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流程全解析(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

医用耗材管理经历了从手工管理、单机版电子化、网络版电子化到条码应用管理信息化阶段,再到现在的精细化物流管理模式,配合院内仓储管理和物流服务,建立医用耗材全流程精细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系统。那么具体的管理步骤又是什么呢,我们一块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一、严格新品采购、审批和准入机制
为了保障医院医用耗材使用的规范和安全,医院制定严格的医用耗材试用制度,以及相关的准入制度。科室要试用Ⅱ、Ⅲ类医用耗材,原则要先写一份产品使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要明确写出产品的用途、功能、特点和优势,以及其他医院使用评估报告。考察报告审批通过后提交正式产品试用申请,经过职能科室对产品和资质严格审核,经过领导审批,医院和供应商签订试用协议后才能正式进入科室使用。科室试用后,要正式引入医院使用,必须提交试用评估报告,对产品功能、质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且给出科室使用的意见,经过耗材委员会讨论审批后,产品才能正式被准入科室使用,并且建立全面的产品备案制度,包括产品资质、供应商资质、授权资质等,严把新品种进入科室使用的各个环节。
二、严格把控供应商资质管理
医院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的全面资质审核和管理。任何一个将被准入的生产厂商和供应商,必须提供全面的产品资质和公司资质,包括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每个产品必须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经营范围必须与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中的范围一致。
审核关键点包括产品实物与注册证号、生产厂商信息保持一致,产品实物登记的生产日期是否在注册证有效期内,产品实物的规格型号是否包含在附件产品登记表登记的规格型号内,以及预期用途是否与产品登记表中登记的使用范围保持一致。对于供应商资质,通过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进行资质审核验证,严把资质合格的关卡。否则,缺少任何一个资质,都不允许被准入医院。

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流程全解析(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

三、严格仓储管理模式
1.严格验收入库管理
设定医用耗材采购入库前严格验收管理制度,对于即将要入库的医用耗材品名、包装、规格、批号、效期、数量等内容的抽检验收管理,对于抽检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商评价管理,并设定供应商评价指标对供应商综合评估,如到货及时率、批次抽检合格率等等,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价,优胜劣汰的方式管理供应商。
入库后的医用耗材,进行分仓、分货位管理,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对耗材的资质、效期进行时时预警管理,通过先进先出方法,优先使用近效期的产品,同时提高了拣货和配送的服务效率。库房制定定期盘点管理,每月底进行仓储盘点,进行盘增入库、盘损出库业务处理,保证实际库存与物流信息系统数据一致。
2.采购计划从科室需求源头抓起
医用耗材使用资金占到医疗器材经费的一半以上,对于医用耗材的合理采购管理至关重要,这涉及到库存合理、资金占用,直接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医院采用制定年初医用耗材采购预算方式加强管理和控制,科室医用耗材采购预算根据去年使用量,以及今年业务量增减计划,制定科室年度和月度采购预算,每月根据科室上报的采购需求进行配比采购,最大限度的缩短采购周期、控制采购金额,有效压缩科室库存。同时,让财务部门做好资金计划,根据付款账期逐月为器械科安排出医用耗材专项付款计划,保证及时给供应商进行付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3.根据一级库存基数进行采购补货
根据多年医用耗材管理经验和历史数据模型测算,制定出依据一级仓库库存基数进行自动补货管理模式。一级仓库合理定义最高库存、安全库存、最低库存数量,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定期根据安全库存基数生成采购补货单。当库存量低于补货点时,自动进行补货。补货模型是安全库存=日均消耗×安全库存天数,补货点=日均消耗×提前期 安全存量,补货量=最高库存-(当前库存 在单量)。审核通过后生成采购订单,及时与供应商进行订货管理,提升供应链效率、有效压缩库存存量。
4.根据科室库存基数进行补货
采用定额控制管理对于科室经常使用、耗量较大、固定品种的低值医用耗材,采用年度和月度定额预算管理和控制,建立科室库存基数管理模型,通过信息化技术,系统定期根据科室安全库存自动计算缺少的品种和数量,生成一级库房的科室补货出库单,配送给科室使用。特殊缺货情况,为保障医疗业务的顺利开展,也可以采用网上请领方式领用医用耗材。这样及时的供应方式,保障了科室及时、有效、安全的使用医用耗材,也减少了医护人员关注和盘点医用耗材库存的工作量,更关注于医护业务管理,实现双赢的目的。
四、精细化的耗材服务和使用跟踪
1.根据科室网上请领进行配送
配比医嘱计费管控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建立低值收费医用耗材定期网上请领-耗材配送服务管理模式,使用计费后采用通过和医嘱计费比对数量差异和分析,实现了优化供应链服务,提升了供应服务效率,达到了专业人员做专业事情的结果。
2. 高值耗材采用代销管理模式
唯一条码追溯管理对于可单独收费的高值医用耗材,笔者所在医院与大部分公立医院一样,采用寄售管理模式,即高值医用耗材(高值、植入、介入)寄存在临床科室、手术室、介入室等科室库房,使用后与供应商结算管理模式。笔者所在医院高值医用耗材采用了唯一条码管理,耗材先入大库,进行打码和贴码管理,代表院内唯一耗材条码。耗材使用患者身上,HIS系统进行计费时,必须扫描唯一条码计费,否则系统控制无法收费,以及系统校验唯一条码的有效性,控制重复使用的医疗风险。高值医用耗材在HIS系统计费后,所有相关手续齐全(高值耗材患者使用登记单、手术申请单、患者病历使用登记、HIS系统唯一计费记录、供应商发票与相关信息完全一致)后,财务才与供应商结算,减少跑冒滴漏问题。严格把控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回收管理工作,以免造成患者感染等不良状况,对于已使用过的Ⅲ类医用耗材,对包装盒及时回收和报废处理,避免二次套装使用的医疗风险,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3. 根据手术安排跟台耗材管理
医院建立了严格的手术跟台医用耗材管理制度,以及相关配套供应服务管理,尤其是骨科手术耗材,供应商提供驻场的全程手术耗材服务管理。首先,骨科科室根据手术安排,提前3~5d向器械科提交手术安排申请,明确患者和手术项目信息,以及要求使用的骨科手术器械包。供应商驻场服务人员根据接收到的手术安排信息,进行骨科手术器械包打包工作,按照规定好的要求打包手术器械和手术耗材,然后将手术器械包送到消毒供应室进行消毒工作,消毒好送到手术室进行手术操作,手术完成后供应商与手术科室核对手术耗材的消耗,对于高值耗材进行打院内唯一条码和贴码操作,然后根据条码进行HIS系统计费,最后根据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申请单、病历记录单、HIS计费信息、发票信息完成核对和保持一致后,医院再与供应商结算。
通过严格的新品准入和质控管理,达到了保障医用耗材合规、合法和合理的进入医院使用,实现了批号、效期信息的管理和跟踪,控制了医用耗材的质量安全。
规范化的采购管理,可以做到以中心库存下限,及科室原始需求作为采购基础,按照省标、军标产品目录和价格进行二次议价谈判,以及审核产品证件、供应商资质信息无误,实现了规范采购。通过规范化的仓储管理,从验收确认、入库上架、规范拣配、物理配送、环境监测、定期盘点等建立规范的仓储管理制度和机制,严格执行规范的仓储管理。针对科室请领后主动配送、高值耗材患者使用跟踪、外科手术跟台服务等服务和管理,实现了精细化的业务和物流管理模式。
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围绕“采购”为核心设定标准流程,通过三证管理、智能库存管理、人性化的科室领用环节,打造智能十足又贴合使用习惯的功能模块,并且用贯穿全程的预警短信平台建立双重保障,确保使用者毫无遗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4日 上午10:08
下一篇 2022年7月24日 上午1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