,而是要将省下来的时间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密切联系群众、增进干群感情上。

多管齐下,助推减负落实落地。不少地方多管齐下,借助巡视以及开展专项整治的方式,推动减负取得成效。重庆、四川、安徽等省份在巡视工作中聚焦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辽宁省开展层层加重基层负担问题的专项整治。并且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和考核更要重实绩、实效。检查、问责、留痕都是为了把考核评价做实,但是“实”不只是形式上的“实”,更主要的是要看实绩、实效。

强化监督执纪,为基层减负保驾护航,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敢于“亮剑”,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病灶”切除。围绕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12345市民热线接诉即办、疏解整治促提升等重点任务,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加大民生领域监督力度,推进基层减负,保障基层治理“三项改革”落实到位。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需要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选好方法,通过党建引领为基层推进社会治理“撑腰鼓劲”,为基层减负,让基层社会治理能够“轻装上阵”“乘势而上”“固本培元”,进一步确保党建引领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交出圆满答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28日 上午10:50
下一篇 2023年1月28日 上午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