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住院处管理系统?一个好的住院处管理系统是什么样子的?

住院处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住院病人从入院登记到出院处理的流程管理,贯穿于住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住院过程。住院处管理系统不只以费用管理为主,医护人员每天所开具的医嘱以及病人的转床、转科、转院等大量信息最后归集到住院处管理系统,与该系统密切联系的系统包括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电子病历系统、检验系统、影像系统等。

1. 早期住院处管理系统的功能 医院信息化建设初期,单纯地把手工费用计算部分做系统管理,因此最早的住院处管理系统是一个费用录入的系统,功能只限于简单的病人入院、费用录入及费用结算、出院处理。病人出院的时候直接把病区手工的费用单在住院处系统录人然后结算。

2. 当今住院处管理系统的功能 随着医院信息化发展,住院处管理系统不再只是费用的结算功能,除了原有的入院登记、出院结算等院内功能外,还包括对外的医保登记及结算、其他医院的转院转诊服务等功能。费用录入也不再是出院时统一在住院处管理系统录入,而是根据病人费用的发生直接由执行部门录入,如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医技工作站等。

什么是住院处管理系统?一个好的住院处管理系统是什么样子的?

住院处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住院处管理系统主要完成病人从院外进入住院流程并收取一定按金和离开住院系统前对在院期间费用的结算。

1. 入院登记 根据入院申请建立或调出病人档案,录入相关资料并纳入病区管理。

2. 病人出院 医生在电子病历开出出院证明并且书写出院带药等出院医嘱后提交到护士工作站,护士根据医生提交的出院时间(明天出院、下午出院、即时出院)确认医嘱并标记出院,此时病人从病区移交到住院处管理系统。

3. 费用结算 在出入院管理系统中资金收取包括两部分:①以预缴方式收取的按金,出具收据,结算时抵扣在院发生的费用;②按病人在院期间实际发生费用结算,出具发票。

住院处系统功能设计

(一)入院处理

1. 病人入院 病人进入住院流程首先进行入院登记,即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建立一份个人基本资料档案,病人的基本资料是病案首页的一部分。

(1)住院号:病人多次住院一般只有一个住院号,但住院系统必须有一个唯一号作为标志,通常有两种方式:①使用住院号 入院次数作为唯一号;②系统自动生成一个流水号。第一种方式便于管理,但在处理病人删除、合并等情况时容易出现问题。

(2)入院来源:病人入院来源分为急诊入院、普通门诊入院与他院转入3种方式。前两种来源的病人持有由医生工作站上填写的“入院申请单”办理入院,入院时直接提取病人的基本资料,并补充其他内容,如联系人姓名、电话、常住地址、付款方式等病案首页信息。

(3)病区床位:入院时根据病区床位情况填写,如果有入院准备中心,则直接从该处提取信息。

(4)按金管理:病人在人院时需要先交纳一定数额的预交金,预交金额根据医院管理以及病人类别要求而定。病人可以通过现金、支票等多种支付方式进行支付,每天生成病人清单,并对比按金结余情况生成催款单。按金在病人出院时支持对冲住院费用,也允许单独保留做下次人院使用。

2. 病人召回 病人召回是一种特殊情况,一般是已经办理出院手续的病人因费用或者其他原因需要重新转回在院状态,而病人一般不在病房(不占用病区床位)。召回的病人医生和护士可以对其进行书写病历、录入医嘱等操作。

(二)出院处理

1. 病人出院 在正常情况下病人在达到出院标准时,由经管医生开具出院证明并提交到护士工作站,护士在处理好出院所需事项后在系统提交住院处,病人在出人院处办理出院手续,完成一个住院的整体流程。

(1)离院方式:①医嘱离院,即经医生诊断病人病情好转或痊愈,达到出院要求;②医嘱转院;③非医嘱离院,如病人或者家属主观上强烈要求主动出院;④病人死亡。

(2)费用结算:办理出院的主要工作是核对病人在院期间费用的准确性,对于不同费用类别的病人(公费医疗、医保等)计算出个人自付金额,与按金做冲销。

2. 删除病人 对于在院时间未满24小时且未发生费用的病人,按病案要求做删除病人处理,即删除该病人本次人院记录,释放住院号。释放的住院号可为第一次新入院病人使用。

3. 未结算病人 当病人需要离开医院,但暂时无法办理结算的病人,通常以未结算方式保存在系统内。定义为未结算病人(不占用病区床位,进入未结算的时间点后不再产生费用变化),如果需要修改费用等操作,必须把未结算病人做召回处理。

(三)转院转诊

1. 转院 医院因各种原因对不能诊治的病人,由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报请相关行政部门批准,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办理转院手续。在信息系统中由责任医生开具转院申请,交由客服中心办理转院,在住院管理系统内将病人做出院处理,进行费用结算,离院方式为医咖转院或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

2. 转科 病人转科须经接收科室会诊同意。转科前,由经治医生开具转科医嘱,提交到护士工作站,护士校验该病人是否有未停止医嘱、是否有转科医嘱等,校验通过后护士对病人进行转科操作,病人释放转出科室床位,进入转人科室的病人列表,等待护士分配床位及管床医生。转科信息会分别记录转出、转入的日期、科室、病区、床位。

(四)病人资料修改

病人基本资料修改一般是指病案首页的修改,主要分3种类型的修改:

1. 不影响病人住院流程中信息提取的资料修改 如家庭住址、电话、职业、入院方式、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以及与病人关系等信息资料。

2. 影响病人住院流程中信息提取的资料修改 如病人姓名、 性别、年龄、付款单位等信息,在修改时需要同时更新电子病历、检验系统、影像系统等多个相关系统。

3. 唯一标志的信息修改 如病人住院号的修改或者合并,住院次数的改变,修改时必须考虑主键唯一性等问题。

(五)床位管理

医院的床位按照所在房间(单人、双人、三人、四人、六人房等)分不同等级,根据病人类别自动计算床位费用(不同类别病人住在相同类型床位会产生不同床位费)。床位表中存放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床位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主管医生等。根据床位信息可打印病人腕带。

(六)按金管理

住院病人在入院时都需要先交纳一定数额的按金,按金的金额根据医院管理要求而定,通常在1000 ~ 5000元之间。病人可以通过现金、支票等多种支付方式进行支付,支付完成后工作人员将打印三联收据并加盖医院财务印章作为支付凭证。部分医院单独设立预交金交纳窗口,有的直接由入院登记窗口收取,有的结算收费窗口兼收预交金。病人出院时,出入院处结算病人住院费用,计算出需个人负担的金额,与按金冲销,多退少补,并收回按金收据。

与其他系统接口

(一)护士工作站

出入院管理系统与护士工作站有着密切的联系,护士的转床、转科、打出院标记等操作都影响出入院管理系统的下一步操作, 如床位费的计算、催款单明细清单的生成、费用结算以及上传医保系统等。

(二)医生工作站、住院电子病历

病人在出入院管理系统办理入院手续的同时,病人的基本资料(病案首页内容)传输到住院电子病历系统,一般采取单向自动同步。如果病人资料需要修改,应采取手动同步方式修改住院电子病历相关内容。

(三)医保系统

出入院管理系统与医保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但住院病人信息采用接口形式做数据同步,保持两个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4日 上午9:20
下一篇 2024年6月14日 上午9:32

相关推荐