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建引领 完善制度机制 阳高县打造“1+6”模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加强党建引领 完善制度机制 阳高县打造“1+6”模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早上刚到办公室,阳高县龙泉镇“小鲁调解工作室”鲁学虎的手机上就弹出一条推送信息。小鲁点开一看,是网格员报送的,花苑村张某和燕某因为秋耕地两人互不相让,闹起纠纷。

“出发!”才一会儿,鲁学虎的车就停在了两人面前。他详细了解了产生矛盾的前因后果,并主动和他们进行谈心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用一个时辰就调解了两家的土地纠纷。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阳高县以“1+6”创建活动为抓手,通过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组建产业发展中心、技能培训中心、矛盾调解中心、党群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务监督中心,找准破解基层治理的落脚点,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

选好“领头雁”,基层组织强起来。阳高县按照选派党群部门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干部进“弱”村,帮助整顿班子;选派政法部门沉稳细致、善于处理复杂矛盾的干部进“乱”村,帮助化解矛盾;选派涉农部门懂政策、有技术的干部进“穷”村,帮助壮大特色产业的思路,择优选派65名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切实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移民搬迁村古城镇道贤村引入海归博士史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里不仅建了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日间照料中心、广场、戏台等公共服务设施,还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及黄花、大吉杏、寒富苹果等产业,所有搬迁户至少享受两项产业收益,真正实现了“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打好“组合拳”,集体钱袋鼓起来。近日,记者走进罗文皂镇的服装加工车间看到,村民们正坐在工作台前加工制作羊绒大衣,他们有的熟练地操作裁剪、缝纫、锁边等机器,有的对缝合好的羊绒大衣进行检验,一派忙碌景象。该县持续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升。目前,阳高县19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57个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占比79.7%。切实解决增收渠道不宽、后劲乏力的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下好“先手棋”,干群关系融起来。阳高县各村矛盾调解中心成员由村里威望高、善调解的党员干部牵头,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主动走访开展排查化解,使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做到了早排查、早调处、早化解。龙泉镇花苑村大力弘扬“李培斌精神”,建立了“小鲁调解室”,规划建设花苑村广场视频信息服务公开平台,充分发挥政策宣传、“三务”公开、党员群众信息交流、文化娱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作用,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使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截至目前,花苑村“小鲁调解室”累计接待办事群众486人次,调解矛盾纠纷79件。

当好“店小二”,群众办事易起来。在阳高县197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群众服务代办制度,由乡镇包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担任代办员轮流坐班,对群众代办事项做到“限时回复、全程代办”,定时定点坐班接待群众,做好代办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2700多次,代办各类服务事项900多件,实现了“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的目标。狮子屯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提出了“一线服务、现场研究、限时办结”工作法,由过去的被动应付群众转变为主动依靠和服务群众。通过这种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和交流的包联工作服务,促使干部增强了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干部作风切实改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用好“显微镜”,村务监督严起来。在各乡镇成立村务监督服务中心,指导各村选出为人正直、懂法守规、热心村务的党员、群众充实到村务监督委员会中,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村务情况分析、村务监督报告、评议考核、工作台帐、学习培训、申诉救助、经费保障等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重点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建设、惠农政策、耕地保护、土地流转等工作的监督,拓展“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村党组织、乡镇党委、政府和纪委反映,并协助做好督促整改、调查处理工作,确保村务公开透明、合法合规。(张世凯 刘武)

(来源:阳高县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3日 上午9:54
下一篇 2023年1月3日 上午10: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