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七要素融入法”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工作扎实、表现突出的“小个专”党建工作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临汾市非公企业党委被评为全国“小个专”党建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成绩的背后,蕴含了临汾市场监管人迎难而上的开拓进取和默默无闻的艰辛探索。

临汾市“七要素融入法”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一张张黑白的民企开办照片,到一张张泛黄的先进工作奖状;从一摞摞手写的地方规范文件,到曾经电视报道的模糊视频……涵盖40余年来地方非公党建发展历程的临汾市非公党群中心,经过1年多的筹备,在2020年底面向社会开放。

作为山西省首个非公党群中心,它不仅为社会提供了非公经济从无到有的历史遗存,更预示着临汾市的非公党建工作已开始从运用“八个一”工作模式为非公企业解决基础难题,转向了运用“七要素融入法”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今年5月,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非公企业党委书记张东红在山西省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表示,临汾非公党建工作经过数十年的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工作已实现了跨越发展,并先后获得国家总局、省委组织部、省局的高度肯定,说起临汾市非公党建工作,张东红信心满满。

临汾市“七要素融入法”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没人管”到非公企业主动擎起党旗

“原先的部分民营企业一提到党建,就很抵触。认为创收才是企业的目的,建党组织跟生产经营没什么关系,不需要;有的企业即使勉强建立了党组织,工作也难开展,党支部形同虚设,处在夹缝,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是‘两张皮’。”对临汾市非公企业从前的党建工作,自2012年以来,一直从事非公党建工作的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非公党委副书记宋平镭深有感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却相对迟缓。特别是由于受市场主体的逐利性、主体财产的私有性、党务工作者的雇佣性、党员队伍流动性、生产经营的不稳定性、人员素质的差异性等因素影响,非公党建普遍存在着虚化、弱化、边缘化的共性问题。

自2016年起,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与业务工作统筹谋划、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形成健全一个工作体制、提升一支工作队伍、营造一个工作氛围、培树一批先进典型、固化一个工作方法、抓实一个工作任务、明确一个工作重点、落实一个工作措施的“八个一”工作模式,引导非公企业做实做细非公党建工作,并以非公党建切实带动企业发展。

临汾桂莆木业公司作为非公企业中积极开展党建工作的代表,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地方非公党建工作开展的缩影。该公司成立初期,正值国内红木产业发展黄金期,企业效益可观,但是2015年以后,国内红木产业发展渐趋回落,企业效益急速下滑。而企业在2012年成立的党支部更是因为缺乏人才、没有系统的指导思维等原因,党组织活动一直无法有效开展,党建工作也与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严重脱离。甚至在2019年一度被上级部门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历经多年发展,我们的企业跨过了初创期,从单一化发展步入了多元化发展,集团涉及到红木产业、现代农业、钢材租赁业、煤矿机械生产、工程承接、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众多公司同为一个老板出资,同处一座大院办公,见面互不交流,缺乏统筹协调机制,遇事推诿扯皮,企业管理软弱无力,战略定位不清晰,脑袋身子不一致,整个集团气血不调,元气不满,规模上来了,大胖子一个,外强中干,这是大问题。而这一切,我们用党建得以根治。”谈起一个企业的跌宕起伏,老板赵国林感慨万千。

2020年10月,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非公党建科科长薛俊峰来到了桂莆集团,通过将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第十党支部与桂莆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方式,将“八个一”工作模式带到了桂莆,桂莆集团也在这期间逐渐开始了企业与党建的融合。

经过近1年的发展,“党建强、企业强”的效应在桂莆集团逐步显现。企业里好点子层出不穷,好环境持续改进,好服务精益求精,好团队焕然一新。截至目前,桂莆木业2021年已实现营业额86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0%。

“既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天”。如今赵国林在说起企业党建工作时,总是反复提起这句话,尝到了非公党建为企业带来甜头的他,更是化身党建宣传员,主动擎起党旗在地方推广非公党建工作。

临汾市“七要素融入法”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要我做”到主动将“七要素”融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深入企业调研指导,特别是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对非公经济发展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方向、强定力、增信心,并为加强这一领域党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2021年,站在非公党建新的历史方位,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把安全、守法、培训、技术、制度、文化、履责这“七要素”深度融入到高质量非公党建内容,并积极参与对企业家的培养,打造好优良的法治、组织、市场营商环境,力争让每一名非公党员都能做到讲道德、讲秩序、讲纪律、讲责任、讲活力,力争让全市非公党建达到党员质量合格,基础组织合格,基础工作合格,基本能力合格。在党建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的同时,大力提升非公党建的质量,助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安全、守法、培训、技术、制度、文化、履责将这‘七要素’融入企业发展,其实就是让企业通过这7个路径,达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张东红说。

“七要素融入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让不少非公企业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在非公党组织领导下,临汾市鑫锐机械设备公司的党员申青林,通过放大技术元素优势,加大创新力度,自主研发了的多功能无尘筛分制砂机,该设备在研发时不仅注重实用性,更是将环保因素加入其中,注重技术创新的质量。

该设备发明后,在对建筑垃圾、冶金废渣、尾矿渣等实现无尘筛分制砂的同时,解决了传统制砂设备流程复杂、高耗能、很难持续生产的卡脖子问题,实现了简便高效一机多功能的新突破。

临汾市“七要素融入法”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从“做就行”到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党建制度,是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法宝,是解决党内问题的有效途径。非公党建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以民主生活会制度为例,这种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组织活动,能够淡化行政级别,以平等的身份在思想、作风和工作上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换意见,谈心通气,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总结经验、统一思想。既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又避开了行政级别的冲突,对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张东红对“七要素融入法”中党建融入企业制度建设十分重视。

在他看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今看不是难事。难的是,企业有没有一种精神,让大家团结一心有力量,然而非公党建工作的重心就是通过党组织的有形覆盖,调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和带领职工群众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实践证明,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党的领导和企业发展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把党建工作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事业来抓,不断让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才能实现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共赢格局。

“非公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在非公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关键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篇布局、把关定向,为非公企业党建指路引航,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非公党建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就是要培育临汾的企业家。要把我们非公党建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要把非公党建和企业的文化结合起来,要把非公党建和企业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总之,就是不让企业认为非公党建是负担,而让企业感觉到党建让其受益,我们就达到了目的。”张东红表示。

本报记者 焦建超 李惠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30日 上午9:13
下一篇 2022年12月30日 上午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