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

2024年5月10日,肝胆外科成功开展胰腺肿瘤纳米刀消融手术,患者术后复查,消融效果显著。手术由肝胆外科渠海主任主刀,使用和济医院引进的最新消融技术——纳米刀。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

【新技术介绍—纳米刀】

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IRE)是近几年发展兴起应用于肝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治疗的非温度消融技术。是在影像(CT/US)引导下将2-6根电极消融针置入靶病灶区域,通过高压电场产生微秒级电脉冲,作用于细胞磷脂双分子层上,在细胞膜产生多个纳米级的不可逆孔道,破坏细胞内外平衡,最终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纳米刀技术具有传统治疗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技术优势:

1.纳米刀选择性消融使消融区内重要结构得以保留,如血管、胆管、胰管、输尿管等均能得到良好的保护。

2.治疗时间短,直径≤ 3cm 的肿瘤,一组脉冲的治疗时间不到1min,全程的消融时间也不会超过5min。

3.非热消融,不受热沉降效应影响。

4.消融边界清晰锐利,无论肿瘤靠近血管与否,形状规则与否,都能对其进行彻底消融,且消融边界清晰锐利,不存在温度过渡带。

5.诱导细胞凋亡,有利于消融区正常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且能够选择性消融肿瘤,而保存重要结构及正常的机体功能,快速回复器官功能,缩短患者恢复周期。

6.实时监控,消融全过程和术后效果均可利用超声和CT进行实时的影像监控,可以实时监控消融区周围组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安全。

7.微创,探针更细,纳米刀所用探针为19G,普通牙签的三分之一大小,消融更加微创化。

来源:肖越勇,王忠敏.纳米刀肿瘤消融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24,52-53.

不可逆电穿孔(IRE,纳米刀)已取得一定的临床成果,多个关于IRE临床治疗的专家共识、指南推荐IRE应用于肝癌、胰腺癌、肾癌前列腺癌

《超声引导肝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

《影像学引导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肾癌专家建议2023版》

《影像学引导下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专家共识2022版》

《影像学引导胰腺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

【病例介绍】

患者,68岁,男性,因上腹部疼痛3月余到我院肝胆外科就诊。临床诊断为胰腺癌,且肿瘤包绕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

增强CT动脉期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

增强CT静脉期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

术前MRI影像学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

肝胆外科渠海主任团队高度重视该病例,经过细致研讨,精准研判认为:肿瘤包绕重要血管,没有手术机会。纳米刀消融具有“微创、非热、选择性消融、消融时间短”的特性,使肿瘤细胞死亡的同时不伤及血管、胆管等脉管结构,创伤小,恢复快,能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更高。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纳米刀消融治疗。

手术过程: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超声择点定位后皮下用19G电极针穿刺治疗,消融过程中电流上升反馈良好。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

术后11天复查CT显示:与术前影像对比,胰腺体部增强后呈低强化,肿块密度较前减低,消融效果明显。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

围手术期的精心管理,加上肝胆外科医护团队的悉心呵护,患者如期康复出院。近日,家属传来了好消息,老人在家吃得好、睡得香,活动也自如。让每一位患者满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祝愿他身体康健,事事顺利!

渠海主任介绍,纳米刀是一种新兴的安全有效的肿瘤介入微创治疗手段,通过高压电场产生电脉冲作用于瘤细胞膜上造成纳米级不可逆穿孔,使瘤细胞死亡。纳米刀消融术的最大优点是不损伤组织结构,消融区内的血管、胆管、神经等脉结构得以保留。因此该新技术的应用,可明显拓宽我们临床肿瘤的治疗范围,提升肿瘤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科室简介】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普通外科肝胆病区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成功引进肿瘤消融新技术纳米刀(长治和济医院肿瘤科)

肝胆外科是“山西省省市共建重点学科”—普通外科的专业组之一,是一支技术精湛、灵活机动的独具肝胆专业特色的医疗服务队伍,是长治市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挂靠单位,也是长治市肝胆外科质量控制部挂靠科室。

科室现有编制床位34张,科室医护人员共20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5人,在读博士1人,年轻医师硕士化。同时有渠海教授、刘军廷教授、程丹桂教授、张宁教授、李志强教授等多位专家教授组成的学科带头人团队。

近年来,科室在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方面也有了明显突破,尤其在微创治疗方面,开展了腹腔镜下胆管囊肿切除术、消化道肿瘤肝转移射频消融治疗、胰腺癌门静脉侵犯行人工血管置换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半肝切除联合肝转移灶射频消融、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辅助胰体尾 脾切除术、腹腔镜下胰管空肠吻合术等。科室先后在各级各类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外科专著5部,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项目3项。同时科室承担着第二临床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学护理学等多个专业的理论带教及见习、实习工作。(赵立军、申梅芳)

编辑:原依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2日 上午11:58
下一篇 2024年6月22日 下午12: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