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结对 业务联动 基层治理”
江门中院党建创新项目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东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并强调要“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也要求,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如何贯彻总书记的指示,如何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破解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成为了摆在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面前的重要课题。
“党建结对 业务联动 基层治理”是江门法院机关创新推出的系统党建模式,中院机关党支部通过与人民法庭党支部挂点结对,主动融入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审判工作的延伸,法庭和群众联系紧密、熟悉了解基层情况,是法院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支点。加强法庭的党建工作是机关参与基层治理的最佳切入点和有效路径。因此,中院机关16个党支部全部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分别在全市29个法庭中选定1-2个作为联系点,以法庭为支点,延伸触角,打造服务基层的新平台,形成“中院机关—人民法庭—基层组织”传递链条,将司法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法院党建参与基层治理“脱虚向实”。
“党建结对”给法庭注入了活力,也让中院接了地气。两级法院党支部一起上党课、开座谈会、组织读书沙龙,既学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也研究社情民意、基层特点。三会一课“线上 线下”、结对共建“实地 实时”,“党课共学”使中院机关联系实际更紧密,法庭党员的理论认识更到位。针对法庭党支部普遍存在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中院细化党建规章制度20多项,和法庭党支部对照标准找差距,相互点问题、共同抓整改。上下联动、一竿到底的“党务共管”推进了党建标准化规范化。
两级法院党支部还实行“党日共过”制度,整合利用教育资源,一起过“政治生日”,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感强化了党员的身份意识,增强了党性观念。党员干部还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面对面解答群众关心的家庭邻里、土地房子等问题,参与基层法治建设零距离。
通过挂点联系人民法庭,中院机关党支部和基层社会组织建立了紧密联系,共建网络、共享信息、共同发力,全市法院的公告送达率从20%左右压缩至5%以内。群众的诉讼参与率和亲历性不断提升,审判质效积极向好。党建平台“开门问策”,解决基层“疑难杂症”,用讲政治的高度抓业务,“问题共研”实现了服务基层精准有效,回应群众关切及时有力。
两级法院的结对支部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出发,共同学习、普法宣传、巡回审判,争创模范党支部,争当党员先锋,服务群众更贴心。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中院党员一起进社区、守路口,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始终坚守在防控最前线。中院还根据辖区案件特点,和法庭共同搭建起类型化的多元解纷平台,主动融入诉源治理。今年,挂点法庭的一件土地承包案涉及上世纪80年代举家迁徙的“代耕农”,历史成因复杂,类似人群近3000人,对当地治理影响重大。中院机关指导法庭启动了涉农解纷平台,法庭和基层多个组织共同化解了纠纷,解开了百姓的心结,也消除了政府的困扰。这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多元共治方案,成为当地代耕农问题的治理样本。
党建结对以来,在上级法院的关心下,中院机关党支部和人民法庭握紧拳头汇集力量,和基层各组织相融共促、同频共振,支部堡垒更加坚强有力。一项项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通过法庭落地落实,开花结果,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法院报都对中院机关的工作予以了关注。去年,中院被评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单位。在广东省政法委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调查中,江门中院连续3次排名广东法院第一。
“党建结对 业务联动 基层治理”是江门法院在党建引领下参与基层治理的探索,“机关→法庭→基层”连接起通向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沉下身子,走向基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江门法院的奋斗目标。
来源: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张立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