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出台“碳十条”

在推动开展“双碳”工作方面,南钢集团全面梳理了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并结合钢铁行业发展阶段及发展特点,提出“十四五”期间将系统推进氢能冶金和碳捕集利用等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管理减碳、结构减碳、市场减碳、技术减碳等实施“碳十条”。

南钢出台“碳十条”

提升能效,减少消耗。持续跟踪、推广应用高效能源节约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以科技进步促进能效水平及减碳能力全面提高。强化精细化管理,从管理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环保精细化管理水平,重点工序将实施一系列的节能降碳举措。

加大绿色能源建设。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通过外购绿电,建设光伏发电机组,建设储能系统、风力发电项目,促进绿色能源应用迈上新台阶。推进二次能源的开发及应用,开展氢能重卡、氢能切割等研究与应用项目。

提升物流绿色化水平。协同推进厂外物流和厂内物流的绿色化低碳化。进行清洁物流的低碳改造,引入电动汽车、新能源卡车和天然气汽车取代现有厂内燃油车,提升物流绿色化水平,实现用电动机车全面替代内燃机车,实现清洁运输。

南钢出台“碳十条”

布局废钢资源,实现结构减碳。推进“1 N”即厂内废钢加工基地 周边多个废钢资源点基地的建设,为提高废钢应用比例提供原料基础,也为长流程改短流程工艺转型进行原料储备。研究加大废钢生产工艺,通过提升废钢应用比例,降低铁钢比。建设带式球团替代烧结矿、外购熔剂石灰石以及用生石灰替代石灰石等,助力结构减碳。

加大高性能材料研发。首先是提高高强钢和低密度钢等高端钢材的研发及应用。南钢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高性能钢材的占比达到70%以上。其次是推动绿色钢铁产品的市场布局。超高强度钢板、免涂装耐候桥梁钢、清洁能源用钢等的使用和推广;采用短流程TMCP工艺替代或简化热处理工艺生产,降低钢材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复合板,采用不锈钢覆层 钢板基材的复合板代替纯复合板使用,有效降低材料的用量,实现减量化。提高钢材的一次成材率等助力实现钢铁全生命周期内的减碳。

拓展市场减碳途径。投资建设光伏发电或风电,以减少净购入使用的电力的排放量;通过试点示范开发林业碳汇,适时与政府的协同沟通,探讨长江沿线绿化、钢铁企业内部的应用等,将继续投资在钢厂周边进行绿树种植,为碳中和做好铺垫。

南钢出台“碳十条”

开展突破性技术研究。应用突破性低碳创新技术是钢铁工业真正实现大规模脱碳的最重要途径。一方面强化行业内较成熟低碳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开展直接还原炼铁、氢能炼铁、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创新低碳技术的研究。推动高炉炼铁新工艺的进化和商业化,为低排放循环经济带来附加值。

把握绿色投资机会。金融业加速绿色化升级,具有信贷倾斜和碳金融等多个落脚点,绿色金融未来会为中国绿色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南钢将利用自身绿色工厂的属性及众多节能减排的措施,积极利用绿色金融产品,如申请绿色贷款、发行绿色债等;加强碳资产管理,积极参与碳交易;加大低碳绿色投资力度及壮大绿色产业发展规模。

整合对接全球资源。统筹各业务单元专业研究力量,以此为内核向外链接行业高校、智库、商协会、专家团队等智库资源,成立低碳产业研究院。建立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重点开展低碳清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实现企业碳资产的全方位管理,加速推进“双碳”发展,以保障碳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倡导全员低碳生产和生活。南钢非常重视且一直在努力提高全员的低碳和减排意识,倡导全员的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通过全员参与的减碳行动助力企业减排和社会减排;在内部同时倡导绿色办公和绿色生产,比如建设智慧楼宇、推行无纸化、数字化办公、大量扩建绿地等。将大力开展绿色产业链的协同,与供应链上的负排放企业开展协同降碳,为公司提供多元化的碳汇资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上一篇 2022年8月9日 上午11:05
下一篇 2022年8月9日 上午1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