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内控管理 促理财公司稳健持续发展(完善内控管理 促理财公司稳健持续发展机制)

张炜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理财公司是理财业务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6月,作为新型资管机构,其理财产品余额占到银行及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合计余额的65%左右,内控合规体系的建设对于理财行业的发展举足轻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审计系主任李颖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

增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能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内控可以强化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是监督体系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良好公司治理的基础。《办法》的发布,对理财公司内控制度建设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包括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保障及内部控制监督等方面,对其树立科学稳健投资理念、提高风控合规水平、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将促进理财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为其稳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颖琦表示,完善内控管理可以使理财公司更好履行受托管理职责和信义义务,切实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的能力。同时,可以促使理财公司根据不同的资产形态、产品需求、投资策略等,提升在投资、交易、估值等方面的业务管控能力,增强法治观念和合规意识。

零壹智库金融组研究总监李薇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今年是《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全面落地与银行理财净值化运作的元年,面对规模日益攀升的理财市场,监管部门加快规范治理速度。对于投资者而言,有利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获得更完备的理财产品信息披露,防范违规操作、资金挪用等风险事件发生。

同类资管业务监管标准统一

李颖琦称,理财公司多脱胎于母行资产管理部门,但理财资金投资运作及产品管理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和复杂。银行理财行业缺乏全面有效的内控管理,储户资金“被保险”“假理财”“被挪用”等事件频出。

理财公司的内控问题包括:法治、内控意识薄弱,内控组织架构不健全,对业务的风险识别不足,理财产品设计和操作环节存在缺陷,对交易和投资等业务持续管控不足,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及应对措施等。

李颖琦分析了《办法》的特点。第一,同类资管业务监管标准统一。《办法》是对《资管新规》等法规要求的延续,资管行业监管导向之一是对同类金融业务实施统一监管标准,避免监管套利,维护公平竞争。

第二,行业特征显著。《办法》是与理财公司业务规模、特点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的标准与规范。

第三,强化风险隔离。《办法》强化理财公司受托管理职责,在人员、资产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了理财公司与母行之间的风险隔离。

第四,坚持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相结合,共同推动理财公司完善内部控制长效机制。

提升合规意识 建设内控文化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办法》新增了建立风险准备金管理制度的要求。李薇称,理财公司应保证风险准备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办法》着重于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的账户管理、投资管理问题,是借鉴基金产品管理制度,有助于促进银行理财市场的规范发展,也是保障投资者不会遭受损失的有效举措。

冠苕咨询创始人周毅钦向本报表示,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是参考证监会对基金产品风险准备金的管理方式,解决了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如何进行账户管理、如何进行投资管理的问题。理财公司设立首席合规官,借鉴了基金公司督察长制度。首席合规官需要出具书面审查意见,意味着对审查结果承担责任。

李颖琦说,理财公司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提升合规意识及内控文化建设。根据《办法》建立内控控制架构、决策机制及操作细则。根据理财公司的业务规模、特征,梳理各项业务活动,有效识别风险。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设置管控目标,优化业务管理流程。

她建议,理财公司要有效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智能管控水平,加强产品设计、交易、投资等环节的风险自动识别与预警能力。有效利用内外部综合监督成果,对于内控缺陷要真实披露、切实整改、严格追责,进而提升内控有效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3日 上午9:48
下一篇 2022年9月23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