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设施浪费,已经到了不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党建设施浪费,已经到了不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吗)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在过去几年间,小区里、公园内、主要道路和一些十字路口等显眼的地方,都建立起了党建标语和廉政建设标语等各类标语。

党建设施浪费,已经到了不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党建设施浪费,已经到了不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吗)

去年9月12日,半月谈就以“12个大字花了31万!遏制基层党建设施浪费苗头”为标题,痛斥基层党建设施浪费的情况。

党建设施浪费,已经到了不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党建设施浪费,已经到了不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吗)

文章中举了几个令人震惊的例子,看完这些例子,我们赫然发现原来基层党建设施浪费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首先是中部某市的党建主题公园,这个公园占地约1.9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500万元;

西南某地的一个党建公园,投资超过7000万元。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公园虽然以“党建”命名,但很多内容都和党建无关;

在中部某省的一个村子的高速路口旁,树立着一块巨型党建牌,单单这个党建标牌就花费了44万元。做这个项目的包工头在接受采访时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说今年还有好几个上百万的项目要做;

在北方某省的一个休闲文化广场上,树立着“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12个红色大字,这些红色大字光制作安装就花了31.18万元,平均一个字就花了2.6万,真是“一字千金”!

不得不承认,这些标牌与口号确实很有意义,一方面美化了市容,另方面宣传了党建和廉政。但更需要承认的是,这些党建牌已经慢慢演变成了“挡箭牌”,特别是形式主义和腐败的挡箭牌!

一些地方的党建公园和党建牌越建越好看,费用却越来越大,老百姓们的满意度也越来越低;廉政长廊越建越长、越建越宽,腐败分子们却越来越多,贪腐手段五花八门。

党建设施浪费,已经到了不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党建设施浪费,已经到了不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吗)

当鲜明的标语和一次次触目惊心的案例摆在一起时,我们恍惚间只看到了两个字:讽刺。

讽刺之后,人们又会发现问题不止这些,这种新型浪费正在以理论学习的名义为掩护,滋生出一种新的腐败,并且衍生出了多种表达形式。

比如造价高昂的党建和廉政设施,往往掺杂着权钱交易和利益勾连;又比如不少单位会要求墙壁悬挂、张贴各类党建图片,还要求不定期更换;还有以讲党课的名义去支付与付出回报不对等的高额讲课费;以主题党日和廉政建设日等名义,组织各类参观、旅游和娱乐…

党建和廉政建设到底好不好,真不是你自己说好就是好,而是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你沉迷于自己营造的假象之中,不管外界的评价,这和掩耳盗铃般的自欺欺人有何区别。

私以为,这种东西该摆确实要摆,只是摆错了地方。不应该摆在老百姓的活动区域,给老百姓看没有太大意义,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应该摆在各级政府的大院里和各级领导的桌子上,时时刻刻提醒领导们应该做到道德至上、廉洁奉公的职业精神。

公园和小区的道路本质上是休闲散步的地方,不是老百姓的政治课堂。与其摆这种对老百姓来说实际意义不大的标牌标语,倒不如多放两个椅子或者垃圾桶。

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扎心的评论:“我们镇子上也有,招牌很新很高大上很漂亮,可是我们镇上唯一的中心小学,学生们的课桌却很破很旧,锈迹斑斑,有的还是一个木板凳配破铁桌子,却无人问津…”

个人觉得,党建和廉政建设不应该是做广告牌、写标语、喊口号,而是应该实实在在为国家谋发展,为百姓谋福利。所以,对于这种现象有4个建议:

其一,党建工作的费用,应该由党费承担,不应该用财政资金;

其二,对于不顾实际情况大搞党建的单位和领导,应严格审查并追责,追查是否存在腐败行为;

其三,坚决杜绝以假借党建为由,实则行攀比、浪费和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浮夸之风;

其四,党建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老百姓的认可,在于让人民真真切切过上好日子,在于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应该清醒认识到党建的目的!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