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设备点检与人的定期体检一样,是为了能发现设备出现的某种不正常状态,以便相关人员能及时对设备进行早期检查、诊断和维修。

一、什么是点检制

点检制是指通过制定点检频率,对设备实施按标准、按周期、按部位的检查。这是一种最普遍的管理制度,出现在众多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中。点检制以点检为中心,运用检查手段对设备实施早期检查、诊断和维修,要求点检人员肩负起检与修的双重责任。

1.点检制的分类

(1)日常点检

日常点检是最基本的检查。通常在设备运转中或运转前后,点检人员靠五感(视、听、嗅、味、触)对设备进行短时间的外观点检,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状况,如振动、异音、发热、松动、损伤、腐蚀、异味、泄漏等,以防止或避免设备在不正常状态下工作,点检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周。

(2)定期点检

定期点检是在设备未发生故障之前进行的点检,以及早发现异常,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一种手段。除了依靠人体器官感觉以外,定期点检还可使用简易的测量仪器,有时还要进行停机解体检查。

按照周期的不同,定期点检又可分为短周期点检和长周期点检两大类。

① 短周期点检。为了预测设备的工作情况,点检人员靠五感、简单工具或仪器对设备重点部位仔细地进行静(或动)态的外观点检,点检周期一般为1~4周。短周期点检中还包括重合点检项目。所谓重合点检是指专职点检人员对日常点检中的重点项目重合进行详细外观点检,用比较的方法确定设备内部的工作情况,点检周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② 长周期点检。为了了解设备磨损情况和劣化倾向而对设备进行的详细检查,检查周期一般在一个月以上。这种点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具体说明如图所示。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长周期点检的两个方面

(3)精密点检

精密点检是指用精密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调查,或在不解体的情况下运用诊断技术,即用特殊仪器、工具或特殊方法测定振动、应力、温升、电流、电压等物理量,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倾向程度,以判断修理和调整的必要性,点检周期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而定。

2.点检制的特点

点检是按照一整套标准化、科学化的流程进行的,它是动态的管理,具有“八定”的特点。“八定”的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点检制的特点

3.点检项目的选定

确定点检项目就是要确定设备在开机前、运行中和停机后需要周期性检查和维护的具体项目。

(1)开机前,可以根据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操作人员的经验确定点检项目。一开始确定的点检项目可能很烦琐,但可以在工作中逐渐对其进行简化和优化。

(2)运行中,应根据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维修备用品和维修工具等的实际情况确定点检项目,并且要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计划保全加以区别。在操作人员的能力范围内,做到自主保全的点检项目尽可能完善,保障设备的日常运行安全、可靠。

(3)停机后,对每项点检项目的点检方法、判定基准和点检周期进行修正和完善,以便于点检工作的实施。

4.点检方法

点检主要依靠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和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法和标准,定点、定周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找出设备的隐患和潜在缺陷,掌握故障的初期信息,并及时采取对策将隐患和故障消灭于萌芽状态。五感点检法的具体内容如表所示。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五感点检法的具体内容

5.点检基准

点检基准是指某个点检项目测量值的允许范围,如电机的运行电流范围、液压油油压范围等,它是判定一个点检项目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据。基准不是很明确时,可以咨询设备制造商或根据技术人员(专家)的经验值进行假定,然后逐渐提高精度。

6.点检周期

点检周期是指两次点检作业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同设备、不同故障点的点检周期都是不同的。

二、点检的四大标准

设备点检管理标准由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点检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等四项标准组成,简称“四大标准”,其关系如图所示。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四大标准的关系

四大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是点检定修的制度保证体系,是点检定修活动的科学依据,它将点检工作沿着科学的轨道向前推进。

1.维修技术标准

维修技术标准是四大标准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台设备如何修理,主要是依据维修技术标准。

(1)编制要领

① 按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制度的规定,A、B、C三级设备都要进行编制。

② 设备名称栏填写设备名称。

③ 装置名称栏填写分部设备名称。

④ 填写该设备的分部设备编号。

⑤ 画出装置示意图,标出装置中需要点检部位的名称及易损部件名称,在备注栏内要写上部件安装要求。

⑥ 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名称。

⑦ 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材质。

⑧ 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图纸上所标注的主要尺寸,以及该零件和相关连零件之间主要标准装配间隙和该零件的劣化极限允许值。

⑨ 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进行点检的方法和周期时间。

⑩ 填写易损更换件、修理件或修复件更换的周期时间。

(2)编制人员

A、B类设备由专业点检人员编制,装备部审核,设备副总经理批准;C类设备由专业点检人员编制,负责生产设备的厂长审核,装备部批准。

下面是某企业起吊设备的维修技术标准,供读者参考。

【范本】起吊设备的维修技术标准

起吊设备的维修技术标准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注:H——小时;M——月;Y——年

2.给油脂标准

(1)编制依据

① 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图纸数据。

② 同类设备的实际数据。

③ 有关技术数据或上级有关技术部门推荐的设备润滑及油脂使用技术管理值。

(2)编制要领

① 序号填写设备名称的顺序号。

② 设备名称填写单项设备名称。

③ 填写该设备分部设备的名称,如滚道、滚筒、压下装置、传动装置等。

④ 填写该设备分部设备所需要给油脂场所,如轴承、滑道、衬板等场所。

⑤ 填写该部件给油脂的润滑方式,如集中循环给油、集中自动给油、集中手动给油、油浴润滑、油雾润滑、滴下润滑、油枪给油、油杯给油等。

⑥ 填写润滑油牌号。

⑦ 填写所需润滑的点数。

⑧ 填写补油标准油量,以L(升)为单位。

⑨ 填写周期时间,H——时、S——每运行班、D——天、W——周、M——月、Y——年。

⑩ 严格按分工协议的规定进行填写。凡人工或手动加油设备,由岗位操作工进行加油;凡自动加油或一次性加油的设备,由维修人员按计划定期补给或更换。

⑪ 备注栏填写附加说明。

⑫ 编制栏由专职点检人员编制并签名。

⑬ 审核由点检作业长签字。

⑭ 按维修技术管理制度规定,A、B、C、D四级设备都要编制给油脂标准。

(3)标准分类

① 该表适合机、电、仪专职点检使用。

② 该表可以分为通用设备类,如皮带机、空压机、泵等大类,再由大类分小类编制,越细越好。

③ 由设备科推荐的液压润滑标准。

(4)其他要求

① 新增设备或当设备由于技改原因变更润滑部位或方式时,应相应增补和修改润滑标准。

② 通过PDCA工作循环,不断完善润滑标准。

③ 编制顺序:首先编制单机设备部件补油标准和更换油脂标准,然后编制化验油的标准,一般对容积大于500L的供油部位要进行油化验。

④ 凡改用新油种或替代油种,必须经装备部审批。

下面是某企业矿石送料设备的给油脂标准,供读者参考。

【范本】矿石送料设备的给油脂标准

矿石送料设备的给油脂标准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注:mL——毫升;H——小时;M——月;Y——年

3.点检标准

(1)点检标准包含的具体内容

① 点检路线图。

② 点检周期表。

③ 点检设备的名称。

④ 设备点检的内容和标准。

(2)点检路线图的编制

点检人员应根据点检标准的要求,按开展点检工作方便、路线最佳并兼顾工作量的原则,编制所辖设备的点检计划,再按照每天点检计划编制点检路线图,达到准确、合理、省时、有效作业的目的。

实例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介质点检路线图

(3)点检标准编制依据

① 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图纸数据。

② 检修技术标准。

③ 参考国内外同类设备的实际数据。

④ 通过PDCA循环取得的实际经验积累。

(4)点检标准的内容

点检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点检部位与项目、点检内容、点检方法、点检状态;点检判定基准、点检周期、点检分工,具体说明如表所示。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点检标准的主要内容

(5)点检标准表格制作要领

① 按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制度规定,A、B、C三级设备都要进行编制。

② 设备名称填写以6位数为编号的单项设备名称,设备编号填写6位数。

③ 填写点检项目的顺序号。

④ 填写该设备的分部设备编号9位数。

⑤ 填写该部件可能发生的劣化部位,检查部位可以分为滑动部分、回转部分、传动部分、与原材料接触部分、荷重支撑部分、受介质腐蚀部分和电气包括绝缘、电机参数精度控制、监测的稳定性等。

⑥ 填写该部件劣化检查项目,如回转部分的轴承、传动部分的齿轮或齿条、解体检查。

⑦ 填写该部件劣化检查项目中诊断的十大要素:压力、流量、温度、泄漏、异音、振动、给油状况、磨损、松弛、裂纹、腐蚀、绝缘等。

⑧ 按分工协议的规定,定出专职、运行、生产点检的周期。专职点检周期可先设定一个周期值,以后再逐步修正完善;周期栏填写表示方式为H——小时、S——每运行班、D——天、W——周、M——月、Y——年。

⑨ 严格按分工协议区分项目、内容、属性。

⑩ 制定出该项目、内容在什么状态下点检:○——运行中点检,△——停止中点检。

⑪ 区分出该项目、内容的点检方法,如更换可在其他栏内“√”或打“○”。

⑫ 点检标准栏填写定性或定量数据,如无破损属定性,温度≤75℃为定量数据。

⑬ 点检标准由专职点检人员编制并签名。

⑭ 点检标准由点检站长审核并签字。

下面是某企业设备点检标准,供读者参考。

【范本】设备点检标准

设备点检标准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4.维修作业标准

维修作业标准是点检人员确定检修作业流程、工艺、工时和费用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维修作业的依据。

维修作业标准规定了作业名称、作业方法、作业顺序、作业条件、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使用工具以及作业人员、作业所需时间和作业费用等。

(1)编制的目的

① 提高检修作业质量。

② 缩短检修作业时间。

③ 消灭检修作业事故。

④ 有利于检修作业管理(标准化作业、检修费用管理)。

(2)编制的依据

① 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② 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

③ 设备的检修技术标准。

④ 国内外同类设备的检修作业标准。

⑤ 有关安全规程和工艺规程

(3)编制的条件

① 明确作业目标,了解项目内容。

② 掌握设备结构,掌握作业工序。

③ 熟悉作业环境,具有施工实践经验。

(4)作业标准的内容

作业标准的内容包括设备名称、作业名称、使用工器具、作业条件、保护工具、作业人员、作业时间、总工时、作业网络图、作业要素(项目)、作业内容、操作人员、技术安全要点以及检修费用等。

(5)编写时注意事项

① 一般作业(如手锤、气割、锉、铲等)不必详细填写。

② 一定要写明安全要点,特别是应吸取以往发生过事故的教训。

③ 不容易理解的作业流程可用简图说明。

(6)编制说明

① 一般检修项目的作业标准,只需工时工序表(以作业网络图为主)就可以。但对于大型重要、难度较大的检修项目,必须有作业说明书。

② 编制作业网络图,首先要抓住施工中工期最长的工序项目,围绕主工序找出副工序,尽量采用并行操作以扩大施工面、缩短工期。

③ 作业说明书须详细填写拆装、检测作业顺序名称、每一主要工序的作业内容、所需工器具、操作人员以及技术安全要点,对于较难用文字说明清楚的内容须用示意图、简图等加以说明。

下面是某企业维修作业标准书,供读者参考。

【范本】维修作业标准书

维修作业标准书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我们企业数字化的培训平台,已经具备580位讲师2000多门管理课程,每年还保持20%迭代更新,帮助高管及员工提升管理和工作能力。我们已经给千余家企业提供了线上员工培训平台系统。如果您对员工的线上培训系统感兴趣,我们可以为您进行线上视频会议,给您讲解基于员工岗位素质模型而精心设计的线上培训平台。

建立设备点检制度(建立设备点检制度的通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9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2年10月9日 上午10: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